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320章 398万担稻谷和小麦的浙江道

第320章 398万担稻谷和小麦的浙江道

    朱允熥目光投向远方。

    昨日平倭大军已返京,为何至今未传来消息。

    他期待李景隆和铁铉等人从倭国带回的财富。

    然而这时,金银未至,朱元璋与朱标却出现在殿门外。

    朱元璋步伐矫健,威风凛凛地走在前头:“什么贼人,竟敢挑衅我大明,侮辱大明子民?”

    殿内群臣心中一凛。

    许久未见的皇上,今日竟意外回归。

    众人惊愕之际,官员们齐刷刷转身,面向殿门。

    “臣等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参见太子。”

    朱元璋挥手示意,大步走上台阶,手搭在朱允熥肩上。

    “坐。”

    朱元璋在朱允熥耳边低语,轻轻按下他,让他重新落座。

    随后,朱元璋面向群臣,“诸位畅所欲言吧。”

    常升立即汇报:“皇上,广西传来消息,寮人和安南军队侵犯边境,杀害我军将士和百姓,抢夺财物,令人愤慨。”

    户部官员接过话茬:“皇上,国库紧张,边疆战事频繁,朝廷不宜轻易在南方开战。”

    郁新附和道:“皇上,今年两次税收已清算完毕,分配、入库、调配,实在无法再额外支援南征。”

    然而朱允熥却发问:“户部仅提到资金短缺,国库紧张,若朝廷不再缺少这些物资,应如何做?”

    沉思中的朱元璋听闻此言,俯身,审视朱允熥。

    郁新思考片刻,回道:“如朝廷决定南征,至少需10万士兵,20万民工,若户部能提供这些钱粮,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能确保胜利,户部无异议。”

    郁新说完,抬头瞥了一眼太孙,暗自揣测朝廷怎会突然有钱。

    10万大军加20万民工,再加上各种消耗,可是个天文数字。

    朱元璋低语:“钱……”

    “报,浙江道大使秦王又奏折送至京城。”

    “报,抗倭大将军奏折送至京城。”

    正想着拿出多少私房钱让常升带朱允熥去南方见识军事,殿外太监的通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朱元璋皱眉。

    朱允熥心跳加速,看向朱元璋,立刻起身:“宣他们进殿。”

    殿内百官转向殿门。

    众人皆知,浙江道和抗倭大军皆为太孙所促成。

    朝中已久未闻此两事。

    在文武官员的注视下,殿门外两人步入殿内。

    一位是抗倭大军副将鹤庆侯张温。

    另一位是户部郎中夏原吉。

    ……

    殿内二人,一位是浙江道土地改革的主导者,另一位远赴倭国。

    他们此时回京面圣,令殿内群臣好奇,望向夏原吉与张温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异样的揣测。

    两人身上似还沾着晨露,尤其是张温,他由长江顺流而下,穿过秦淮河,那水面雾气尚未消散。

    众人疑惑他们恰在此时归来。

    而夏原吉与张温也以困惑的眼神,审视御座前的皇帝祖孙三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皇太孙,皇帝轻按其肩,姿态随意,朱标则恭敬地拱手侧立。

    夏原吉和张温跪地低头,面色庄重。

    “臣夏原吉,张温,参见皇上,参见太子,参见太孙。”

    朱允炆心里欢喜,斜眼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轻轻颔首。

    然后,朱允炆转向夏、张二人,“你们肩负皇命,归来有功,平身吧。”

    二人领旨,起身站立。

    朱允炆笑着说:“算来算去,二位离京已有数年,浙江道与倭国现况如何?镇倭军士气如何,战士们是否英勇无畏?”

    夏原吉与张温交换了眼神。

    他们一个负责浙江道土地与商税的革新,另一个虽是镇倭副将,实则掌控着大明在倭国军事行动的全局。

    夏原吉注意到张温眼神中的暗示,嘴角露出微笑。

    然后,他朝朱元璋三人深深鞠了一躬。

    “臣夏原吉,遵皇命,担任浙江道赈灾改革副使。自洪武24年冬踏入浙江道,清查田地,推动摊丁入亩,官绅同制,严管商税。历经寒暑,跨过年月,如今浙江道焕然一新,初见成效。”

    “特带回成果,献给皇上,献给朝廷。”

    浙江道的改革,终于有了成果。

    这个结果虽然在众官员预料之中,但面对摊丁入亩政策,却无人敢直面其到来。

    朱元璋满脸期待地问:“夏爱卿辛苦了,快说说浙江道的现状吧。今年浙江道夏粮秋税的数额是多少?商税又收了多少?百姓生活怎样?能否吃饱穿暖?”

    这也是此刻中极殿所有人内心的疑问。

    浙江道经过改革后,成绩卓越,大明朝推广改革的道路必将顺利无比。

    至少,皇帝会全力以赴。

    面对洪武皇帝,无人敢与之对抗。

    如今的大明朝,无人能与他抗衡。

    这是大明建国25年来,无数战役和头颅堆积出的皇权。

    夏原吉挺直腰板,从袖中取出奏折,双手高举。

    刘建安迅速走下台阶,小心接过奏折,跑回台阶前,恭敬地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了沉重的奏折。

    夏原吉接着说:“秦王殿下带领我们,共同推动浙江道的改革,成果显著。”

    夏原吉对浙江道改革的赞扬,让人震惊。

    朝堂上,官员们开始窃窃私语。

    但夏原吉的话,如同钟声在大殿内回荡。

    “今年,浙江道夏粮和秋粮总计,征收了398万担稻谷和小麦。”

    中极殿内瞬间沸腾,低语变成了惊呼,夏原吉精心准备的话语被淹没。

    “简直不可置信。”

    “怎么会增长这么多。”

    “仅用1年,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难以想象……”

    “浙江道是不是隐瞒了什么?为何会有如此的……丰收……”

    中极殿内。

    文官和户部官员,个个面露惊异。

    甚至两侧的监察御史,也忘记了维护朝仪,似乎都被这消息震住了。

    朱元璋握着奏折的手微微颤抖。

    朱允熥对此早有心理准备,见状并不急于表态,而是轻轻咳了两声。

    “安静。”

    经过几番提醒,两侧的监察御史才恍然大悟,纷纷行动起来,恢复朝堂秩序。

    不久,中极殿内的喧嚣渐渐平息。

    朱允熥望向意气风发的夏原吉,点头道:“继续讲。”

    夏原吉轻轻颔首,回忆起初见那份数字时,自己心中的震撼和讶异,比之眼下朝堂上的同僚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年,浙江道从店铺、行商、海上贸易中收取的税款,总计达到了77万两白银。”

    “盐税收入是37万引。”

    “茶叶、木炭等各项税收,均有显著增长……”

    夏原吉如数家珍,将浙江道的种种收获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