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乡村之巨变 > 第328章 该回来的都回来了

第328章 该回来的都回来了

    面对二弟的讨教,陈扬只说了一句话。

    “把计时工资改成计件工资。”

    陈兵已非常精明,一点就通,豁然开朗。

    “大哥,计件价格如何计算?”

    “呵呵……我只管出主意,至于主意如何实施,那就是你当老板的事。”

    陈兵琢磨了几天,拿出了一个计件工资实施方桉。

    一千两百多字,是陈兵有生以来写的字数最多的“作文”。

    当然,在具体实施之前,陈兵还要拿给大哥看。

    陈扬认真的看了三遍,做了不少修改。

    “大哥,实施这个方桉,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个问题,质量。”

    陈兵点点头,“我懂了。可乡里乡亲的,不少还是长辈。要是出了质量问题,我也不好说他们啊。”

    陈扬坏坏一笑,“让顺子管质量问题。”

    陈兵也笑了,“大哥真会用人。顺子这家伙,没大没小,敢于骂人,的确是管质量的合适人选。”

    “就这么办。老三,赶紧实施吧。”

    计时工资方桉实施后,工作效率果然大大提高,每天的产量增加到两百双以上。

    只是秋去冬来,天气转冷,休闲鞋暂时失去了市场。

    这是二弟的事。

    陈扬自己的生意,还是上海的小商品批发,和各种手工鞋的批发。

    总的来说,生意还行,虽然利润率在渐渐的下降。

    可惜的是,贩销布料的生意没有成功。陈扬从路桥采购的布料,实在上不了台面。只采购一次,就亏掉了八百多块钱。

    陈扬不急,他还有一条财路,就是放贷。

    放贷的规模,已不知不觉的扩大到十万块以上。

    就拿今年来说,陈扬给自己算过帐,利息收入高达一万七千多块。

    除去坏帐收不回来,也有一万五千多块。

    陈扬心满意足,因为就他这个收入,三个二弟也比不上。

    农村人的红眼病特别重,羡慕嫉妒恨,比城里人更甚。

    陈扬的放贷,通常会被称为不劳而获。

    但陈扬做得比较得体。

    陈扬从不催还,差几天的利息一律不要。你要是生意亏了,他还会主动减息甚至免息。

    总之,迄今为止,陈场没有因为借贷而惹出一点麻烦。

    这方面,陈扬比童老贵做得周到。

    童老贵太过斤斤计较,每年总有一两次,要与借款人大吵大闹。

    低调赚钱,是陈扬的座右铭。

    但做事却要高调。

    上次去河里捞石狮子,如果不是为了在乡亲们面前表现表现,给最多的钱也不会去干。

    这次村里演戏,陈扬选择低调,只出一个晚上的钱。

    陈扬的主意出得好,凡村里比较有钱的人,这次都得出钱。

    除了陈扬,他二弟陈兵也认演一晩。

    蔡福满、童老贵、陈玉花、童小芳、蔡朝阳和蔡国平,也分别认演一晩。

    还有几家,合资认演。

    与去年一样,今年也是连演十一天。

    其实,出钱演戏,也是一种炫耀。

    谁出钱,谁出多少钱,那是要张榜公布的。

    出钱多的人,名字还能排在前面,会让人觉得脸上有光。

    而正要张榜公布时,又有四个人冒出来,各认演一晩。

    这四个人,有蔡根夫和蔡良顺俩兄弟。

    还有两个也是兄弟,陈夏芬和陈夏祥。

    陈夏芬与蔡良顺一样,也是县地方供销公司的业务员,平时很少在家。

    陈夏祥比陈扬小两岁,原来一直在区机械厂当临时工。最近好像不上班了,才回到村里,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一回家就出钱唱戏,很像有钱人的样子。

    陈扬没跟他们哥俩来往过。打小记事起,陈扬就知道两家有过节,所以也不了解决他们的情况。

    十二月下旬,陈家村又开始搭台唱戏。

    陈扬全家都是戏迷,每天下午和晩上,都迫不及待的去了村部门口。拿着凳子,在戏台前找个好位置,早早的等在那里。

    陈扬不去,家里不能没人,他负责留守。

    天刚擦黑,蔡福满提着两瓶白酒上门而来。

    看到两瓶白酒,陈扬笑道:“福满哥,有必要这么客气吗?”

    “哈哈……酒不是我的,我只是借花献佛罢了。”

    “谁的?”

    蔡福满道:“陈夏芬和陈夏祥兄弟俩的。”

    “呵呵,他们的酒,你拿来给我,这合适吗?”

    “不喝白不喝啊。我喝不了白酒,与其放我那里浪费,不如让你把它们消灭。”

    “好,那就留下。待会,我拿坛米酒你带回去。”

    蔡福满看着陈扬笑道:“你啊,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哦,哪方面的?是指赚钱吗?”

    “当村干部。”

    “大的还是小的?”

    “小的,陈夏祥。他跟我说,回来要当村干部,最好是当村主任。”

    陈扬笑了,“我还以为是大的呢。”

    蔡福满与陈夏芬是原一个生产队的,还有经济往来,关系一直不错。

    “陈夏芬在供销公司干得不差,业务能力不输蔡良顺,他还会在供销公司上班,看不上小小的村干部。”

    “这个陈夏祥你了解多少?”

    “与你一样,不太了解。”

    “小屁孩一个。”

    蔡福满忙说,“你也不可小看,他有陈夏芬支持呢。”

    陈扬点点头,“福满哥,谢谢你。”

    蔡福满笑了笑,“你啊,可能还要面对一个你们家的老冤家。”

    “谁?”

    “你爸在家时,还跟谁结过仇?”

    陈扬想了想,“四太公的孙子陈田春?”

    “猜对了。”

    陈扬有点意外,“他在县建筑公司干活,全家都迁出去了,怎么会回来呢?”

    “那没办法。又不是正式职工,企业效益不好了,肯定要减人,减人肯定先减非正式职工。”

    “回来就回来呗。”

    蔡福满又说,“还有一个,也在县建筑公司,也要回来了。”

    “蔡岳松。”

    “对。他回来,对你影响倒是不大,说不定还会帮上你的忙。”

    陈扬笑着点了点头,“这两位都是党员。他们回来后,村支委会就热闹了。”

    蔡福满也笑了,“是啊,下届选举肯定热闹得很。”

    陈扬没有想到,村里会有这么大的人事变化。

    陈田春与陈夏芬和陈夏祥,都与陈扬家有过节。

    可陈扬不是很清楚,只能向爷爷请教。

    /107/107400/2853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