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王上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清晨,朝会之上。
夏禹端坐人王宝座,浑身气息愈发的厚重,自然而然流露出一股尊贵无上的气质,令人不敢直视。
在场的大臣们都察觉到今天的人王威严更胜几分,个个收敛杂念,恭恭敬敬的站在大殿上。
自从凝练了五帝真身之后,夏禹不仅实力提高了,自身气势更是令人不敢直视,带着一股帝王之威。
那是来自五帝加持的威势,尊贵而强大。
老太师不在这里,否则一定大感意外,知道人王实力提升了,心中会更为欣喜的。
人王实力越强大,对于整个大夏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只要人王健在,一切都在。
“启禀大王,臣有事起奏。”
此时,一位大臣走了出来,赫然是太傅。
他恭敬的行礼,满脸的敬畏。
“太傅请讲!”
夏禹平淡的应了一声。
“大王,太师发来奏报。”
太傅说着将一份奏报双手呈了上来。
侍女接过,然后带到了夏禹面前。
夏禹拿过那份奏报打开仔细的查看起来。
这是太师送来的。
上面写着,这些天他所经过的地方,详细的讲述了所见所闻,没有一点隐瞒。
老太师率领一支军队,代人王巡视天下,自然要将自己看见的,查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详细的汇报上来。
根据太师送来的消息说,他目前已经巡视到了西漠疆域,见到了各部落的一些情况。
只是这一路上,经过各大诸侯国的时候有些不顺利。
为何,因为天下八百诸侯部落中可不是每一个都心向着大夏,更不是每一个都对大夏抱有忠诚的。
否则也不会有着东夷部落反叛的事情出现了。
夏禹眉头微微蹙起,太师提及,有不少诸侯部落显然有异心,而且有意的隐瞒了各自部落的军团数量。
甚至有的隐瞒了人口数量,虚报了,其目的不言而喻,肯定别有用心。
这让夏禹有些无奈,诸侯国,都是各部族自给自足,名义上是臣服于大夏之下,以大夏为主。
人王,只能算是天下共主的形式。
其实对于天下各大诸侯部落管理上根本插不上手。
只有一小部分部落族群是牢牢把握在大夏王庭手中的。
比如,西疆现在的新诸侯部落赤方氏,其族长赤霄就是人王亲自册封提拔上来的新诸侯。
还有南岭那边的阿古朵这位新上位的南蛮女侯,同样属于人王提点上来的新人。
对于其他的老一派诸侯来说,新人王太年轻,甚至没见过呢。
“天下八百诸侯,至少大半以上藏着掖着,有不少产生了别样心思啊。”
夏禹看完太师送来的奏报心中冷笑。
是人都有野心,何况是天下各方诸侯部落的首领们?
其中一些诸侯首领,一个个都是一代雄主。
有的甚至是昔日跟大夏人王争锋失败后选择依附大夏之下,名义上的臣服而已。
其实暗地里正在积攒着力量,等待时机夺取天下共主人王之位。
“外敌虎视眈眈,这些个诸侯部落竟然还不肯安分。”
夏禹眼神渐冷,闪过一缕刺骨的杀机。
其中已经确定有反心的就有北凉候,已经得到准确的情报,北凉跟蛮族暗中勾结在一起了。
这点是夏禹坚决不能容忍的。
勾结外族,绝对不能容忍。
你若自己跳出来直接反我还没什么,毕竟算是人族内部政权的争夺。
但你联合外族,勾结异族来算计同族就有些过分了。
“看来,又要杀两只鸡了。”
夏禹自言自语,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报。
他转眼恢复了平静,眼神古井无波的看着下方的群臣。
“大王,数日前,西南边陲之外的月氏递交国书,请求依附我大夏庇护之下,愿每年给大夏进贡。”
又一位大臣走出来汇报了这一消息。
而且还呈上来一份特殊的东西。
国书!
代表着一个氏族部落首领,给另一个氏族或者国度首领呈送来的书简就称之为国书。
“呈上来,孤看看。”
夏禹心思一动,带着几分诧异。
居然有氏族递交国书,请求依附?
这倒是稀奇了。
拿过那一份国书,材质轻柔坚韧,显然是某种兽皮制成的。
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些赞美,最后是请求依附的话。
“月氏?”
夏禹微微蹙眉,正思索着这个月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部落。
但可惜,没有一点印象。
“有谁知道月氏,孤想听一听诸位的意见。”
他想了想,放下国书轻轻开口道。
“启禀大王。”
很快,太傅站了出来。
只见他恭敬的说道:“大王,月氏,乃是西南边陲的一个游离在大夏之外的游牧部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人口在三十万左右。”
“在先王时期曾经有过几次冲突,但都被打退了,后来先王派遣使臣出使月氏,想要招降他们归附大夏可几次三番都被拒绝了。”
“后来先王就索性放弃,不再理会这个月氏,一直延续到今天。”
太傅的一番说明,让夏禹基本上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月氏,是一个游离在大夏西南边陲的一个游牧部落,有着三十几万人口算是很不错了。
既然之前几次拒绝了上一代人王的招降,为何现在反倒是主动上门来求依附了呢?
夏禹着实有些好奇,这其中莫非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变故不成。
否则好端端的为何突然提出请求要依附大夏。
“寻求庇护?”
夏禹注意到了上面的一个词。
这就耐人寻味了。
既然是寻求庇护,肯定是月氏遭遇了什么危险。
“月氏除了这份国书外,还有没有人来?”
夏禹随口问了一句。
太傅赶忙说道:“大王,月氏之前派来一位使者送来的国书,之前因为大王一直在外征战不曾见到,后来就因为有急事匆匆离开了。”
听到这,夏禹明白了。
他颔首说道:“孤知晓了,此事暂且放下不提,既然之前他们拒绝了,那就先晾一晾他们。”
“是,大王!”
群臣听后纷纷躬身应声。
对这月氏件事,夏禹转眼就抛到了脑后。
“众卿可还有事启奏?”
夏禹目光平静的扫过群臣徐徐问道。
“大王,臣还有要事启奏。”
此时,站在末尾的一名臣子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