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模拟器教我做昏君 > 第103章 嘉禾

第103章 嘉禾

    翌日清晨,崔仪穿戴整齐,等候在未央宫前。

    一名宫人向他行了个万福礼,恭敬道:“崔君侍,陛下正在殿内,请随我进去吧。”

    崔仪跟随着她的步伐,穿行于宫内的长廊。走到拐角处时,他正好与沈子鸾迎面撞上。

    崔仪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沈子鸾松松垮垮的衣袍间,露出的一段纤细脖颈上带着青紫薄红。他怔了一瞬,本想默默退避到一侧,但脚下却像是生了根一样,怎么也挪不动,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

    沈子鸾款款走来,余光瞥了他一眼,并未停留行礼,径直走过。

    他的声音漫不经心地溢散在风中:“还以为是什么天仙似的人物……比我老,老好多。”

    崔仪一言不发,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攥住衣袖。他恨恨道,“天子宫苑,怎可如此胡闹。”

    这本该是对不遵礼法之人正义凛然的谴责,愤懑不屑,可看到沈子鸾如此放浪形骸,显然是刘宝珈默许的,他的心里不知为何泛起一阵酸涩。

    他将手里撰写了一夜的奏疏交给了宫人,随即沉默地告辞离去,脚步比来时更加匆忙。

    ……

    “陛下,按照您之前的吩咐,臣在西域期间,每遇到陌生的植物,都会将其画成画像留存,并带回一部分果实和种子。这些便是臣此行所有的收获了。”翟丹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幅幅画卷在桌案上缓缓展开。

    与此同时,殿中还摆放着许多琳琅满目的木箱。刘宝珈仔细地翻阅着每一幅画卷,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忽然,她眼神一亮,停下了翻找的动作,专注地凝视着手中的一幅画。画卷上,一株挺拔而独特的植物占据了中心。它看起来高大而粗壮,宽宽大大的叶片下包裹着的是一粒粒金黄的果实——这不就是玉米?

    画卷边缘还有一行工整注释: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高粱而肥短,末穗像稻穗而非稻谷。果实如塔,大小如同桐子,节皆开花,塔末垂挂红绒,约五六寸。

    这些描述更加印证了刘宝珈对这幅画中植物的猜测——这确实是玉米。

    见刘宝珈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翟丹连忙凑上前一同观察着画卷,沉思片刻后,她回应道:“陛下,这番麦在西域是个稀罕物,当地种植的也不多。臣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把这些种子带回来的。”

    刘宝珈忍不住感叹,“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啊!”

    翟丹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可置信,追问道:“陛下说的可是真的?陛下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刘宝珈笑着解释道:“朕从前在一本古书上见过,书上称它为玉米。据书记载,这玉米不仅耐旱耐瘠,而且产量甚丰,实乃嘉禾也。”

    “它不仅可以被制成玉米面、玉米饼、玉米粥,还可以当作家畜饲料……”刘宝珈继续补充道。

    “若是能在适宜种植之地广泛种植,便可以充民之食,于国家农耕之业,亦有莫大的助力。”

    翟丹听后也变得兴奋起来,眼中充满了期待,“依陛下所言,若能成功引进玉米,将会是我朝的一大幸事啊!”

    “是啊,届时翟爱卿便是汉云的大功臣。”刘宝珈笑着摸了摸她的发旋,随后话锋一转,正色道,“不过,切莫太过激动,现在谈论这些还为时尚早。想要引玉米广植之,前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一一克服。”

    她有条不紊地分析道:“首先,农田宝贵,如何说服百姓将原本种植稻麦的土地转而种植这未曾耳闻的玉米,便是一大难题;其次,百姓已习惯种植五谷,对玉米缺乏了解,且种植之道尚未成熟,他们自然不愿轻易改变;再者,人们的口味亦非一朝一夕可以转变,玉米的口感新奇,恐怕不易被大众接纳。”

    翟丹眼中的光芒黯淡了些许,但片刻后,她似乎想到了对策,“可是,陛下方才不是说了吗?玉米适性强,产量丰,且食之耐饥,那它必定能发挥作用。汉云境内不乏不适宜栽培稻麦的边际之壤,不如先尝试在山旱之地种植玉米……”

    话音落下,翟丹忐忑不安地望向刘宝珈,却见刘宝珈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说得很好,小丹确实长大了。朕也能安心将此事交予你,朕会指派其他经验丰富的农事官员与你一同办理……”

    翟丹立刻激动地应道:“多谢陛下信任,臣定不负所托,早日取得佳绩!”

    ……

    一连数日,刘宝珈都在处理农耕事务,终于步入正轨,能好好休息一段时日,这时,她才忽然想起,还有崔仪多日前送来的一封奏疏未曾过目。

    刘宝珈从公文堆中抽出那封奏书,缓缓展开,通读了一遍。字迹宛如行云流水,既方正工整又遒劲有力。阐述了其对西域通商之事的见解及建议。

    览毕后,她不禁暗暗赞叹。崔仪作为一代大儒,果然名不虚传,字里行间透露出学识深厚,文采斐然,并且见地不凡,言之有物,所提的几条谏言竟与刘宝珈的想法不谋而合。

    奇怪的是,据宫人回禀,崔仪入了未央宫,却没来见她,而是半道折返,只是让宫人代为转交了那封奏疏。刘宝珈一时之间难以明白,还是决定亲自去崔仪的住处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