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时你还是要读书的,不读书可不行,”四大爷在后面补充到。
“是,儿子遵命,”弘时耷拉着脑袋的样子又引得康熙爷哈哈大笑。
“这孩子不爱读书的样子跟老九老十一样,哈哈,跟老四你小时候也不一样。”
“儿臣以后一定督促他读书,”四阿哥说到。
温仪郡主没有什么展示,只是拿了两个兔子灯送给了康熙,得了一串珠子的赏赐。
下一个到弘历了,弘历才五岁多,他说要给皇爷爷写字,所以去后面准备了。
弘昼还小,背了两首诗中规中矩的,得了一些文房四宝。
这时弘历写完字了,太监们把他的字展开在康熙爷面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嗯,”康熙爷看着弘历的字点头,虽然弘历的字笔法还有些幼稚,力度也十分不足,但是看起来也已经十分用功了。
“弘历,来,爷爷问你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出于哪里?”
“回皇爷爷,这两句话是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弘历不卑不亢的说。
“那你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康熙爷继续问。
“回皇爷爷,这两句话是指在黎民百姓忧愁之前先忧愁,在黎民百姓快乐之后才快乐。”
“那你又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回皇爷爷,当君主要在百姓之前先忧愁,把百姓的忧愁化作自己的忧愁,要在天下人都快乐后才能快乐。”
“好,说的好,那朕问你想不想做这样的人。”
“回皇爷爷,想,弘历想成为像皇爷爷这样的人,把百姓的忧愁考虑在前,把个人的享受考虑在后。”
“好孩子,”康熙爷越看弘历越喜欢,问到“你愿不愿意随朕进宫。”
弘历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四大爷,康熙爷也看了一眼,四大爷赶紧往后站站,“你不用看他,现在朕问你,想不想随朕回宫。”
“想”弘历超级大声的说。
因为康熙爷的金口玉言,年仅五岁的弘历拉着康熙爷的手,跟着康熙爷坐着马车进宫去了。
三日后,已经升级成福晋的宜修和四大爷,进宫去看望弘历并且带着弘历去了德妃乌雅氏的寝宫。
“儿臣,儿媳,孙儿参见额娘(祖母)。
“起来吧,”德妃说到“老四媳妇,你现在都成了正经福晋,了不得呀。”德妃说着这句话,宜修不敢起身只能继续跪着。
“臣妾惶恐,一切都是四爷的功劳。”宜修不敢接德妃这句话,只能继续请罪。
“行了你也无需妄自菲薄了,万岁爷金口玉言,也算全了本宫以前对你的承诺,”德妃继续说到“你姐姐是个没福气的,这女人福气呀,前半辈子出身好是一个,嫁人是一个,有没有孩子还是一个,你有福气,有个好丈夫,还有个好儿子。”
“皇祖母,”弘历爬到德妃的椅子上去撒娇了。
“额娘这话,看似是夸臣妾,实际还是夸您自己,四爷是您儿子,弘历是您孙子,要论有福气还是您最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