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 第三百六十九章蓝田县的粮食红线

第三百六十九章蓝田县的粮食红线

    粮价的稳固,比其他副食品的稳固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只要粮价稳固了,百姓们只要能吃上饭,那么在这个时代的统治基础就是稳固的的,因为其他政权还满足不了其统治百姓的温饱问题,正因为如此,粮食才是大明这场博弈的重中之重。

    进了粮店,粮店的五六个个壮小伙子正在往一个巨大的粮囤里倒玉米粒呢,今天蓝田的玉米再次高产,因此蓝田粮食店的主要经营产品还是玉米。

    一个木头做的巨大的粮囤里全是玉米,粮囤其实就是一个木头的栅栏围成的,外面裹了一层布,用来防止粮食露出来。

    粮店内主要经营几种主粮,其中最多的是玉米,其次是小麦,还有少量的大米,土豆与红薯粮食店不经营,因为不是很好储存,这两样一般在蔬菜店里多。

    玉米作为最为畅销的粮食,粮店里一共囤了五大粮囤,大米和小麦这都是细粮精贵的的很,一般都是家里来客人了,或者想要改善伙食了,才会买些吃,一般条件的家庭根本达不到顿顿吃细粮的生活标准。

    “呦,客官您来了,您看你来点什么。”

    这时粮店掌柜的走出来,笑呵呵的看着李朝生,李朝生看了看粮店掌柜的道:“今天玉米什么价?”

    粮店掌柜的笑呵呵的说道:“八文一斤。”

    李朝生听了这话点点头,这个价格是他规定的,玉米价格不可以超过十文,这是李朝生在蓝田粮食会议上提出来的粮食第一政策,也是李朝生给麾下政治部门,农业部,商业部定下的死规定。

    这些年由于蓝田的经济飞速发展,种地明显获利不多了,农业部那些家伙眼红蓝田这波红利,就想把农用田改种经济作物。

    这样绝对比种玉米赚钱的多,于是农业部就把这一想法提交给了李朝生,李朝生看了之后,就召开了这场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蓝田粮食安全会议。

    李朝生在会议上大发雷霆,怒斥这群混蛋都钻进钱眼里了,骂的这些蓝田书院毕业的学生一句话不敢说,最后李朝生提出:“你们想要如何折腾,如何发展我不管,但是我就一个要求,蓝田的主粮玉米的价格永远不能超过十文钱一斤,要是超过了这个价格,多一文,你们就给我集体辞职,超过三文下大狱,超过十文,全体提头来见。”

    第二,蓝田的粮店必须随时可以买到粮食,如果断供,罪名同上。

    李朝生这条政策定完之后,基本就给蓝田划分了一条红线,玉米一定要够全县百姓吃的,同时价格不能太高,这条红线也被蓝田政府内部称为粮食红线。

    为何玉米价格要定十文钱一斤呢?

    这是有原因的,现在蓝田最低层的百姓,当然要抛出农户,因为农户他们自己就种玉米,他们不会缺粮食,缺粮食的是住在城里的脱产户。

    这些脱产户最底层的就是给各大商号当伙计的这批人,这批人一天的工钱是五十文,李朝生的想法是,按照这些人的最低生活标准,一家有五口人的话,他一个人也要能养活这一家五口,说白了,李朝生不允许自己治下有一个百姓是饿死的。

    当然了这一家五口不可能只指着一个人吃,这一家五口最少也要有两三个劳动力吧,毕竟蓝田女工也能找到工作,蓝田的刺绣,纺织,甚至一些饭馆都在研究可否雇佣一些女人当伙计。

    当然了后一个还是被拒绝了,因为社会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所以这个是不被接受的,等蓝田再发展发展,女人抛头露面也不算什么大事。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蓝田人已经适应女人去工厂工作了,甚至适应商业街可以有女人经商了,这一点点潜移默化,慢慢的女人就可以获得较为公平的工作机会,不过这任重而道远,就算李朝生是县尊,在蓝田有特权也不能干预这些事情。

    粮食红线是保证百姓基本生活的保障,一个最为艰苦的刚从流民变为普通蓝田无田百姓,也能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取食物,甚至可以养活一家五口。

    当然在李朝生的智囊团的计算下,蓝田的大体情况是,一家平均两个劳动力,一天收入可以达到一百文左右。

    而一家五口,一天大约三四斤玉米面就能吃饱,外加买点蔬菜,也就是说一天一般的工资就可以吃的很好,剩下的一半,是存款。

    李朝生听了政治部这个预算道:百姓的日子还是苦啊,还要尽可能的让百姓多赚点。

    李朝生的考虑是分两方面的,第一是李朝生希望自己治下百姓富裕一些,不要一个个面黄肌瘦的,不要让孩子一个个都营养不良,只有过年那一天可以吃一块大肥肉。

    不要让年轻的小伙子因为彩礼而娶不上自己心爱的姑娘,蓝田百姓花销不大,基本都花费在吃上了,李朝生希望吃占据的比例可以缩减到百姓日常开支的三分之一,让他们有更多的钱,让他们更富足。

    这可能就是历代帝王都希望干的一件事,藏富于民。

    其次只有百姓的手里有钱了,蓝田的商业才能发展起来,钱对于一个政体来说并不是很重要,蓝田仓库里要是堆满了金山银山,那就是一堆重金属。

    可是发到百姓的手里,这东西就叫钱了,因为这东西可以驱使百姓劳动,财富是什么,财富就是百姓的劳动成果,若是人们都不劳动,都不工作,不发展,那么就不会产生钱,钱的本质是人们的劳动成果的交换。

    以前的以物易物,那时候没有钱的感念,可是你能说那些人手里就一点没有财富吗?

    然后百姓的钱变成了贝壳,贝壳的价值代表什么,代表稀少,可以换算,这就是钱的意义。

    因为我拿一只羊换你俩苹果,你找不开啊,这怎么办,把苹果树给我?

    所以找一个东西进行换算,这个东西可以是石头,可以是贝壳,可是是金属,甚至可以是纸,其实目的就是为了换算,只要方便换算,大家伙都认可,什么都行。

    所以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让钱流通起来,因为只有有了钱,才能刺激百姓消费,老百姓都花钱了,商业经济自然就节节高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遇到经济危机,或者其他一些变故,政府总会来个‘大放水’之类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的原因。

    而李朝生也在这么做,粮食是蓝田重要的战略物资,如果他把大量的粮食运到蓝田之外,绝对可以发一笔横财,而李朝生却把大量的粮食留在了蓝田本土,第一保证本土百姓粮食安全,第二就是把粮价打下去,让老百姓手里有闲钱。

    老百姓手里有闲钱了,会干什么?

    首先吃点好的,那么蓝田的餐饮业就发展起来了,其次买点好衣服,穿点好的,这样可以帮助蓝田纺织业快速发展。

    吃好,穿好,紧跟着是什么了?

    住点好房子,可以发展蓝田的建筑业,最后就是需要娱乐了,这样蓝田的演艺界以及旅游业都可以得到极大的发展。

    这些行业发展起来,就可以带动周边救济,这样一步步发展,蓝田的繁荣指日可待。

    蓝田的繁荣代表着蓝田税收会非常的多,税收多了,不管是民生,军事,教育,医疗,各种惠民政策也都会一一出台,如此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蓝田在一步步变好,而外面的大明在一步步溃烂,此消彼长,用不了多久,蓝田才是天下正统,大明就会被百姓抛弃,没办法,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这就是李朝生的行政策略,地盘不是打下来的,而是百姓求着自己接受的,军队是干什么的?军队是用来保护这些求助自己百姓的。

    随着求助自己的人越来越多,那自己的地盘就越来越大,军队越来越多,等天下百姓都需要李朝生帮助他们治理的时候,那么李朝生就是天下共主。

    李朝生从来没想着要造反,造反那是给没有技术含量的人用的,比如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寇也就适合做点糙活。

    而李朝生,那是做细活的人,做的是人心。

    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李朝生真的想要做的事情。

    只有做到这一点,李朝生才能做到天下归心。

    关心民生这是李朝生的一项重要的功课,因为李朝生可以从中看到自己治下百姓真实的生活。

    李朝生看着这两人多高的粮囤对掌柜的道:“给我来两斗吧。”

    斗还是这个时代的标准计量单位,虽然李朝生发布了斤这一计量单位,但是老百姓还是喜欢用斗,因此粮店的斗都是经过标准称量的。

    一斗里面能称十斤玉米。

    这时伙计听了这话立刻爬梯子上了粮囤,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头盒子,盛了满满一斗,紧跟着用刮板刮平了上面一层玉米粒。

    盛了两斗下来,紧跟着掌柜的看着李朝生道:“客官用给您称一下重吗,咱们这一斗是十斤,当然有时候会有点出入。”

    李朝生听了这话道:“那称一下吧。”

    掌柜的见状挥了挥手让伙计去拿口袋,平时百姓们是不称重量的,因为他们就认斗,一斗玉米八十文他们是认头的,所以他们就按照一斗玉米八十文这什么算。

    当然也有一些新派书生,比如蓝田书院的,这些学生来买粮食,都喜欢用斤,这是蓝田书院交过的。

    李朝生一直想要重新统一度量衡,把以前用的升斗石,全部取消,统一为斤,公斤,以及吨这种统一单位。

    可惜老百姓不习惯,没办法只能从蓝田书院开始教,从蓝田小学堂开始普及,李朝生相信只要这批孩子长大了,慢慢的度量衡肯定会再次统一的。

    伙计很快把一口袋两斗玉米拿出来,紧跟着拿出秤给李朝生称了一下,二十斤多一两,掌柜的见状吩咐伙计把这一两玉米抓出来。

    要是不称,掌柜的就给你了,可是称了,这一两就不能多,否则这就是国有资产流逝,这是商业部下达的命令。

    李朝生见状点点头,对于这个命令,李朝生是同意的,让利于民是有限度的,如果政府不计成本的让利于民,政府就会遭受到危机。

    但是现在百姓们的日子确实苦,李朝生也想救济他们,所以才会有了你称就把多的拿出来,不称就算了。

    这是一个漏洞,李朝生知道,商业部知道,粮铺也知道,大家都知道,因此互相监督,防止事情恶化,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而且上面也在改,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这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因为升斗这些测量体积的工具,误差是很大的没有斤这种直接称重的方便。

    李朝生的一系列操作,把跟在他身后的‘马公子’看傻了,她不懂李朝生的操作,不明白李朝生这么做背后的深意是什么,不过,她总感觉李朝生有一种不明觉厉,每一步都很深奥的感觉。

    这个男人怎么不像是普通的世家子,反倒像是一个济世之才,而且长得还不赖,那蓝田县尊李朝生能有他这般就好了,唉~

    想着竟然有些入了神,李朝生在粮店把粮价询问差不多了,心中很是满意,自己的政策手下没有阳奉阴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这代表李朝生的领导班子还是纯洁的,高效的,只有纯洁高效的领导班子,做起事来才能所向披靡。

    有人说打仗是打国力,这句话没错,可更是再打领导班子,由于各种利益纠葛,一个很好的政策可能触犯了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就不能执行。

    比如崇祯与他的文成武将,比如李自成跟手下的一干拥兵自重的土匪头子。

    如果要对政策执行排个序,蓝田第一,政策执行接近百分之百,鞑子第二政策执行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流寇第三,可以达到百分之四五十,大明,呵,不提也罢,崇祯的命令除了极少数忠臣,其余的能出bj城,算他厉害。

    这也是为何蓝田小,却能与天下群雄并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