笔趣阁 > 大明:开局坑走两亿人!崇祯哭了 > 第0004章 论大明黑户人口!(求鲜花、求评价!)

第0004章 论大明黑户人口!(求鲜花、求评价!)

    此时的朱由检完全没想到,朱雄英会如此的狮子大开口。

    张口就是五千万人。

    要知道,据他所知,整个大明的在册人口也就五千多万。

    对方是要大明的全部人口啊!

    这个条件他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人都没了,还谈什么中兴大明?

    见朱由检果断拒绝,朱雄英也不生气。

    这本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

    但是他提出来五千万人口,却不是真的为了故意让朱由检难堪,而是有依据的。

    因为明末的人口,远远不止在册的五千万多万。

    身为穿越者,朱雄英可是对大明历史有着很深的了解的。

    大明是一个有着许多未解谜团的历史朝代。

    比如建文帝生死去向之谜。

    明仁宗无疾骤崩之谜。

    明光宗离奇死亡之谜。

    以及《永乐大典》正本失落之谜。

    《金瓶梅》作者之谜。

    甚至还有被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的天启年间王恭厂大爆炸事件。

    但是若论谜团的规模、持续的时间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明朝最大的谜团莫过于它的真实人口数量之谜。

    在明朝官方资料《明实录》的记载中,明朝初期的洪武十四年人口总数是5987万人。

    晚期的天启六年人口总数是5165万人。

    也就是说在官方的统计中,明朝从头到尾的人口变化是出现了超过800万的人口负增长。

    而《明实录》中间一段记载,就显得相当有意思了。

    记载中明朝人口峰值出现在成化十五年为7185万人。

    而人口谷底数据出现在正德元年为4680万人。

    这两组官方数据展现了一个惊人的情形。

    那就是明朝在短短二十七年的时间里超过两千五百万的人口没了,减幅超过了34%!

    当初朱雄英在看到这项数据的时候,完全是目瞪口呆。

    他还以为,这段时间的历史中,出现了如同欧洲黑死病那样的可怕瘟疫。

    否则没道理会在二十七年时间里,损失两千五百万人啊。

    于是,朱雄英就顺便查了下那段时间的历史。

    发现,这二十七年间既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灾荒或疫病。

    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刑杀或战争。

    这种情况下的人口发展趋势表现为增长才是合理啊,怎么会出现大规模的缩减呢?

    之后,朱雄英还查询了大量的文献,终于从这些文献中找到了答案。

    说白了就两个字!

    黑户!

    是的,纵观整个明朝存在着大量的黑户。

    而黑户的存在,从洪武时期就开始了。

    这点也是朱雄英穿越之后才知道的。

    在朱雄英登基之初,户部官员给出的在册人口数量是六千八百多万。

    朱雄英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让户部官员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

    然后户部统计出了八千五百万人口的数量。

    也就是说,洪武时期是有超过一千七百万人,是没有被统计的。

    当然这一千七百万人,严格意义上也不能说是黑户,只是没有被朝廷列入统计名单内。

    因为从洪武后期开始,户部并没有将卫所军户人口以及僧道户、乐户、匠户、灶户等加入进去。

    毕竟当时户部统计的是赋税缴纳人口。

    而不是全大明的实际人口。

    军户,僧道户,乐户,匠户,灶户都不需要纳税,自然不被纳入户部统计中。

    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量农户缴纳不起赋税,大明的赋税又是按照人头开算。

    这么一来,才开始出现大量真正意义上的黑户。

    因此,朱雄英很清楚,五千多万人口只是明面上的。

    在这五千多万之下,有着一个庞大的黑户群体。

    这个群体的人数,至少多达两亿。

    可眼前的朱由检,很明显并不清楚,整个大明真正的人口数量。

    想到这,朱雄英轻笑道:

    “你觉得太多了?”

    朱由检有些愤怒的道:

    “你管这叫太多?你这是要把整个大明的人口全部要了,这我能答应?”

    朱雄英轻声笑道:

    “那我们换个方式来如何?”

    “你那被户部登记造册的五千多万人口,我一个不要。”

    “但是剩下那些没有被纳入户部登记造册的人,全归我,你觉得如何?”

    朱由检一愣,有些不明白朱雄英怎么突然就换成这种条件。

    没有被户部登记造册的人,那不就是黑户吗?

    虽然朱由检也知道,如今的大明,黑户不少。

    也应该不会太多吧?

    能有个一千万都了不起了。

    想到这,朱由检连忙答应:

    “好,就这么说定了,只要你能出兵帮我,凡是没有在户部登记造册的黑户,全归你。”

    朱雄英笑道:

    “你可别后悔。”

    “绝不后悔!”

    谁后悔谁傻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