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462章 要办成私校的标杆!

第462章 要办成私校的标杆!

    (吞了一章——改后应该能发出来!)

    所谓的启明学校雇了青楼女只是个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是同行太优秀了!今年完小招生,启明学校的上线率太高,一时间成了南城百姓街头巷尾传的闲话。为啥公校是全日制教学,学生们学习的时间那么长,可结果还考不过一个业余的夜校?

    百姓们觉得核心就是公校的教员拿着朝廷的钱混日子,根本不好好教学,公校里的那帮老师都是酒囊饭袋,不是啥好鸟。

    议论的越来越厉害,在公校任教的老师们就有了意见,这风议对他们极为不利啊!甚至都有家长当面说他们的闲话,弄的他们面子上很下不来。

    公校老师主要是由于面子,而一些私校的老师则纯粹是为了利益。你不收学费,不搞全日制,到头来干的比我们还好也就算了。这次礼教局扶持私校的政策,又让你们沾上了大光,学校规模扩大了数倍。如此一来、很多原本是自己的生员全被启明学校给抢走了,若是日后你们再扩大招生规模,我们哪还有饭吃?

    于是两帮人就串联起来,忽悠了一帮大小学生去找麻烦,好让启明学校办不下去。

    不成想,事于愿违,非但没有让启明学校遇到麻烦,却遇到了皇帝的雷霆一怒。

    锦衣卫几乎是将京城宪司的人全拉了出来,乌泱泱的一两千人,将启明学校围着的人,一个不漏的全给抓到了新建的诏狱里边。干这事的李若琏激动异常,好几年了、锦衣卫都没遇到过这样的场面,不抓住机会露一个大脸,人们都以为锦衣卫成了一个纯种的情报机构了哪。

    当晚朱由检当众向阮大铖、周延儒们公布了处置办法。被抓的人中、初中以上的人一律发配到归化城和大宁城去,给他们一人分十亩地,管一年的粮。让其通过自力更生、劳动改造深刻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五年之内由专人看管,不得回关内一步,五年后根据个人意愿自由决定去留。若是还有人因为此事闹,就和这些被抓的人一个待遇。

    在读初中的,发配到军校里封闭军训一个月,让他们明白为国效力的艰难,悔过自新。还在读完小的、由顺天府的吏员带领,扫一个月的马路,通过体力劳动反思己过。完小以下的小屁孩,就地释放。

    除了惩罚这些人以外,新民时报需要刊登专栏评论,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和皇帝对此事的定性全发出来,以正视听。在京的行政官衙,以此事为机,展开内部整训,检讨自己是否有借公谋私的思想,是否有不为国做贡献却巧立名目攻讦他人为国为民做事的行为。各大学需要组织学生,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和切割不干正事、公器私用、滥扣帽子的东林毛病。

    “不管她们之前是干什么的,现在她们不计报酬,参与普及教育的行为,绝对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再说、青楼女的恩客们是谁?论错、她们只是非自觉参与者,真正有大错的是哪些逛青楼的人,他们才是产生罪恶的根源和土壤。逛青楼的人中,谁是主流?至少有八成是读书人吧!要律人、先律己,圣人之道难道就是用来收拾别人宽容自己的?”

    “今日出现的这档子事,全朝上下必须要反思。朕说此事是东林遗祸,其实并不全面,严于律人、宽于律己,乱扣帽子、攻讦他人,只承认自己是君子的毛病是旧式读书人都有的通病,东林只不过做的最过分最典型而已。笃行而正道才是正经的读书人,未有行而先判他人的果,就是读书人中间的垃圾,必须要清除出去。朝廷花这么大的代价兴学、建大学,为的就是正民风、正士风,不认同朕的理念,朕绝不容他,各大学自今日起,展开清查行动,与朕道不同的朕也不不和他将就,让其抓紧时间退学,想去哪儿去哪儿。”

    雅文库

    “教员群体也是一样的道理,还就奇了怪了,明明有更好的条件,教学成绩却不如几个摸索着办学的民间妇孺,这是什么道理?道理就是不用心,吃着大明百姓的饭,却不为大明百姓干事。没成绩也就算了,不自省,却来捣乱,朕要让他们好好看看享利而不出力的下场。”

    气势汹汹的说了一大堆话,发了一通脾气,当天的会才散场。参会的人,一个个吓的冷汗不止,皇帝动起怒来还真是不得了啊。从出事到宣布结果也就是一天不到的时间。短短一两天时间,近千人要被发到口外当农民,还要展开大清查行动,京城的风向变得有些快啊。

    雷厉风行的处置此事,除了口外急缺挖沙子的人以外,还因为朱由检不想让这事有发酵的空间。别的事发酵一下也没事,可这事涉及到青楼女。若是不早点定性,早点形成高压态势,演变到最后可就成了与整个传统道德作对了。

    刘大壮、师雨薇怎么也没想到,因为他们的事,京城掀起了一股大政治风暴。近千人收到了牵连,整个官场展开了整顿。作为这场风暴的起风点,这两天他们过的是战战兢兢、吓的不行!不过、很快他们就吃到了一颗定心丸。

    出事后第五天,第一批发往大宁的人启程,也就是这一天皇帝让宫里的人给启明学校送了一块匾,并且带来了一份两千两银元的存单,以及皇帝写给启明学校师生的亲笔信。

    信中勉励他们不要以出身而自卑和自轻,要刻苦奋斗、自强不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向整个大明证明自己的价值。信的末尾说自己以私人名义,向启明学校捐款两千五百两银元助学,其中两千两建议他们在学校周边买一块更大点的地方,起一座二三层楼的教学楼,以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生活在南城的贫民子弟有机会上学。剩下的五百两用来维持日常运行,从今年开始、他每年都会给启明学校捐五百两银元,以推动启明学校发展的更好,成为大明私学的典范。

    信的最后、皇帝建议学校成立一个由教员、出资人、学生家长、学校附近的乡老邻居等人组成的理事委员会,对学校的运营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将落款朱由检的匾挂到了学校的大堂里,刘大壮他们恭恭敬敬的上了香!然后神圣而庄严的召开了第一次学校理事大会,刘大壮被选为理事长、李玉亭娘任常务副理事长兼校长,师雨薇、小桃红、还有两个家长、三个胡同里的头人共同出任理事。

    “师娘、诸位理事,今日是启明理事会成立的大日子,咱们学校能走到今日不容易,皇爷他老人家对我们太照顾了,皇爷之恩我刘大壮,还有附近街巷的乡邻几辈子都报不完!能回报他老人家的,唯有将学校办好、为国育出更多的栋梁,将他老人家给的每一分钱都花到地方上。大壮在这里拜托诸位了,希望诸位能帮着我将皇爷的大恩德给报了。”

    众人和刘大壮一样亢奋,很是激动的附和起了刘大壮。现在的他们可不光是在办学校,更是在办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交给他们的神圣任务。

    .

    /91/91165/2004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