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风云际会之双龙传奇 > 第11章 初逢已定宏图志

第11章 初逢已定宏图志

    三门峡处于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

    三门峡郡三面临水,形似半岛,四面环山三面水。

    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

    黄帝在这里铸鼎,老子在这里书就《道德经》,达摩在此圆寂。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

    筠盟十八骑在安民五虎寨休整之后,张墨筠与马青川等十八位兄弟商议:如今已剿灭了潘家五虎寨,接下来前往河中郡,理应顺道拜访一下道教领袖人物老君山太清观的张真人。

    这位张真人乃是当世仙人,阅历丰富、见识广博。若能得到他的指点,筠盟便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而且,若是筠盟有幸获得张真人的赞赏,那么绿林好汉们也更容易认同筠盟的理念,这对兄弟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筠盟马副盟主和筠盟十八骑都点头赞成。

    张墨筠和筠盟十八骑等众兄弟打定主意 说走就走。

    众人从三门峡伏牛山安民五虎寨出发,往老君山太清观方向而去,张墨筠一马当先,绝尘而去……

    伏牛山的主脊,位于栾川以南的部分,当地称之为老界岭,老界岭山脊狭窄陡峭,多呈锯齿状或锥状,一般北坡陡,常有悬崖峭壁。

    伏牛山上有老君山、鸡角尖、石人山,牛心垛等山峰矗立,峰顶初夏常见风雪,被称为省屋瓴。

    老君山不仅有泰山的雄伟 、华山的险峻,还有庐山的朦胧、黄山的俊奇。

    老君山时有出现云海,云遮千里,雾锁万峰。

    犹如碧波万顷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千帆竞渡,百舸待发。

    老君山有奇峰奇石七十二座,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最著名的就是老君悟道峰,天然石壁的夹缝中生长着百年苍松,青翠欲滴。

    老君山山顶有座唐代所建老君庙,香火鼎盛。老君庙旁边有座太清观,始建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曾监工重修。

    铁椽、铁瓦、金碧辉煌,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原道教圣地。

    太清宫现任掌门人张海峰真人,一身修为深不可测。

    修炼道门神功----纯阳无极功已经达到大圆满境界。

    此功是道祖老子所创,唐仙人吕洞宾改进升级,和少林寺达摩易筋经齐名。

    晴空万里,老君山太清宫瀑布迎客松旁,一青年人负手而立,身高八尺,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头角峥嵘,气质清癯,湛然若神。

    一袭柔滑的锦缎银白常服,几株竹绣在袖口上,金丝玉冠束起墨色的发丝,清冷的目光一凛,剑眉轻扬,薄唇微抿,侧脸棱角分明,长身玉立。

    宛若仙人画中立,白云绕树飘,洛水空中舞。

    山路崎岖,张墨筠等筠盟兄弟只能牵马上山。

    张墨筠和筠盟兄弟来到太清宫已是晌午。四师兄王银和曹衫两个人一起去投拜貼----筠盟绿林江湖令。

    静烨道长领着筠盟众人在偏房安顿下来。

    张筠盟闲来无事,四处走动,一边欣赏老君山风景,一边默记太清观逃跑路线。

    张墨筠等十八罗汉以前到挈丹行商,经常遇到有黑吃黑,习惯成自然,每到一陌生地方,一般都会记牢路线图,好备不时之需。

    张墨筠来到太清宫藏书阁。

    藏书阁旁边有一茶室。茶室有一书柜,书柜里面有《黄帝内经》、《道藏道经》、《道德经》……

    太师椅上端坐一人,正在煮茶,张墨筠一眼认出正是早上太清观迎客松旁的仙人。

    张墨筠见此人不同凡响,好感顿起,有了结交之意。

    张墨筠走上前去,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抱拳向对方行礼道:“兄台,刚刚在太清宫周边走了许久,现在感到有些口渴。素未谋面,我看到您煮的茶,茶水看起来色泽诱人,香气扑鼻。不知能否品尝一杯您煮的香茗呢?”

    他的语气诚恳而礼貌,眼中透露出对茶的渴望和对贵人的尊重。

    那人看张墨筠虽然身着朴素,但是虎背熊腰,胸怀坦荡,正气凛然,气宇非凡 ,非一般之人。

    眼中精光一闪,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亲自拿出一个茶杯,放到张墨筠前面。

    张墨筠恭敬地坐在茶杯前面。

    优雅的添了一杯茶给张墨筠。

    张墨筠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茶满口留香,沁人心脾,有丝丝甘甜入喉,整个人立刻神清气爽。

    张墨筠放下茶杯,抱拳问道“冒昧问一下,您贵姓?哪里人士?”

    “我是一个茶商,姓柴。叫我柴官人就好。我和太清观掌门人张真人有些渊源,有幸得掌门人眷顾,经常听老人家讲道经,算是掌门人俗家弟子。前几日受师命回太清观。”

    柴官人歇一歇道:“壮士您贵姓?因为什么事情来太清宫呢?”

    张墨筠道“我是洛阳振威山庄门下弟子。免贵姓张,名叫墨筠。江湖朋友称呼一声降龙罗汉。人多力量大,我们都想为老百姓做点事情,振威山庄和清风寨现今结盟,组成筠盟。”

    张墨筠道“我们本来要去河中郡,今天特意拿江湖绿林令来拜见张真人。”张墨筠道:“我自己有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想请掌门人指点一下。”

    柴官人重新拿出新茶,一边重新把茶具用沸水加热烫洗,一边用茶匙取茶叶直接放在茶壶中,大约占茶壶的1/4左右。一边问道:“张墨筠兄弟,您有什么疑虑?我从小贩卖茶叶,也是走南闯北,见识还是有一点。能不能和我也说说,我们权当喝茶聊天,谈天论地,吹吹牛怎么样?”

    旁边炭火炉上烧水壶中泉水沸腾起来,柴官人把烧水壶从碳火炉上取下,稍微等一会儿让它温度略下降,水温差不多回到80度左右,重新拿起烧水壶从高处把热水冲入到茶具中,热水沿着茶壶的边缘地带进入茶壶里,紧接着柴官人用茶壶的盖,把上层的茶沫去掉。

    张墨筠一边欣赏柴官人行云流水的功夫茶表演,一边把筠盟沿途看到老百姓生活困苦,饥不果腹讲给柴官人听。

    紧接着,张墨筠又把江湖传言皇帝已经发动政变除掉了史弘肇等托孤大臣,然后猜忌郭帅,派出侍卫司已经来到伏牛山五虎寨的事情避重就轻的简单说了一下。

    柴官人用剩下的热水浇烫茶壶的外表,里面的茶香迅速飘出进鼻子里。

    柴官人把泡好的茶的茶壶提高,分三次倒入到茶杯中,这叫凤凰三点头。

    然后依次把一排茶杯都倒八分满,这是关公巡城。一套动作赏心悦目。

    郭荣自己端起一杯茶,然后对张墨筠说道:“请用茶!”

    张墨筠把茶杯拿在手中,用鼻子闻一下茶汤的香味,沁人心脾。

    品一下茶汤,一股热流由口入喉,由喉入胃。丝丝馨甜,由舌根延缓到口中,人立刻神清气爽。

    张墨筠赞道:“真是好茶!我从来没有喝过这样泡的好茶。柴官人真乃高人!”

    柴官人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缓缓放下,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深邃而内敛,仿佛在穿越时光的长河。

    柴官人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目光深邃而悠远地看向远方,轻声说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万物的必然。如今,百姓们已经忍受了太长时间的苦难和折磨,他们渴望着和平与安宁。许多人开始怀念起大唐盛世时的国泰民安、繁荣昌盛,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时代。”

    他微微叹了口气,继续道:“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达到极致,他们将会齐心协力,帮助明君统一天下。这个明君将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那时,天下将再次统一,迎来新的繁荣和发展。”

    柴官人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景象,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相信,只要有明君出现,就能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

    张墨筠道“此话怎讲?”

    柴官人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然后悠然自得地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柴官人又不禁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惋惜和忧虑地说道:“先帝高祖刘知远,可谓是雄才大略之主,在史弘肇、郭威等众多得力臣子的辅佐下,本来是有机会一统天下的。”

    柴官人接着道“只可惜啊,上天不遂人愿,先帝在位不到一年便不幸驾崩。如今的皇帝,面对的是一群骄横跋扈的士兵和将领,如果他能听信托孤老臣的建议,懂得放权并舍弃一些虚名,那么大汉统一全国的大业或许还有可能实现。”

    柴官人喝了口茶,歇了一会。

    “但倘若他像历史上那些君主一样,兔死狗烹,错杀功臣,那么国家的内乱恐怕就为时不远了!”说完,他沉重地摇了摇头,脸上又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张墨筠拱手作揖,语气诚恳地说道:“柴官人真是洞彻世事之人啊!您心怀天下,智谋过人,犹如胸中藏有百万雄兵一般。我对您实在是钦佩不已。”

    张墨筠道“如今这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混乱不堪,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才能趋吉避凶呢?还请柴官人为小弟指点迷津,小弟愿意洗耳恭听,恳请您详细说明。”

    柴官人道:“世间万物皆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无物永恒不变。如今之天下亦如此,唯有打破旧有,方能建立新局。”

    柴官人“茶道亦然,起初仅有茶叶与水,水经加热,茶叶历经高温烫洗、冲泡,除去浮沫与杂质,洗净尘埃,茶叶发生变化,滋味甘甜,香气扑鼻。”

    “道家所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泽中起火,改制旧革。火燃风木,鼎新之物。现在制度腐朽了,要焕发生机就需改革。”柴官人道。

    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变革之路。

    他继续说道:“我们需要打破旧有的束缚,摒弃陈旧的观念和体制,以创新的思维和行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他的话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天下动乱已久,要想从乱世走向太平,最快的途径无疑是进行改革。如今,治理天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解决问题,让百姓得到休息和恢复,同时废除那些不合理的税收政策。”柴官人慷慨激昂地说道,他的话语如同金玉良言,字字珠玑。

    此时,他的身上仿佛有一道金色光芒缓缓升起,逐渐散发开来,那光芒如同太阳般耀眼,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他的身影在这金色光芒的映衬下显得高大而威严,宛如一尊神圣不可侵犯的雕像。张墨筠被他的言辞所打动,点头表示赞同,对他的智慧和决断深表佩服。

    张墨筠拱手行礼后,语气诚恳地询问道:“柴官人,在下斗胆请教,如何才能实现天下太平呢?怎样才能让百姓们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人民福祉的关切和对社会稳定的渴望。

    柴官人语气坚定地说道:“如今的局势,天下大乱,外族契丹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觊觎已久。唯有我们自强不息,精简军队和政府机构,提高效率,才能更好地应对外敌。”

    柴官人道“我们要自力更生,不依赖他人,依靠自己发展壮大。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自己人家。”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和胜利。

    柴官人道“归纳起来三点

    第一点:上位者应该以身作则,严格奉行节约政策,严禁地方藩镇之间的攀比之风和铺张浪费行为。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实现开源节流,从而更好地管理国家财政。这不仅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还能为国家的发展积累更多的资源。

    第二点:上位者应大力推动经济发展,鼓励老百姓积极从事农耕和纺织工作。对于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特权阶层,应当适当削减他们的特权,以保证社会公平。此外,还要积极招抚流亡在外的民众,开垦荒废的土地,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荡的问题。

    第三点:上位者需要尊重文士,亲自前往曲阜祭拜孔子,表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同时,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让有才华的人能够进入仕途,为国效力。正所谓‘武将马上得天下,文人马下治天下’,文武之道相辅相成,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张墨筠肃然起敬道:“柴官人果然心怀天下,见多识广!那么中原别国情况如何?”

    西南方向的后蜀有肥沃的天府之国,粮食充足。人口稠密,兵源众多。

    而后蜀又占据汉中与天水。汉中以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八百里秦川。

    如果后蜀从天水出兵,直接沿着地势低平的渭河东进,就能够打到我们的边界。

    只是西蜀耽于享乐,不思进取。

    南唐以淮河为界,唐河汉界。

    南属唐,泗州,海州为南唐所有。

    南唐控制海州了,对徐州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威胁。

    汉如果丢掉徐州,开封以东无险可守。

    换言之,整个淮南都是南唐。

    淮南,两家必争之地。

    南唐控制着江南的差不多一半,另一半为吴越控制。

    唐末丧乱,中原兵荒马乱,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江南受战乱的影响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淮南也成为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

    南唐疆域广阔。数千里,三十多个州,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财力充足。

    而且南唐距离中原只有一条淮河的距离,一旦南唐出兵北上,将会给中原王朝带来巨大麻烦。

    后晋被辽所灭,南唐大臣韩熙载就劝李璟趁中原无主北伐,还好没有被采纳,不然我们将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不过南唐重文轻武,思想守旧,不敢开疆扩土。

    柴官人用浅显易懂的话,说得张墨筠连连点头。

    柴官人接着给张墨筠分析

    我们得天独厚,地处中原重地,老百姓人高马大,熟悉战争,历来为帝王崛起之地。

    如果有明君,励精图治,快速崛起!

    我们强大了,那么我们先打西蜀,这里粮食富足。

    再攻南塘,扩大兵员。接着打吴越,这里也是钱粮丰富的地方。

    再打马楚,穷山恶水出悍兵强将。

    最后收回燕云十六州,反攻契丹!任重而道远。”

    经过柴官人深入浅出分析,张墨筠醍醐灌顶,思路一下清晰起来,瞬间了解了天下形势。

    张墨筠先前还没来得及讲筠盟的事情,现在见柴官人胸怀坦荡,见识非凡。

    张墨筠把为了保护老百姓建立筠盟,寻找志同道合的绿林好汉,抱打不平,灭了潘家五虎寨的事情,以及筠盟以后就是这样做,联合英雄好汉,消灭祸国殃民的蛀虫的事情一五一十对柴官人讲述一遍。

    柴官人举起茶对张墨筠道:“以茶代酒,敬张兄一杯。张兄志向远大,创立筠盟,有除绿林害群之马,统一绿林的理想,此举利国利民,星星之火,必然可以燎原。”

    张墨筠喝了一口茶,接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在天下形势势和筠盟的困惑我都清晰了。”

    张墨筠赞道:“柴官人之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湖捉鳖。只言片语,让我醍醐灌顶。”

    张墨筠道“秦失其鹿,群雄逐鹿,柴官人大才,可有此意?”

    柴官人道:“与君相约,共逐盛世。”

    “我们一见如故,明天有时间一起去瞻仰达摩圆寂和老子西出肴写道德经的景点吗?”柴官人道。

    张墨筠道“非常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