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扮后的李泰端着茶水进了李承乾的内室。
屋子窗帘遮得严严实实,一根红烛点亮着,帐幔里两个人轻声低语,嘻嘻索索一阵宽衣解带的声音。
“茶水放那吧,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别人前来打扰。”
李泰学着张秋华的声音答应了声,将茶水放在桌子上赶紧退了出去。
身后,称心的一声“承乾”叫的他心中一抖。
这个可恶的和尚,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尽管心中暗生一丝高兴,可一想到两个男人之间发生那些事就反胃。
“哐”的一声,心虚之下,他的头撞到了门槛上。
“谁?”
李承乾惊恐的声音伴随着帷幔拉开的声音传来,李泰一脚没踩稳竟然摔了个狗啃泥。
“二弟?”
随着他头上的帽子滚落在地,李承乾叫了一声,那声音里包含着多种因素,惶恐、气愤,甚至还有乞求。
“太子哥哥,我是和你开玩笑的。”
李泰一看露了谄,自己先慌了神。
太子的内室岂容他人随便进出?
他忙爬起来,说:“我只是想来看看你,刚好你要喝水,就借穿了张秋华的衣服给你送水。哥,你和谁在里面?”
李承乾一听,他分明并不知道他和谁在玩耍,定了定神说:“宫女啊。怎么地,本太子的私生活还需要你管?你找我有什么事?我们出去说。”
说着不容他反对就将他往外拉。
李泰也不反抗,心想,只要他做了这样的事,迟早都会出事。再者,自己私闯太子内室,本身也是不怎么光彩的行为。
张秋华看到他们一起从内室出来,吓得脸色苍白,正要解释,就被李承乾给拦住了:“本太子恕你无罪,今天闯我内室的是我兄弟,我不怪你,要是别人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张秋华忙磕头如捣蒜,回道:“奴才明白,越王非要这样。”
“哼,下不为例。他非要这样也不行,君臣有别,我是太子,大唐未来的储君,岂能如此随意。”
自己做了龌龊的事还蛮有理,真是不要脸。
李泰心里不满,嘴上却说:“兄弟知道错了。太子哥哥,要不是有急事,我也不会这么着急着见你。”
“急事?有事也轮不到你来传话啊?是父皇有圣旨吗?”
“也不是什么圣旨,我刚从父皇那来,有件事想告诉你。”
李承乾问:“是和我有关的事?”
“当然了,和你没关系我找你干嘛?哥,我记得先前和你说过父皇要将房玄龄的女儿嫁给你?”
“是啊,怎么了?听说房家的姑娘挺不错的,是父皇要给娶亲了吗?”
李泰看了一眼张秋华说:“出去,我们兄弟有事要说。”
李承乾也朝他挥了下手,张秋华答应着出去了。
“说吧?是不是?现在娶亲还有些小。”
李泰回答:“不是给你娶亲,是给我。”
“你?凭什么?哥哥们都没有娶亲,为什么先给你办?新娘子是谁?”
“房家的小姐房珍珠。”
李泰说完定定地看着李承乾,寻思着他会是什么反应?
“噌”一下子,李承乾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叫道:“父皇这是干吗?我是太子,他要给我娶的是太子妃,怎么又给你了?这个房老头也答应了?”
“是啊,哥,要不是父皇赐婚,我可不敢抢你老婆。”
李承乾脸色十分难看,趿了双鞋子就往外跑,嘴上还愤愤不平地叫道:“这绝对不可以,这绝对不可以。”
他这是去找李世民评理去?
李泰赶紧站起来就要撵,却看到称心一脸忧虑地走了过来。
“你这个和尚,呆在这里成何体统?”
称心双并不言语,瞅着李承乾的背影发呆。
张秋华见此情形,问他:“越王殿下,你说的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还能是假的?张秋华,你们哥俩在这里作妖,看我父皇怎么收拾你们?”
说完,他看了一眼称心,却发现他先前还光秃秃的头上竟然长了头发。
他是要还俗吗?
两仪殿里,李世民看到衣衫不整的大儿子,心中一阵悲哀。
原本他并不想这么做,可是关于李承乾的诸多怪僻传言让他变了主意,自从他被立为太子,行为更加乖张,这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如果自己百年之后,将这大好的江山交给他管理,他真是担忧。
“太子,你这是做什么?衣衫不整,那儿有太子样?”
李世民呵斥道。
“父皇 ,儿臣听闻你将定给儿子的太子妃给了四弟,是真的吗?”
李世民反问:“是真的又如何?你现在这个样子,能配得上人家吗?”
李承乾回答:“父皇,儿臣怎么了?儿臣勤勉学习,有错吗?”
李世民也不回答,只是看着他。
“而且,你还把房珍珠许给了四弟。父皇,你让天下人怎么看我?”
李世民沉默了下,说:“说完了没有?你私藏和尚,祸乱宫闱,是不是真的?”
李承乾一听脸色大变,跪倒在地说:“父皇,儿臣只不过想学些佛学上的知识,并没有其他的行为。”
“哼,要不是我一再隐忍,早就把他给杀了。你这个样子,房公如何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你啊?她还是给泰儿当媳妇比较合适。”
“父皇,儿臣真的没有其他的行为。儿臣恳请父皇将房珍珠许配给儿臣,儿臣保证将那个人送出宫去。”
李世民问:“真的?你要是能改过自新,这件事还有商量的余地。”
“父皇,儿臣怎么敢忤逆父皇的意愿?太子娶亲是国之根本,父皇万万不可随意更改,让儿臣以后在朝堂上如何立足?”
“是泰儿告诉你的?”
“嗯。父皇,天下好女子多的是,你就为他另选一门亲事好了。”
李世民叹道:“你真的能改?”
“父皇,一会回宫我就把称心送走,儿臣若有半句谎话,岂不犯了欺君之罪?”
“好,父皇要的就是你这句。儿啊,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身为太子,如果不能光明磊落做人,如何才能服众?”
“父皇教育的是,儿臣谨记在心。”
这时,便有太监来报“越王求见。”
李世民自言自语地说:“他来干吗?是来劝架的吗?”
/104/104321/2855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