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 第590章 可现在呢?

第590章 可现在呢?

    因为县城各自为政的原因,再加上运司又与各州县分立,这种权力的相互制衡,导致了以往灶丁遭遇任何灾害,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援。

    这次,有军队的介入,作为中间人,向州府要钱要粮,从而支援灶丁百姓。

    泰州的沿海乡村,因为动乱,不少村民都逃到四周城池之中,现在被遣返回来。

    汤书伟眼前是海浪翻滚,潮起潮落,而他们身后,是简陋的木棚,灶丁将盐田里晒好的粗盐,运送到木棚里再加工,煮成更加精致的精盐。

    这里的盐场原本应该有两百多正丁,但现在明显少了许多。

    逃了也好,死了也罢,汤书伟五人详细记录了灶丁的工作流程。

    “老人家,这盐一天能煮几斤啊?”

    一口大铁锅冒着热气,锅边是黄色的结晶物,一个老人拿着大木勺在锅里搅动。

    看了汤书伟一眼,老人说道:“日办三斤,夜办四两。”

    “这不是日课吗?”

    汤书伟笑着,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块饼,笑着继续道:“我等从京城而来。”

    老人将灶里的柴火拿出来一些,接过那块饼,浑浊的目光看向汤书伟,叹口气,问道:“你们是来要余盐的吗?”

    手里的饼,老人没有吃,直接塞入怀中,同时还不忘转头看了下左右,见没有巡检,才说道:“这盐田也是靠天吃饭,三月回暖,若是日晒风足,倒是能晒出两百来斤粗盐,往这锅里一煮,也能出个六七斤。”

    “你们是兵吧?”

    老人皮肤黝黑,布满皱纹的脸带着笑意,咧嘴露出仅有的几颗孤零零的牙齿。

    闻言,汤书伟没有反驳,回道:“以前是,现在不是了,圣上有令,军队不得从商,至于我等身份,可以去州府核实。”

    老人摆了摆手,笑道:“你们来时,带着护卫,都是从外地来的,村子里早传开了,不然你以为我为何会与你说?”

    “不愧是老人家。”

    汤书伟对着老人拱了拱手,随后叹了口气,道:“朝廷知道灶丁艰苦,但是,这日课三斤四两,老人家可以日产六七斤,若是把余盐卖了,生活也不该如此艰难啊。”

    “那也得敢卖!”

    老人幽幽说道:“那些个盐兵巡检,一个个盯得死死的,有余盐,他们收了去了,哪还有我等灶户的份。”

    汤书伟点了点头,随后走到一旁,从水壶中倒出凉白开,端着碗,递给老人,再问:“若是朝廷开办盐场,聘请灶户为盐工,无正盐余盐之分,老人家觉得如何?”

    接过碗,老人目光一直停留在汤书伟脸上,露出了些许慈祥,道:“这谁说得准。”

    “灶户一开始时,也是人人羡慕的活计,有着沙田草荡,朝廷除了正盐,余盐征收,还给米麦,可现在呢?”

    哪项政策不都是最初很好,到后面渐渐变了样子。

    老人也是见识过洪武时期,但长时间的经历,老实本分的他并没有抓住时代的机遇。

    灶丁最初拥有着各自的沙田草荡,所产之物还有朝廷兜底收购,甚至朝廷还为灶户开办社学,当灶户可以说是衣食无忧。

    “人老了,一辈子就这样了,若是我孩子还活着,应该比你还要大一些。”

    老人对于未来,也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在他眼里,不过是朝廷再一次重蹈覆辙。

    不过,汤书伟摇着头,道:“或许会不一样也不一定呢?”

    闻言,老人只是笑了笑,并没再说什么。

    粗盐加工成精盐,需要用到沙土,而煮盐,则需要草荡,这些东西,都被一部分人控制,朝廷想要扭转局势,就需要从这些人手中夺下这些土地。

    汤书伟从老人这里,也了解到了很多盐政方面的事情。

    这也让汤书伟产生了些许怀疑,只要走访便能了解到的事情,为什么巡盐御史都不曾向朝廷汇报。

    秋雨何相逼?令人叹海民。一方千亩草,十室九家贫。烟火终朝暗,呻吟逐处频。繁华隔千里,寂寂对江垠。

    御史能够感叹灶户的凄惨悲苦,却不能走进那九家的贫户里,俯下身去询问灶户为何苦?

    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汤书伟并没有在这方面多想。

    和其他几人汇合,相互之间传达收集到的情况。

    民舍之中,一根蜡烛照亮了不大的空间。

    若是盐政能如明初那般严格执行,那么灶户大抵生活会不错,整体还可以属于良性。

    可人性趋利,有赚钱的空子,自然能吸引人去钻。

    “我觉得,若是办厂,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到最后也会重演盐政之糜烂。”

    一人满脸担忧着,走访之后,几人都真切体会到了盐政的困顿。

    甚至觉得,在渤海看到的一切,或许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终究会如同明初的盐政那般,变成现在的一地鸡毛。

    “这些不是我们该想的,渤海的盐厂你们也看过了,至少能让灶丁过上好日子。”

    汤书伟顿了下,道:“总结先写吧,明天我要检查。”

    总结也是在这张桌子上面写,炭笔的笔尖触在纸面上,稍微停顿片刻,便一笔一划开始勾勒扬州府灶丁的生活情况。

    这类的总结,会在以后形成数据,也可以让朝廷知道更好的入手点。

    次日,汤书伟没有再去找灶丁,而是沿着海岸线走着。

    在渤海,除了给灶丁工作,朝廷还命格致院于渤海尝试养殖海鱼,以此来拓展沿海渔民的生计问题。

    亦复有细民,并海施竹牢。

    采缀中其间,冲激肆风涛。

    咸卤与日滋,藩息依江皋。

    为什么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古籍,格致院找到了宋朝记录的牡蛎养殖方法。

    渔民以石、竹为原材料,系上麻绳,固定在海面上,就可以在固定位置收获牡蛎。

    虽然还不算是真正的人工养殖,但有了突破口,就足够格致院那群杂学儒生去开展研究。

    而汤书伟探查海岸线,找的并不是养鱼的地方,而是礁石。

    很快,他就看到了一处悬崖礁石上,一个腰间绑着绳索,带着一个竹篮,铤而走险在湿滑的大礁石上抓取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