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严雍的事情记在心中,元薇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开口道“云州素乃文运昌隆之地,云州坪山书院曾经便是大元帝国的四大书院之一,坪山书院山长徐清文更是名传于世的大儒,门生故旧遍布天下。
朕有意请徐家之人入朝,此前朕打算亲赴云州,可是如今形势,朕也不便离开。
封相认为,若由太子替朕前往,是否合适?”
“徐清文老先生吗?”封乾低声呢喃一句。
封乾自然是知道徐清文的,这位老先生的文名在整个大元帝国都是响当当的。
在先帝一朝,徐清文的长子也曾在朝中出仕,可是没有两年,其子便辞去御史大夫之位,回归西部云州,在坪山书院当一位教书先生。
徐家是清贵的文人世家,从当年开始便不再入朝为官,哪怕是几年前的大元内乱东西分立,徐家也只是做旁观,而且将整个徐家搬到了坪山书院中。
一直以来,徐家都只是在教书,对女帝不支持也不反对。
徐家虽然不是手握重权的世家豪族,但是无论哪个豪族都和徐家有一段师生情谊,整个西朝自然也没人去为难徐家。
不过封乾心中很清楚,徐家定然一直在观察着天下局势,待时而动,投奔明主。至少到如今为止,先帝、正元帝、女帝都不是徐家认可的明主,还没有让他们出山的资格。
脑海中思索良多,封乾开口道“论身份的话,太子殿下前去自然是够了的。可是徐家素来立场中立,似乎不愿意朝堂站队,坪山书院中的学子中,豪门子弟和寒门子弟都有不少,处事也公正,可谓真正是有教无类。
说实在的,微臣也不知如何才能打动徐家。功名利禄,对清文老先生而言,早已经唾手可得。
若说以才华惊人,微臣斗胆,莫说太子,连陛下都未必能让清文老先生另眼相看。”
封乾说的还是委婉的,莫说是女帝、元兴,就算封乾也没这个自信说这话。
旷世大儒清文先生的眼界何其之高,那是大元文名最盛的几人之一。
若能请的清文先生出山,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封乾觉得可能性不大。女帝还能去试试,元兴估计只能白走一趟。
“不过太子久居宫中,去坪山学院学习交流一番,倒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封乾建议道。
拉拢清文先生可能性不大,但是让清文先生提点几句,倒是有可能。如果能够和清文先生再有一段师生情谊,哪怕不被收为弟子,也能够让朝中一些坪山书院出身的官员对元兴生出一些好感。
简单来说,封乾就是让元兴去坪山书院镀个金。
“那此事便这样定了,朕会抽时间和太子提一提。”元薇点了点头道,封乾能够支持她,那自然是最好的。
元薇也希望去坪山书院一趟,能够改一改元兴那个性子。
说完这事,元薇沉默了好一会,封乾以为元薇没有想接着问的,便主动开口道:“陛下,微臣有些乏了,若是陛下没有其他事的话,微臣先行告退。”
“封相且等一等,朕还有一事相询。接下来朕所说之事,希望封相守口如瓶,不可传之三人之耳。”元薇叫住封乾。
“陛下请讲。”封乾郑重说道,知道元薇定然遇到了难以抉择的事情,不然她直接开口便好,没必要犹豫这么久。
“封相应当也知晓兵部量产铁甲的事情了吧?”元薇问道,封乾点头,虽然没人刻意给他汇报,不过这么大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
“兵部和工部在铁器上有此重大突破,理该重赏。”封乾开口,孟福和霍一平此次居功甚伟,怎么赏赐都不为过。这也能够让手底下那些人更加卖力,为朝廷效忠。
不止是量产铁甲铁剑,极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炼铁工艺的提升对于新元来说意义重大。
炼铁工艺的精进将带来西部全局的大变革,这功劳可大了去了。
“这是自然,朕心中有数。”元薇点头道,又问道“朝廷新组建的织造局,封相以为如何?”
封乾诧异地看了看元薇,女帝这是在历数去年的功绩不成?
“织造局推广的新式缝纫机、纺织机器,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对民生有极大的作用,至少幽州一地,今年就有很多人靠着多层布衣度过寒冬。等到今年继续推广,十八州百姓都当感念陛下的恩德。”
封乾实话实说。
“那农部推广的曲辕犁呢?”元薇又道。
封乾越发看不懂了,“据农部的人所说,改良后的曲辕犁具,耕地时省时省力,且可单人操作,已经安排人加紧制造推广,希望能够在春耕之前制造出来。陛下将曲辕犁图纸公开,可谓功在千秋,百姓皆感恩戴德。”
封乾更加摸不着头脑,这些都是事实,但是陛下在他面前说这些干什么?莫不是居功自傲,志得意满,想听他夸赞几句?
若是如此,封乾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女帝毕竟也年轻,做出成绩来想听几句夸奖也无妨。
私底下,封乾倒也乐意歌功颂德一番,只要他最后劝勉几句,让元薇保持清醒戒骄戒躁就好,封乾相信元薇还是听得进去的。
“不知陛下提到这些是为何缘故?”封乾直截了当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