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吕布之:要江山也要美人 > 第129 章 伏兵落霞坡

第129 章 伏兵落霞坡

    初平十年(公元 199 年)春,豫州,汝南。

    和风轻柔地拂过广袤大地,带来了丝丝缕缕的温暖。沉睡一冬的大地缓缓苏醒,春风宛如神奇的画笔,轻轻一点,世间万物便焕发出勃勃生机。

    草芽从湿润的泥土中探出嫩绿的脑袋,花朵争奇斗艳地绽放,五彩斑斓,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喜悦与希望。

    然而,战争的阴霾却如厚重如铅的乌云,无情地笼罩在这片本应充满宁静与祥和的土地之上。

    太史慈及陈宫率领的兖州军,好似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狂涛巨浪,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朝着汝南挺进。

    这支军队士气高昂,装备精良,每一位士兵的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的战火,怀着必胜的信念,决心为大将军吕布夺下这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要地。

    太史慈稳坐马背,身姿挺拔如苍松,目光如炬,犹如能洞穿一切的闪电,犀利而坚定。他深知此次行动意义非凡,肩负的责任犹如泰山般沉重,一丝一毫也容不得懈怠。

    然而,就在他们满怀信心、昂首阔步地向前行进时,一个巨大而凶险的威胁正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前方。

    落霞坡,此地两侧山峰高耸入云,犹如两把锋利绝伦、直插苍穹的巨剑。陡峭的山坡上怪石嶙峋,尖锐的棱角仿佛要刺破苍穹;

    荆棘丛生,张牙舞爪地阻挡着去路。山风呼啸而过,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呜呜声,仿佛是地府恶鬼的凄厉哭嚎,又似是远古巨兽的低沉咆哮。

    狭窄的道路蜿蜒曲折,仅能容数骑并行。道路两旁是茂密幽深的树林,古木参天,枝叶交错纵横,如同一把把巨大的绿伞相互交织。

    阳光艰难地透过层层叠叠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使得整个山坡显得阴森而神秘,宛如一座隐匿着无尽凶险的魔窟,让人不寒而栗。

    曹操麾下的大将李典,目光敏锐如鹰隼,心思缜密似狡狐。自领命镇守汝南以来,他便昼夜苦思,将太史慈的战略意图洞察得如观掌纹般清晰。

    他深知汝南作为战略要冲的关键地位,一旦失守,必将对曹操的整个势力范围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犹如千里之堤的溃败之始。

    因此,他率领着曹春、陈群等一众猛将谋士,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太史慈大军的猛烈冲击。

    李典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杰出将领,他深知在这残酷血腥的战场上,仅仅依靠勇猛无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智谋和策略的精妙运用。

    于是,他与曹春、陈群等人紧急商议,决定在城外的落霞坡设下致命的伏兵,布下天罗地网,只待太史慈的军队自投罗网。

    为了确保计划的万无一失,李典命曹春、陈群镇守汝南,自己则亲率一队精锐骑兵,悄无声息地隐匿于落霞坡的隐秘之处。

    这些骑兵都是曹操麾下的铁血精英,他们身披厚重坚固的重甲,手持锋利修长的长枪,犹如潜伏在黑暗中的凶猛恶狼,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只待关键时刻,他们便会以排山倒海之势猛然冲击太史慈的队伍,将他们无情地撕成碎片,让敌人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然而,陈宫此人机智过人,目光敏锐,善于观察和分析。在即将抵达落霞坡时,他心头陡然升起一丝警觉,那是久经战阵的直觉在向他示警。

    他那如鹰眼般犀利的目光细细观察着周边地形,不放过敌军任何一丝蛛丝马迹般的部署。

    他发现落霞坡地势险要异常,周围的丛林茂密得如同阴森的鬼域,弥漫着一股让人不安的气息。

    于是陈宫立刻向太史慈进言:“太史将军,此地地形险恶,危机四伏,恐有伏兵暗藏其中。依我之见,我们可兵分两路,一路佯装不知,继续前行,若有伏兵必然倾巢而出;另一路则绕道坡后,单等伏兵现身,从其后杀出,前后夹击,必能破敌。”

    太史慈听完陈宫的计策,不禁拍案叫绝,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他目光坚定如铁,毫不犹豫地下令,按照陈宫的锦囊妙计迅速行事。

    于是,太史慈的军队开始迅速而有序地行动起来。一部分士兵在陈宫的指挥下,继续沿着原来的路线前进,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步伐看似从容,实则内心警惕,仿佛一群懵懂无知、待宰的羔羊,却又随时准备露出獠牙。

    而主力部队则在太史慈的带领下,悄悄地绕道坡后,他们行动敏捷而无声,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山林之间,准备给敌军来个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

    当李典看到太史慈的先头部队进入埋伏圈时,不禁大喜过望,脸上露出狰狞而得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来自地狱的恶魔,充满了残忍与贪婪。

    他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令旗,迫不及待地下令,让伏兵尽出,准备给太史慈来个迎头痛击,让他们在这瞬间陷入死亡的深渊,死无葬身之地。

    刹那间,喊杀声震天动地,李典的伏兵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汹涌而出。

    只见李典身披厚重的重甲,手持寒光闪烁的长刀,一马当先,如同一道闪电冲向太史慈的先头部队。

    他怒吼着,那声音仿佛要撕裂苍穹,震碎山河,刀光闪烁间,瞬间就砍倒了几名兖州军士兵。

    鲜血四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仿佛盛开的朵朵红莲,凄美而又血腥。

    太史慈的先头部队也毫不畏惧,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奋勇抵抗着敌军的凶猛攻击。但由于寡不敌众,逐渐陷入了艰难的困境。

    士兵们的呼喊声、兵器的激烈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混乱而又激烈的战斗场面。

    每一声呼喊都饱含着生死的决绝,每一次碰撞都溅起死亡的火花,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和紧张的战斗氛围。

    就在这时,太史慈率领的主力部队从坡后如神兵天降般杀出。太史慈身先士卒,手中长枪如龙跃九霄,带着凌厉的气势直刺李典。李典见状,横刀抵挡。

    只听得“铛”的一声巨响,犹如洪钟大吕,震耳欲聋,火花四溅,两人皆是双臂一震,仿佛被重锤狠狠击中,身躯微微颤抖。

    太史慈怒吼道:“李典小儿,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说罢,长枪舞动,枪花如雪,如狂风骤雨般朝着李典猛攻而去,每一招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必杀的决心。

    李典也不甘示弱,刀法凌厉如风,与太史慈战作一团。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次兵器的相交都伴随着巨大的冲击力,震得周围的士兵连连后退,脚下的土地都为之颤抖。

    他们的身影在混乱的战场上格外显眼,仿佛两道交错的闪电,迸发出激烈的火花,每一道火花都意味着生死的较量,每一次交锋都决定着胜负的走向。

    周围的士兵们也纷纷舍生忘死地激战在一起,刀枪相交,铿锵作响,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战场上弥漫着浓浓的血腥气息,士兵们的呼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犹如一曲死亡的乐章,奏响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