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凹陷可分为点状、线状、片状凹陷,代表陈旧性病变,慢性器质性病变, 或者手术摘除术后瘢痕的痕迹反应。
点状凹陷多见于缺齿、口腔溃疡、眼睛散光。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穴区有一米粒大小,呈红色的凹陷。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期,十二指肠穴区有一米粒大小,呈浅褐色的凹陷。
胃溃疡愈合期,胃穴区有绿豆大呈暗褐色的凹陷,边缘清楚。
线状凹陷是一种可以在耳廓的不同部位见到的皮肤皱褶改变, 在某些部位具有较典型意义的凹陷改变,线状凹陷多见于脑供血不足、冠心病、 手术后瘢痕、缺齿等。
片状凹陷多见于头晕、胃溃疡。
水波纹改变是指在耳朵上出现的像水波纹一样的纹理,水波纹改变是一种在少数部位发生的皮肤改变。
耳尖区水波纹皱褶,为神经衰弱患者的一种较为典型的耳廓形态改变。
除神经衰弱患者有水波纹样改变外,其他疾病在耳廓的其他区域也都可以有水波纹样形态改变。
中医理论认为,耳郭肿痛可分为,因为肝胆风火而导致,因为愤怒或抑郁而导致,因为肾阳虚而导致,因为肾水衰而火邪上攻而导致。
因为肝胆风火而导致的,患者两耳红肿疼痛。无论天寒或天热,总是口苦咽干的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因为愤怒或抑郁而导致的,由于愤怒伤肝或抑郁之气结而不散,患者两耳红肿, 两胁胀痛。
因为肾阳虚而导致的,由于肾阳虚衰,不能镇纳越上之阴气,患者两耳虽肿,皮色还是正常,痛状轻微,唇舌色淡,人没有精神。
因为肾水虚而邪火上攻而导致的,患者两耳肿痛、腰胀、口多渴、心多烦、阳物易挺起。
另有一种病因是,内伤日久,元阳久虚,而五脏六腑的元气将耗尽,先天一点真火,暴浮于上,欲从两耳脱出,有的两耳红肿疼痛,有的耳心痒得很难受, 有的还伴有身痒难耐。
患者唇舌或青,或黑,或黄,或白,或芒刺满口,总不思茶水,口也不渴,渴也只喜欢喝滚热的水,大小便正常,有的人甚至指甲青黑,气喘促,或伴有腹痛。这种情况不能拖延病情,否则会断送性命。
耳垂皱褶也叫“冠心沟”,耳穴的这一形态特征,可作为中医诊断冠心病的依据,如果是中老年人,耳垂出现褶皱纹,90以上有冠心病。
耳垂皱褶提示全身小动脉病变,包括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微循环障碍等。
众所周知,耳垂是耳朵上唯一的多肉部位,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它处于身体末端部位,对缺血、缺氧相当敏感。当人体发生动脉硬化时,耳垂和心肌同样发生微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皮下结缔。
耳垂皱褶的深浅与冠状动脉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另外,中医耳针研究结果表明,耳垂上有体表和内脏相关的图像,耳垂皱褶正好是心脏在耳郭上的相关部位。
因此,中老年人不妨对着镜子自查一下,如果存在上述耳穴体征的话,应当及时去医院,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丘疹是指耳穴病变部位出现高于皮肤的疹子,有白色丘疹、红色丘疹、水疱样丘疹和暗灰色丘疹(形似鸡皮疙瘩样)之分。
白色丘疹多见于皮肤病与过敏性疾病等慢性病,也多见于慢性器质性疾患, 比如肺结核、肾结石,胆结石等。
红色丘疹多见于气管炎与肺炎等急性病,常见于急性炎症病变,比如急性肠炎等。如支气管哮喘,肺穴区有密集成群的丘疹,色红,大肠穴充血。
水疱样丘疹及暗灰色丘疹多见于慢性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比如慢性咽炎、多梦、月经不调、心肌炎,心肌梗死等。
耳朵脱屑反应,是指耳穴部位出现脱屑改变,多为白色糠皮状或鳞屑样,不易擦去。 多见于各种皮肤病、更年期综合征、便秘等,一般出现在耳穴肺区及疾病所对应的耳穴部位。
脱屑的病理反应多见于各种皮肤病和过敏性体质患者,比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湿疹、鱼鳞状皮炎、牛皮癣、鹅掌风、内分泌功能紊乱、 更年期综合症等。
如果女性三角窝“内生殖器区”呈脂溢性脱屑,多见于子宫内膜炎、 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如果“大、小肠区”呈脂溢性脱屑,多见于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结肠炎等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和便秘病症。
全耳郭均见脱屑的,常见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疾患。食管、贲门处出现脱屑的,常见于吸收代谢功能低下、消化不良等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