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论文答辩,你召开行星防御会议? > 第41章 天文台的消息!

第41章 天文台的消息!

    紫山龙国天文台。

    天文学专家、紫山天文台台长徐子明跟往常一样,做着巡视、检查工作。

    他今年已经56岁了,再有四年就退休,到时就能拿着不菲的退休工资,安享晚年。

    两个人儿子在龙国沿海城市工作,同样是从事天文学方面的工作,等最近这段时间忙完,他打算去沿海城市好好转一转,顺便看看自己那几个可爱的外孙和外孙女。

    想着,他的心中满是期待,步伐也更快了些。

    然刚下索道的时候。

    “叮铃铃~~”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他拿起来一看,是值班的小沈打来的。

    他连忙按下接听键:

    “喂,小沈,怎么了??”

    电话对面,一个略微焦急的中年男人声音传了过来:

    “徐台长,有情况,你快过来看看。”

    “嗯??”

    “等我,马上到。”

    徐子明眉头一邹,挂断电话,赶紧朝天文台观测室走去。

    不一会儿,当来到观测室后。

    “徐台长,你可算来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连忙迎了上来,忧心忡忡地道:

    “半个小时前,我们刚观测到三颗直径300公里的小行星,突然改变了原本的轨道方向、正朝蓝星方向奔来。”

    闻言,徐子明脸色猛地一沉。

    直径300公里的小行星,若是撞上蓝星,可不会被大气层消磨,而是会一头撞上。

    那后果……

    只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徐子明连忙走到天文望远镜旁边,一边观测,一边给出相应数据。

    旁边其它几个工作人员双手在键盘上飞舞,连忙敲下相应数字。

    好一会儿后,徐子明松了口气,说:

    “还好、其中两颗95%会撞到月球上去,最后一颗,98%会与蓝星擦肩而过。”

    一般情况下,这种概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否则,人类文明也不可能延续至今。

    不过想了想,他还是决定上报。

    只是,当这则消息呈现到那位儒雅老者面前后,这位老者目光闪动了一下。

    ……

    ……

    黑暗终会离去、光明终将到来。

    江城科技大学。

    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吃完早饭后,一帮教授院士带着十分不舍的情绪,一一离别江城科技大,登上前往京都的航班。

    毕竟在这里呆着,实验设备太少,根本不够用。

    这次会议,他们或多或少有了些自己的感悟,得赶紧去做实验论证。

    只是,当要登机的时候,李院长回头看了一眼江城,看着这个还处于封锁中的城市,感慨万千。

    上一次封城,还是七十年前,战火燃至..

    如今七十年后的这次封城,将为整个龙国换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它将成为龙国最重要的历史,被写在教科书中,让后世子孙铭记!!

    ……

    等到一众专家院士全部登机后、军队有序彻底、警员清理路障。

    江城、解封!!

    解封后的江城,很快就恢复了平日里的状态。

    只是,路上行人比往日里多了些。

    网上,对于这次江城封城的原因热度不减、众说纷纭。

    “这么大阵仗,真只是化学气体泄漏吗??不相信!”

    “可你不相信,你能怎么样??你能解释有什么其它原因吗??”

    “我…好吧,不能解释,所以,江城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网上流言四起,刚开始还好,到后面,越来越离谱。

    “我猜,可能是发现了外星人。”

    “不,外星人算什么,我猜,可能是有军事行动了。”

    “不止不止,我猜,可能是外星人要入侵蓝星了。”

    就在这些言论越来越离谱之际,突然,一则爆炸性消息横空出世、迅速席卷各大热搜榜第一。

    “据国家天文台最新消息,于5月12日晚上22:33分,在距离蓝星外3000万公里的位置,发现了一颗直径为300公里的小行星,目前这颗小行星正在快速靠近蓝星。”

    “这颗小行星目前将有极小概率,一头撞上蓝星。”

    “一旦撞上,虽然位置还不确定,但可以肯定,后果绝对不是蓝星能够承受,到时海啸、火山、地震将全球大爆发,数不清的火山灰升到大气层中,遮挡绝大部分太阳光线,甚至,整个蓝星可能会因此进入冰河世纪。”

    轰隆~~

    这消息一出,就好像泥石流一样,横冲直撞,在整个网上掀起滔天巨浪。

    斗音、微薄、头条、官媒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无数民众焦点则全部转到了这上面。

    虽然只有极小概率,但并不妨碍一众网友吃瓜、震惊。

    至于江城的事情,被平台强行从热搜榜撤下,然后相关内容消息全部删除,就好像从未在网上出现过一样。

    江城科技大学。

    虽然江城解封了,但江城科技大还没有。

    外围一公里,各个通往该校的必经之路上,到处都有特警守着,若想出入,必须经过军犬、生命探测仪等检查、还有手持专门证件才可。

    至于校内,二十名狙击手分散在各处。

    一个营的部队分散在校园四周,四处巡逻,住的地方是在田径场上搭建的军用帐篷。

    学生依旧不能随便出宿舍,但特殊情况除外。

    总的来说就是,依旧严格,比会议那段时间好不了多少。

    尤其是苏凡居住的那栋院士宿舍楼。

    周围驻扎有一个连的兵力,四周最佳狙击点还布有5个狙击小组。

    此外,一些重要地方还架起了12.7毫米的高平两用重机枪、84毫米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也有好几门、甚至于单兵防空导弹也有好几门。

    这些武器、搭配着军队,就好像守卫禁地的卫士、潜藏深渊的蛟龙,冷冷地注视着一个个经过的目标。

    凡是被它们盯上,哪怕只是多扫上两眼,都会让人汗毛倒竖、骨子里生起一股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