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烈风,大雪纷飞。北风呼啸而过,吹卷起满地白雪,天地间一片雪茫茫、雾蒙蒙,行人的视线被完全遮蔽。
一位身着白衣、背负行囊的书生,正沿着尚且清晰的官道痕迹,顶着刺骨的寒风,一步步地朝着城门内走去。
排队的人群逐一进入城内,待轮到他时,他伸出手,将节传递向城门卫。
“草民纪澄景,乃苍州人士,多年来一直在北方各郡游学。今日特来京师,欲寻一生计,还望卫尉大人能行个方便,予以通行。”
城门卫瞥了他一眼,迅速将节传塞回他手中,并挥手催促道:“快走快走,穷书生,别挡着路,后面的人还多着呢。”
纪澄景回头望去,只见排队的人群宛如一条蜿蜒的银龙,延伸至远方,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都被雪花覆盖,队伍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
待他入城后,耳边传来了周围百姓的议论声。有人好奇地问道:“为何这几日进京的人如此之多?”
一人叹息道:“你真是太闭塞了!难道你没听说陛下生辰将至,要在京城举办宴会吗?”
“天子宴席,与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有何干系?”
“从前或许没关系,但今年可不同了。陛下已经金口玉言,要宴请京城万民。凡是城中的百姓,都可以去参加宴席,蹭一顿饭。”
“吃饭倒是小事,这可是能沾上天子喜气的无上光荣啊!”
“那些平日里食不果腹的流民,能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吃上一顿热饭,一定会感激涕零的。”
“所以啊,这几天从外地赶来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想来凑这个热闹。”
纪澄景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着周围人的议论,竟连前面有人都未曾察觉,径直撞了上去。
他匆忙回过神来,连忙道歉:“这位姑娘,实在抱歉,我并非有意,还请原谅……”
那女子原本痛呼一声,脸上露出怒气冲冲的表情,但在看清他的瞬间,怒意便烟消云散,转而化为温柔的笑颜。只见纪澄景是个面容俊俏的书生,束发之年,身姿修长,宛如芝兰玉树,风度翩翩。
“小郎君不必多礼,”女子轻声说道,“小女子无碍的。”
直至纪澄景挥袖告别,那女子的脸上仍残留着一抹恋恋不舍之情。
纪澄景几经询问,终于找到了一处逆旅。这家馆舍费用低廉,正适合他这种囊中羞涩的书生。于是,他便暂时在此安顿下来。
翌日,他出门找到了一份替人誊录书文的差事,虽然薪资微薄,却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当他路过建春门时,恰巧遇见一群人正忙得热火朝天,似乎在搭建一座简易棚舍。
这座棚舍仅有一个屋顶,下方由几根木棍支撑着,四周则用毡布围起以抵御风寒。棚舍内部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几和座毡。
这样的棚子在京城内还有许多个,仿佛雨后春笋般一夜涌现。
没过多久,从那棚舍之内传来一股诱人的香气,那是某种食物正在熬煮的味道,又热又暖,直扑鼻端,让人心生向往。
周围的人群越聚越多,他们或站或坐,围成一圈又一圈,目光都聚焦在那座棚子上,伸长了脖子,满怀期待地等待着。
终于,从棚子里走出一位兵士模样的男子,他朝着众人大声吆喝起来,声音洪亮如钟:“今日乃冬月初八,正值当今皇帝陛下的生辰,陛下心怀天下,特赐全城百姓宴席,以表皇恩浩荡。人人皆可享用,宴会即将开始,请大家进来找位置坐吧!”
闻听此言,人们或扶老携幼,或成群,争先恐后地涌入了那棚子之中。
原本空旷的棚子瞬间变得拥挤不堪,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呼出的热气化作白雾,在空气中交织升腾。
棚子内,一大锅汤饼正在熬煮。那锅口宽大,热气腾腾,锅中的汤饼翻滚着,佐料只是葱叶、生姜、盐巴和一丁点香料,香味已经足够诱人。
兵士们在一旁忙碌着,他们或添柴加薪,或搅拌汤饼。
锅中热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热气缭绕,汤饼也变得软烂。兵士们手持大勺,盛出一碗碗汤饼,端到百姓们的面前。
“大家不要着急,不要争抢,每个人都有份,都能吃上!”他们一边分发汤饼,一边大声劝慰着。
“大家听我说,这只是皇帝陛下生辰宴的第一道开胃菜——热汤饼!后面啊,还有好多更讲究、更好吃的菜肴等着咱们呢。不过啊,今儿人多,得慢慢来,大家伙儿慢慢吃,耐心等一等……”
纪澄景低头看着自己眼前的汤饼,也融入其中,大口吃了起来。那热乎乎的汤饼让他感觉胃里暖暖的,身子也跟着热了起来。
不一会儿,第二道菜便端了上来,是娇耳。纪澄景咬下一口,只觉皮薄馅大,里面是滚烫的肉馅,鲜美至极。原来,它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熬煮后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再下锅煮熟。
一旁的小女孩好奇地指着盘里的娇耳问着母亲:“阿妈,这是什么呀?”
妇人笑着捏了捏女孩的脸颊,答道:“这像不像囡囡的耳朵?吃了它,冬天就不怕冻掉耳朵啦!”
小女孩一听,嚷嚷着要吃。妇人便夹起一筷娇耳,吹了吹气,小心翼翼地喂给小女孩。
人们都在大快朵颐,一边吹着热气一边享用着娇耳,觉得吃不够,便又添了一碗。兵士们也都热情地给大家添上了第二碗。
角落里,还有一些衣衫褴褛、脏兮兮的乞丐,他们自觉地窝在那里,用手抓起娇耳就吃,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的。
纪澄景看着这一幕幕人生百态,都因为这一场宴会而聚集在了一起。
紧接着,第三道菜也端了上来,是上林苑里饲养的野猪煮成的方肉,每人都能分到一块。
最后,还有一些野菜羹之类的菜肴,百姓皆饱足而归。那些达官贵人们,或许根本就看不上这些粗茶淡饭,更别提贪污这些了。
“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别样的生辰宴,陛下真是体恤民情,仁心宅厚啊!”
“是啊,老丈说得在理。听说为了这次宴会,陛下特意吩咐从宫中拿出粮肉,还命人准备了这么多道菜……”
“陛下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仁心善行,想必是神仙托生,活佛下凡,故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听着周围人们感慨议论之声,一股崇敬与向往之情不禁从纪澄景的心底油然而生。
回想起之前的游学生涯,他耳畔常常回荡的是那些针砭时弊、讽刺帝王的诗文,却从未见识过在民间风评如此之好的皇帝。
他不禁开始想象,这位少帝究竟是何等风采?若有朝一日,他能从一名乡野村夫,一跃成为朝堂之上的重臣,那该是何等光景!
若是能遇明君,他亦愿做那贤臣,一心一意辅佐,共谋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然而……良久之后,纪澄景不禁自嘲一笑。
他不过是一介寒门子弟,家族早已没落,生活困窘不堪。既无人推荐,也无法依靠名声举孝廉,他又有何种法子踏入仕途,实现那遥不可及的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