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如烟 > 第十七章 三家分魏

第十七章 三家分魏

    以诸葛瑾为首的楚国使节团自建业出发,从曲阿港走水路北上达到了刘备的治所——下邳。

    使节团被安排在别馆下榻,诸葛瑾还被告知汉王将在明天接见他。此刻,坐在他对面的是汉王的军师徐庶和诸葛亮。

    徐庶也算是诸葛瑾的旧识好友,不过可以的话,诸葛瑾更希望能和诸葛亮单独坐下聊聊。因为两兄弟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

    但这到底只是天真的奢望吧。

    诸葛瑾不知道让他们来接待自己是汉王的意思,还是他这个办事缜密的弟弟出的主意。两人相隔着几步的距离跪坐于席上遥遥相望,很长时间都说不出话来。这区区的几步间,是一条看不见的鸿沟。

    诸葛瑾张了张嘴,有些苦涩和感慨地说道。

    “为兄没想到你会出仕刘表,我原本打算等主公攻下荆州后再推荐你呢。你一向冷静,这是我第一次见你感情用事。”

    别说大哥诸葛瑾料不到,就连诸葛亮自己又何尝想到过?只叹情如素酒,一饮一生休,半醉半醒失方寸,有时热血有时昏。诸葛亮低下头轻轻一叹,他早就知道刘表只是个庸才,可是他还是期盼着自己能创造出奇迹。然而残酷的现实让他再次明白了,为何古往今来众多能人异士都渴望着一个明君。

    “哈哈哈,也多亏孔明感情用事,不然我可就要苦恼了。”

    徐庶一声大笑扫开阴霾,他举起酒杯道。

    “来,子瑜兄,多年未见,小弟敬你一杯。”

    “呵呵,元直敬酒,那愚兄肯定是要喝的。干!”

    “干!”

    几杯酒过后,三人仿佛回到了曾经在一起求学游历、互相争论、开怀畅饮的岁月里,气氛一时变得欢快。徐庶放下杯子,有些好奇地看着诸葛瑾问道。

    “世家间都传言,孙策独断专行、目中无人、骄横放肆。子瑜兄入仕楚国多年,身居要职,不知对楚王作何评价?”

    若真如传闻所说,臣子去议论自然是犯忌讳的。这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试探,答与不答徐庶都能得到一个答案。用手指着徐庶这个滑头晃了晃,诸葛瑾轻笑。他微微沉思了一会儿,评论道。

    “义气随性,挥斥方遒,望之不似国君,然群臣归心,万民仰德,君威如海。”

    “不知汉王又如何?”

    诸葛瑾举杯回敬徐庶,不过回答的却是诸葛亮。

    “凤凰翱翔于天际,非梧桐不息,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吾王重仁义,非贤不为。”

    诸葛瑾看着弟弟欣慰地点点头笑道。

    “看来,我们都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明君。”

    “你们这边仗打得怎么样了?”

    诸葛亮长长一叹,笑谈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说到公事上来了。

    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算这里不说,楚国要掌握相应的情报也不过是比他们迟上几天罢了。

    “唉,不妙啊。魏国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已经攻占了东平、任城,我军拼死抵抗,终于才在小沛挡住了他们的攻势。若非秦国露出异样需要防备,这个冬季又格外寒冷,只怕魏军已经打到下邳城下了。”

    诸葛瑾听后大笑不止。

    “好你个阿亮,又来诓我!我偏就不信以你们两人的本事,区区十万魏军能打到下邳城下,只怕现在魏军已经深陷小沛的泥沼难进半步了吧?不然你和元直也不敢离开前线回来招待我。”

    徐庶看着兄弟二人斗心眼忍不住扑哧一笑。

    “可不!孔明大显神通,打得魏国上将夏侯淳嗷嗷直叫。主公对此大加赞赏,诸将也是心服口服。”

    “全赖元直向主公极力推荐,不然亮又怎得以施展所学?”

    “哎,孔明说哪里话?卿之大才,当是如此。主公岂会埋没孔明这等稀世宝珠?”

    听到这里,诸葛瑾插话道。

    “得了得了,元直你也别夸他了,他这个人傲气的很,不禁夸。哪天他要能学你这般谦逊,不平白得罪人,我也就安心了。”

    “哈哈,大哥说的不错,元直就是有这坏毛病,过于谦虚。哪天能和我这般就好了。”

    “嘿,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席间宾主尽欢,欢乐无比。

    ······

    翌日,诸葛瑾带着华歆和蒋钦坐上马车一起去拜见汉王刘备。

    打开车帘可以看到一路上商旅井然、百姓安乐,若不是早就知道相应的情报,根本看不出魏军已经打到了下邳的门户小沛。穿过数条街道,马车停在了徐州的州牧府门前。

    是的,没有搞错,这里就是汉王宫。刘备称王后并没有建造新的宫殿,而是将原来的州牧府改了改,再换上一块牌匾,摇身一变就成了自己的王宫。州牧府虽然装饰一新,不过以“王宫”而言还是略小了一些。

    一路见闻让诸葛瑾一行不禁暗暗点头,通过这份小看到的是汉王气量之大。

    一番礼节过后众人相继坐下,与楚国众人相对的是徐汉的军师祭酒徐庶、诸葛亮,军师将军孙乾、简雍、糜竺,大将周仓、陈到、廖化。至于上将关羽、张飞想必正在小沛抵御曹兵吧。坐于正中的刘备,相貌堂堂、气质高雅,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此刻,刘备开口向诸葛瑾问道。

    “听闻孙策已和董卓达成同盟,不知使者此番来徐州又是为何?”

    “哈哈,汉王从哪里听来的荒谬谣言?”

    刘备话音刚落,诸葛瑾顿时大笑,拱手说道。

    “北方有一头雄狮,一天狮子要吃豹子,野狼想借此掀翻狮子的统治,老虎觉得有机可趁想分一杯羹。难道这就说明老虎和野狼是兄弟了吗?”

    “曹操南征北战、树敌众多,野心勃勃想要吞并天下成就秦始皇和汉高祖那样的伟业,不想却犯了众怒。我楚国岂会和董卓这等小人结盟,不过是顺应时势,刚好有相同的目的罢了。曹魏兵犯徐州,难道大王就不想反攻曹魏,恢复汉室荣光吗?”

    诸葛瑾真诚地看着刘备,他们的敌人都是曹操。

    诸葛瑾深深一躬说道。

    “我此番奉楚王之命而来,正是期盼与汉王结盟,共伐曹贼。”

    除了刘备、诸葛亮和徐庶眯着眼睛一副沉思的样子外,徐汉的众臣不禁窃窃私语。

    陈到捋了捋下巴的胡须,满眼猜疑地瞪向诸葛瑾。

    “说得好听,怕只怕我军全力攻魏,楚军反而趁机攻占我方城池;或者将魏军主力引向我军,以我们来拖住魏国独自去攻城略地,坐享渔翁之利。”

    徐州一马平川、易攻难守。

    以徐汉的兵力独自面对魏国,就算徐庶和诸葛亮有足够的自信击退魏军,情况也依然很棘手,毕竟魏国也不是软柿子。曹操恐怕还没拿出全力,而是在时刻提防着他最大的仇敌秦国。

    二人也已料定秦国早晚会出兵魏国,只是诸葛瑾的到来远远超出了众人的预料,他们万万没想到秦国竟能说动楚国。

    在徐庶和诸葛亮的反复推演中,此次魏、秦、汉三国纠缠在一起,楚国定然趁机向西拿下千里蜀川,而秦、汉则吞下魏国的土地将曹兵赶到黄河以北。

    但是楚国竟放着蜀国不拿,反而要掺和进这场乱战里,这不得不说让本就混乱的时局又增添了许多变数。

    诸葛亮和徐庶都认为,这当中必然有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悄悄改变了时局。众人的猜疑也是在所难免,诸葛亮和徐庶也希望通过众人之口了解到楚国的真正动机。

    “我军征魏也需全力,大军北上,江东腹地同样空虚。我王相信汉王信义,难道大王觉得我王是欺世盗名的小人不成?”

    就像陈到担心的一样,楚国也有同样的担心。

    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若是一起作战的伙伴忽然目光短浅地盯着能更轻易到手的利益而在背后捅刀子,那样的结果将是灾难性。

    所以诸葛瑾才要出使徐州,楚国需要一纸盟约。对于董卓那样的人来说,那可能只是一张废纸,但对于孙策和刘备这样的人来说,这一张纸比千万两黄金还要重。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王一诺,重若九鼎。言不行,语无信,何以为天下表率,让群臣信服,让万民追随?

    诸葛瑾长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要说服徐汉群臣可能用利益就能办妥,但想要说服刘备、诸葛亮和徐庶这些必然还不够。于是他当着徐汉所有人的面,将孙策和曹操的仇怨简单地解释了一番。

    众臣面面相觑,孙坚背盟之事广为人知,除了江东百姓又有谁始终相信孙坚的忠义?更何况还说玉玺是曹操用来陷害孙坚的道具?

    “我信。”

    但是刘备点头了。诸葛亮和徐庶对视一眼也向刘备轻轻点头,他们只是没想到让孙策决定讨伐曹操的不是什么高瞻远瞩,而是人性最简单的私仇。

    诸葛瑾松了一口气,其他人都不重要,只有这三个人愿意相信,他们才能继续谈下去。

    “明年初春,楚国将出动10万大军攻取豫州。为了不和秦军起冲突,我们会让出司隶州。兖州和青州让与汉王,如何?”

    “至于河北四州,楚国就不参与秦、汉的争夺了。”

    “我临行前主公还说了,若汉王同意结盟,我楚国承诺十年之内绝不犯汉境,如何?”

    这是要把魏国这个庞然大物分割成三块肥肉啊,所有人都可以肯定魏国决计抵挡不住三家的进攻。而楚国只要豫州,可以想象除了兖州和青州,河北四州还将被秦、汉瓜分。

    众臣不禁肃然,都转头看向了徐庶、诸葛亮和刘备。

    刘备开口说道。

    “诸葛先生还请先回别馆休息,容我等商议一番。”

    诸葛瑾带着华歆、蒋钦拱手告别。

    两日后,楚汉达成盟约:楚军先助汉军击退小沛的曹军。之后两军共同行动,待击溃曹军的主力后,楚军取豫州,汉军取兖州和青州。楚汉互相承诺十年之内绝不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