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太子扶苏,恭请父皇退位 > 第13章 哭诉长孙皇后的贤淑,长孙无忌第一个给跪了

第13章 哭诉长孙皇后的贤淑,长孙无忌第一个给跪了

    若论打感情牌,还真没人能是扶苏的对手。

    今天,就把以前的事,好好掰扯掰扯。

    先从玄武门之变说起,别以为只有你李世民在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外面打拼。

    家里这一摊子,仍旧需要人来维持。

    长孙皇后当时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她你的儿子能活到今天吗?

    还有这十几年来,你有尽过当父亲的职责吗?

    不是长孙皇后把李承乾拉扯长大,你能后继有人?

    如今看太子不满了,就去任意指责,还让群臣去挑他的刺,让李承乾每日如履薄冰,否则能有后来的冲突?

    虽然扶苏没有提一句李世民的不是,但他这个做父亲的,也知道以往亏欠了儿子太多。

    没办法,生在帝王之家,本身就是个特殊的职业。

    很多时候,权力与欲望,就是能让人迷失本心。

    而这些,都是在李世民的软肋上,狠狠地捅刀子。

    足以让这个一代帝王,没法狠下心去责怪儿子。

    随着扶苏的继续哭诉,也引起了长孙无忌的共鸣,两人一唱一和,回顾起了长孙皇后的往昔。

    那也是招招催人泪,让人想不哭都不行。

    原本还有话要说的魏征,这会儿也没脾气了。

    只能说扶苏这一手,太狠了。

    当场堵住了众人的口,没法接下话去。

    然而,扶苏此刻还不算完。

    又说起了长孙皇后临死前,对李世民的嘱托。

    “母后去世之前,还在拉着太上皇的手,担心我的将来!”

    “她老人家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看到朕平安接任皇位,可以让大唐的盛世延续下去!”

    “当时的场景,太上皇可还记得?”

    继续拿刀子去刀李世民,让已经成为太上皇的二凤,也是越发伤感起来。

    是啊!

    长孙皇后临终前,唯一恳求自己的事,就是照顾好太子。

    她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就只有这么一个要求,自己又做到了什么?

    或许,从此刻退位让贤,也是应该的。

    李世民长叹一声,也只能表态说:“朕,确实有负于皇后!”

    这话等于是盖棺定论了。

    有李世民的首肯,加上长孙皇后的遗愿,谁再敢说一句太子的不是,那就是大不敬。

    人家当父亲的,都没意见了,你做臣子的还能说什么?

    听到这里,长孙无忌更是嚎啕大哭起来。

    想起去世的妹妹,还有这么多年的隐忍。

    他们长孙家,为了大唐朝又付出了多少?

    旁人能体会吗!

    这一刻,却将对姐姐的思念,全都转嫁到了太子身上。

    那叫一个伤心欲绝。

    “我那命苦的妹妹,你怎就那么早就走了?若是泉下有知,也该来看看太子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如今他已经接替了陛下的重担,成为大唐的皇帝了!”

    这番话,换了以往说出来,绝对是大逆不道。

    群臣闻言,无不侧目。

    虽然也被此刻伤感的氛围所感染,多有不忍。

    但长孙无忌突然激进的表现,也在告诉大家,人家开始站队了。

    身为亲舅舅,长孙无忌毫无顾忌地站在了李承乾那一边。

    毕竟娘死舅大,如果李承乾能坐稳这个皇位,他这个亲舅舅未必不能再起来。

    反之。

    长孙无忌可能就得一辈子,投闲置散。

    孰重孰轻,在官场上混了那么久,他自然清楚。

    所以,定是要赌这一把的。

    可这么一来,压力自然给足到了其他人身上。

    房玄龄等人,可就担心了。

    长孙无忌旗帜鲜明地去支持李承乾,李世民又是如此态度,看来大局算是已定。

    那接下来。

    他们这些旧臣,又该如何自处?

    始终有些不太相信,李世民就这么退位了。

    房玄龄他们还是想要试探一下。

    总得看看新皇有什么举措,能否胜任吧?

    “陛下请节哀!太后确实劳苦功高,乃是群臣的典范!只是新皇继位,还有很多大事要去处理!”

    “没错,臣觉得首要的事,该把年号定下来,然后再昭告天下!”

    房玄龄还有杜如晦等人,齐齐出来发表奏议。

    实则,也是给扶苏出难题。

    现在你登基了,怎么维持住局面,可是很重要的。

    要是不能有稳定人心的举措,那就得让人看笑话。

    在场的群臣,自然也不会对你心服。

    搞不好,最后还得求教李世民去。

    到那时,权力没准还在李世民那边,这个新皇帝无非就是个傀儡了。

    他们以为扶苏会没有把握,却不知道早就当过太子,处理过朝政的对方,对于这些人也是手到擒来。

    当即咳嗽一声,说出了自己的旨意。

    “年号的事,朕打算先不变更,继续沿用贞观的年号,直到明年初再行计较!”

    “至于朕的称号这些,也都不是当务之急,可以慢慢商议!”

    “况且,有太上皇在,朕打算一切从简,包括祭天拜祖等仪式,都先搁置!”

    没想到,扶苏一招就化解了臣子们的攻势。

    什么年号?

    先不改就不行了。

    按照惯例,新皇登位,当年都是先沿用旧年号再说,到了第二年再去换。

    而且,年号这东西,也不是自古就有的。

    像是扶苏他爹秦始皇那时候,就没有年号这个东西。

    也就是到了汉武帝之后,才开始有的年号这样的制度。

    扶苏在查阅资料时,早就掌握了这些信息,因此并不着急。

    况且,当务之急,在于稳定人心。

    而不是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

    所以,按照惯例的祭天等仪式,也一切从缓。

    这么一来,倒让群臣感到费解了。

    一方面惊讶于扶苏的从容,轻松就避免了在拟定年号这种小事上,去耽误时间。

    否则,他真的计较起来。

    满朝文武这个出主意,那个想个名字,又得掰扯半天。

    到时候,正事全给耽误了。

    新皇的威信,可就全无了。

    李世民听着扶苏的应对,又看着群臣的反应,却也不免露出赞许的目光。

    不得不说,扶苏的应对还是很给力的。

    轻松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

    你既然当上了皇帝,有些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

    就看你这当头一炮,要怎么打了?

    果然。

    房玄龄等人还是不甘心,却表示年号可以不着急。

    祭天仪式也可以稍缓。

    但陛下登基后,不能没点儿举措,让百姓安心啊!

    否则平白换了新皇帝,民间难免会有议论,到时候又该如何安抚人心?

    眼见于此。

    扶苏却似早已胸有成竹。

    当即就淡定说道:“朕打算大赦天下,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