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朱棣懵了,那我们是打还是不打呢?
也就在朱桢大刀阔斧,准备着资本的原始积累时,
此刻,辽河西北,一只浩浩荡荡的明朝大军正在朝着松嫩平原的西部地区进军。
他们正是由冯胜率领的十万浩浩汤汤的“王师”,
以及三万从北平调动的,由朱棣带领的“燕兵”,因为驻扎在燕地嘛!
“冯老将军,这北地气候恶劣,您还能健步如飞,可真是老当益壮啊!”
冯胜一听,好家伙你可真会说笑啊燕王殿下!
老夫骑在马上,那马儿带老夫走路能不健步如飞吗?
不过,毕竟对方是一位皇子,而且算是年轻一代中军中的新秀。(蓝玉不算年轻一代,是老一代,只是上头牛批的人太多,被徐达常遇春啥的掩盖了光芒。)
冯胜得给这年轻人面子,
“燕王殿下言重了,老夫一把年纪了,这种事情也干不了两年了,迟早都得交给你们年轻人来干。”
冯胜倒是有资格说这话,
冯胜也厉害啊,掌握朱元璋亲兵十年,一生都在给大明争战,基本被公认为徐达常玉春之下的前五名将。
而且为人低调,如果不是朱标突然死掉,蓝玉给了刀口,恐怕朱元璋还真不会杀他。
朱棣和冯胜聊着,毕竟两人也不算特别熟,朱棣还是跟着徐达混得多,毕竟是岳父大人嘛。
后面,也是跟着后来居上,拥有真本事且被朱元璋大力推崇的蓝玉混。
虽然后来师徒二人闹掰了。蓝玉忌惮朱棣对朱标的地位有威胁,所以很不满。
但朱棣一身本事,也有他的份儿啊。
此时的冯胜,已经到了花甲之年。
老将出征,颇为有些死寂之气,自然不是很受年轻人喜欢。
可朱棣皮啊!越是年轻的时候,越皮这一点,和他的孙子朱瞻基,大明基少!有点像。
好吧,倒不如说他孙子和他性格有点像,不然怎么会被他那么疼爱呢?一句“好圣孙”,亲儿子都不爱!
所以,朱棣一路上,都能和冯胜这样一个没了什么朝气的暮年将领谈笑风生。
经常把冯胜搞得干瞪眼,老人家本来就心脏不好,再被这么一皮...
哎呀卧槽,这年轻人!
“报!燕王殿下!蒙古人送来一封信,要你一定亲自打开!”
也在此时,
朱棣刚收到一封奇奇怪怪的信,
“什么信?我先看看。”
朱棣笑了笑,缓缓打开,
***......
信的开头,含马量就比较高,
朱棣也不知道纳哈出为什么骂自己和大明,
全当对方说垃圾话了,这套路对他朱棣可不好使,无法影响他的心态的。
深受徐达的战略思想影响,朱棣早已经做到心如止水,在战场中尽可能保持全然的冷静和超然的理性。
而那信的意思,就是说他们明朝不讲武德,居然偷偷在辽河那种地方修建军事基地,
还有那么强力的武器,
关键是,最后还反过来诬陷,倒打一耙!
朱棣听完人都懵逼了啊,辽河?屯军,强力武器?
我们有吗?有吗?这种事儿我咋不知道呢?
等等,辽王?!!!老六?!!
难道说,老六还活着,还在辽河流域,混的不错?
乱了乱了,有点乱了,信息量太大辣!
先不管什么武器,辽河基地,屯军的事,
朱棣懵了,
【也就是说,我们以为老六被绑架了,出兵打纳哈出,逼得纳哈出给我们大明,把跑丢了的老六找回来了?】
无了个大语,这样一想的话。
那还是纳哈出受委屈了?
不过,接下来怎么办,
对于纳哈出,是打,还是不打?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等等,就凭对方一面之词又怎能确定,老六在辽河流域?这些事情自己为什么要相信说不定是对方的阴谋呢,想要使自己分心,甚至是劝退他们大军的进军。
要知道,朱棣和冯胜沿着辽东地区北部前行,直接去往吉林的北部白城,纳哈出的巢穴之一。
这期间如果再调头去查看辽河流域的情况,那来回可就得多花费少说个把月时间。
那这个把月大军难道就等着吗?要知道军队出征,争的就是争分夺秒。
每一分钟都将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
再加上北方的环境,明朝大军本来就不太习惯,
燕兵还好,朱迪的人,本来就常年驻扎在北平府。
从北平赶往东北,气温差异虽然也不小,但还能够勉强接受。
可冯胜带来的,都是从应天府周边地区抽派的朱元璋亲兵呀。
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江南水乡人。
这种气候和环境差异无异于将一个南方人突然派到北边去,更何况这还是打仗。
朱棣一时之间迟疑了。
打!必须打!狠狠的打!
纳哈出这混蛋现在又多了一条罪名,公然挑衅和辱骂,大明燕王!
从他们准备北伐开始,其实辽王是不是纳哈出抓的,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明朝有理由出兵了!凶啾啾,气昂昂的北伐!
就像著名的植物学和生物解剖学专家,犯罪心理学研究专家刘华强说的那样,
当你怀疑一个瓜,他是不是生瓜蛋子的时候,其实这个瓜熟不熟,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被你的刀劈的是瓜,还是人,亦或者,二者都是。
............
手残党作者求关爱!
天天用肝来码字,一天肝上10多个小时,感觉身体也虚了,眼睛也花了,整个人是吃饭都不嘛嘛香了!
可神奇的事,看到靓仔靓女们的花花票票,瞬间又回光返照了!
垂死病中惊坐起,鲜花票票在哪里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