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鹭大设在鹭岛城区,基于各方面考虑。
要求新生白天军训,晚上随即抽查内务,或者安排活动。
以至于,晚上军训结束,新生也不敢随便跑出去。
免得到时候跑出去,没赶上查寝,那可是要是扣学分的。
学分不够,到时候又得通过其他方式折腾。
不然,可能连毕业都困难。
只有嘉炆这个不用军训的新生,可以悠哉悠哉离开学校。
他换完衣服后,直接朝沙坡尾走去。
沙坡尾,是鹭大旁边的美食街。
这里数百家商铺,有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号称美食街。
学生在餐厅吃腻了,就会组队来沙坡尾找乐子。
除了学生,最多就是游客。
来鹭打卡三件套:鼓浪屿、沙坡尾、中山路。
此时,天光已收。
红黄蓝绿的霓虹灯,闪耀在街头街尾。
大量学生和游客,盘踞在这里,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有些店,已经开始大排长龙。
嘉炆没有选择去人多地方,只是在沙坡尾里东绕西绕,七拐八拐后。
走最后入小巷子中,一家餐厅外停下脚步。
这餐厅比起来外街门店简陋许多,没有大招牌,只挂着一张小纸板。
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款大字,华姐姜母鸭。
看到这张熟悉纸板,嘉炆径直走入内,扯开嗓门喊道。
“华姐,接客了!!”
话音刚落,一女生从里间走出。
这女人眉清目秀,但是身材高大魁梧。
接近一米七的个子,至少有一百三十斤。
很像是张飞妹妹,李逵姐姐,十万个冷笑话中的哪吒。
她正是这家餐厅老板,林松华。
据华姐介绍,这家店是她娘开的,在这里开了将近二十年。
后来哥哥生了孩子,她娘就回去照顾孙子,交给她来做。
华姐虽然是个女生,但是性格十分直爽。
所以,嘉炆前世和她还蛮聊得来。
此刻,华姐看了一眼嘉炆,脸上有一丝不惑。
“你是?”
嘉炆正在消毒柜中拿杯子,听到华姐声音。
旋即转头看着他,笑呵呵道。
“华姐,鸭子一只,青菜一份,饭三份,都要打包。”
“对了,姜多点啊!”
华姐闻言点点头,旋即转身走到灶台前,开始忙活起来。
嘉炆看了一眼手机上时间。
现在六点刚出头,距离军训结束至少还有一个小时。
时间还很充裕,急忙补充道。
“华姐,时间够,多焖一会!”
华姐点点头,旋即开始炒姜。
一边炒一边聊。
“你是鹭大新生叭?”
嘉炆闻言一愣。
“诶?你怎么知道的?”
华姐豁然大笑。
“我和老妈在这边开个十多年店,都没有宣传。”
“能来这里的,都是熟客。”
“大部分还是你们鹭大的,我都认识。”
嘉炆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嘛。
没想到华姐这样的金刚芭比,还有这么细腻的心思,记得所有聊老顾客。
想到这里,随口回道。
“对,我是在校内论看到的。”
“学长学姐推荐,来你这里必点一只姜母鸭,一份拌青菜。”
嘉炆倒是没有骗华姐,前世也是通过校内论坛,知道的这里。
只是以前,生活费少不常来。
算上老凯请客,也来了五六次。
华姐听到这话,十分开心,乐呵呵说道。
“你们学校的学生,就是比较热心。”
半个多小时,就在两人闲聊中过去。
中途,华姐带上隔热手套,拿起陶瓷盖子。给里面的鸭子翻面。
瞬间麻油味、生姜味扑面而来。
闻到这味,嘉炆肚子不争气咕咕乱叫。
临近七点了,华姐将做好的姜母鸭、青菜、米饭用打包盒装好。
还加了两层袋子加固,方才说道。
“很烫,路上小心点。”
“多少?”
“鸭子90,青菜12快给我一百就行。”
“好。”
“对了,给我三副一次性碗筷啊。”
“不然回去只能用手抓着吃了。”
嘉炆一听,就知道华姐已经把零头抹掉了。
笑呵呵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票票,放在桌上。
“我去哪里给你弄一次性的碗筷。”
“这边拿三副去,有过带过来就行。”
华姐闻言,豁然大笑,去弄了三副碗筷,装起来递给嘉炆。
还不忘记交代道。
“对了,你们后门保安不好对付,要注意啊。”
嘉炆笑笑点头,一手提着两盒姜母鸭,一手提着菜饭和碗筷,走回学校。
到了门口,果然被保安拦了下来。
四十多岁的门卫大叔,一脸严肃看着嘉炆,厉声道。
“同学,军训期间禁止打包食物进入学校!”
换做其他新生,估计就怂了。
嘉炆没有怯弱,只是小心翼翼将手中姜母鸭和饭菜放下。
从口袋里掏出荣神给的那包烟,磕出其中一根递给保安。
“兰大哥,你不记得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