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既然让步,玄女也投桃报李。”那里很适合我阿玛,他喜欢打仗,那里他想随时可以。“
“什么时候开始的?”康熙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玄女就是很奇艺的明白了康熙问的是什么?
玄女对着康熙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一副小孩子不好意思的样子道。“十岁。”
是的,十岁玄女才来的时候打听明白了,自己的立场就做下了这个决定。
玄女知道她年龄小,没有势力,就算是自己在清朝的国土上再小的动作,康熙总会察觉到的。
康熙这个皇帝怎么说呢,从历史上来讲,他就是一个小心眼的皇帝,因为幼年的原因疑心病比较重。
现在又是九龙夺嫡的时候,各家都有不少的眼线,玄女虽然是个穿越女,但是她也不是个全能的。
指不定那个时候出现了小小的纰漏,她的努力就全盘的崩盘了。
玄女可是知道历史的,知道胤褆让她奋斗的时间不多,经过多方的勘察,玄女就把目标定在了。
大清不远处的海域,那一片海域,现在还没有人,可是这片海域也是大清和西方其他国家来往的要塞。
要是把这里经营好了,可比大清这里好的多,甚至几百年后也可能成为独立的国家。
听到玄女说的“十岁”康熙的眼神里都是失望,这个失望不是长辈对小辈的失望。
而是,对于玄女不是儿子,是个闺女的失望。
玄女觉得自己读懂了康熙眼神里的意思,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你那个时候还小吧?”康熙一脸不相信的看着玄女。
玄女知道这只是表面,心里康熙是信了的。
玄女对着康熙一副你别问我告诉你的样子道。“您老想知道为什么吧?”
康熙活了这么些年,从小就和人斗到大,怎么看不出玄女那嘚瑟的样子。
心里想笑,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嘴里说的是相反的话。“朕可没有做对不起你阿玛的事儿?”
玄女翻了个白眼,要不是地方不对她肯定会问康熙一句。“您这样说良心不会觉得痛吗?”
玄女的反应康熙并没有放过,心里虽然有一些想法,但是脸上却没有一点的表示。反而,对着玄女一脸兴趣的样子。
玄女知道,今天要是不把前因后果都和康熙理清楚,她和胤褆走出皇城就没有那么容易。
就算是走出了皇城,她们也损失不小,再者她觉得和康熙说了也没有什么。
这一老一小两只狐狸都互相算计着,虽然达成了共识,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不是。
玄女现在的底牌,就是她的海皇岛,和康熙对儿子最后的一丝丝爱。
“也没有什么!”玄女回答的风轻云淡。
康熙却知道没有这么简单,经验告诉他,越是风轻云淡,事情越是严重。
玄女看着康熙竖起耳朵,把自己手里空着的茶杯朝着李德全,示意一下。
李德全自然看到了玄女空着的茶杯,他朝着康熙看了一眼,见看着康熙点了点头,李德全就立马飞玄女添了一杯茶。
玄女喝了一口茶,脸上都是满足,对着康熙道。“在我知道阿玛有夺嫡的心思以后我就做了一个表。”
“什么表?”康熙的神情凝重了起来,要知道这个表,可促成了一个王朝的出现,这让康熙怎么不重视。
“人物关系表。”玄女回答的很是风轻云淡,很是可怜的看了一眼康熙说到。“我发现,我阿玛和二叔都不是最后的胜利者。”
康熙这就不赞同了,在他的心里太子就是最好的接班人,就算是他们现在有一些不和。
“胡说。”康熙只是怒斥了一句,别的却没有说。
玄女就知道康熙这是想继续说下去了。“我算了一下,要是我二叔上位,阿玛这个常年和他作对的绝对没有好下场。”
“要是二叔不会上位,那么我阿玛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下康熙就没有那么好的心情一句胡说打发的,语气里都带着怒意。“你阿玛是朕的儿子,怎么会没有好下场。”
玄女瘪了瘪嘴一副不相信的样子道。“自己骗自己好玩吗?”
康熙就是一噎,他怎么不知道这事情和真实性,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
对于这些康熙更加好奇,谁会上位于是就问到。“你看好谁?”
玄女一副你别害我的样子道。“不是我看好谁,是您看好谁?”
康熙对于玄女这样的谨慎很是满意,对着玄女的脸色也好了不少,改口道。“你觉得是谁?”
玄女没有说谁,只是比了一个手势,康熙和李德全都瞪大了眼睛,这个人根本不在他们的打算里。
“不可能。”康熙想都不用想的就已经拒绝了。
李德全也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在他的心里也觉得这个人不可能。
玄女却是摇了摇头道。“大势已成,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嘴里这么说着,玄女心里想着自己这算不算是自己坑了未来的雍正帝一把。
康熙知道玄女不是无的放矢的话,作为帝王眼睛都是毒的,他觉得玄女是旁观者清。
康熙知道隔墙有耳,对着李德全比了一个手势,李德全就急急忙忙的出了门,守在门口。
李德全心里现在七上八下的,他一点都不想知道这样的事儿,他知道这样的辛密知道的下场只有一个死字。
康熙只是放着李德全守着并不放心,又让暗卫守着他才放心,对着玄女道。“有何依据。”
玄女并没有回答,而是比了一个写字的手势。康熙就明白了,让人拿了纸笔来。
玄女把四阿哥的人物关系写的明明白白,康熙在一边看着,越看越是心惊。
原来在他不注意的时候,老四已经发展了这样大的势力,尤其是内务府包衣的势力,这让康熙觉得自己的皇位不稳。
忽然康熙笑了,他明白为什么松格里不要这个国家了。
要是老四有这样的势力,接手这个国家真的就是个烫手山芋,康熙已经看到百年后大清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