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吕布之:要江山也要美人 > 第 118章 改进制盐

第 118章 改进制盐

    吕布思来想去,想去思来,不禁深感自己才疏学浅。

    在这烽火连天、纷争不息的乱世,他自觉能拿得出手的本事少之又少。

    除了偶尔捣鼓出的象棋、麻将、桌椅等供人消遣的娱乐器具,唯一称得上略懂一二的,便是那制盐之法。

    而这珍贵的制盐知识,竟是源于他穿越之前参演的一部名为《大清盐商》的电视剧。

    虽说那部剧描绘的是清朝时期盐商的风云故事,然而其中所呈现的制盐工艺,却如同一道耀眼的灵光,瞬间照亮了他的思维,在他的心底埋下了智慧的种子。

    在如今这动荡混乱、硝烟弥漫的时代,盐的地位举足轻重,简直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无价之宝。

    百姓们每日的粗茶淡饭,倘若少了盐的点缀,那饭菜便如同嚼蜡,难以下咽。

    时日一长,身体因缺乏必要的养分,会逐渐变得虚弱不堪,再也无力承担繁重的日常劳作与生活压力。

    士兵们在沙场浴血奋战,冲锋陷阵,要是缺少了盐的滋养,便会四肢乏力,士气萎靡,战斗力也会如江河日下。

    正因如此,盐的珍贵程度,犹如稀世的黄金宝玉,价格始终高不可攀,让众多寻常百姓望而兴叹,陷入无尽的困扰与无奈之中。

    他们为了获取那一点点盐巴,不得不节衣缩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苦不堪言。

    然而,造成这般困局的缘由,并非是这个时代盐矿的稀缺。恰恰相反,盐矿资源实则颇为丰富。

    问题的症结在于,当下的制盐之法相对粗陋,工艺更是粗糙不堪,致使盐的产量极度有限,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正因如此,盐的供应极度紧张,价格居高不下,使得无数人因盐的短缺而深陷困境,在生活的重压下苦苦挣扎。

    而吕布所统辖的地域,拥有众多声名远扬的盐产地。

    司州的运城,乃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盐都,其盐矿资源富饶,历史传承悠久,无疑是制盐的绝佳之地。

    再有那令扬州盐商名震天下的两淮之地,此处盐田广袤无垠,产量颇为可观,向来是盐商们趋之若鹜的风水宝地。

    更别提凉州的盐池、益州的盐井以及兖州的辽阔海域,这些无一不是制盐的重要源头。

    吕布在心中反复斟酌、精心谋划许久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付诸行动。

    他当即命人传召工部尚书马钧等一众工部要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心中的宏伟构想与详尽计划和盘托出。

    他依照电视剧中的精彩情节,绘声绘色、丝丝入扣地描述着晒盐、煮盐的精妙之法。

    那些起初对吕布所言半信半疑的工部官员们,在全神贯注地聆听完他详尽且入木三分的阐述后,眼中渐渐燃起希望的火花,仿佛在漫长的黑暗中看到了那道扭转乾坤的璀璨曙光。

    吕布心里清楚得很,若要切实有效地提升盐的产量与质量,绝非轻而易举、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对现有的制盐方法进行一场全面且深入骨髓的改良与创新。

    他当机立断地指令众人在运城、扬州两淮、兖州等地,精挑细选出大片平坦开阔且日照充足的区域,依照深思熟虑的规划精心建造盐池。

    这些盐池规模宏大,设计巧夺天工,能够最大程度地借助阳光的炽热与风力的吹拂,对海水进行初步的蒸发与浓缩。

    为了进一步提升蒸发的效率,吕布又严令工部组织大批人力挖掘纵横交错的沟渠,确保海水能够畅通无阻地引入浅池中。

    在浅池的周边,筑起了坚固无比的矮堤,严严实实地防止海水肆意横流,避免造成丝毫资源的浪费。

    随着水分源源不断地蒸发减少,卤水的浓度也在逐步攀升。此时,再有条不紊地将卤水引入稍深的池中,继续进行蒸发作业。

    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在池边安置了大型水车。这些水车在风力或人力的驱动下,能够气势磅礴地搅动卤水,大幅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显著提高蒸发的效率。

    当卤水的浓度达到特定的标准后,便可顺理成章地将其引入结晶池。这些结晶池的底部铺设着细腻如沙的特殊物质,对盐晶的沉淀与收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结晶的关键过程中,必须一丝不苟地严格把控卤水的流入量和浓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盐晶的质量上乘且大小均匀如一。

    如此精心操作,所生产出的盐不单外观晶莹剔透,而且品质超凡卓越。

    在煮盐的关键环节,吕布指示马钧等工部官员,进行了大胆无畏且成效斐然的改良与创新。

    他吩咐马钧等官员,责令工匠们精心打造出更为精良绝伦的煮盐器具,并对炉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其目的便是要显著提高煮盐的效率。

    这些全新的煮盐器具设计独具匠心,结构合理精妙,能够充分高效地利用热能,极大地提升煮盐的速度与质量。

    同时,还指令工匠打造多层蒸锅,有效地增加受热的面积,使得煮盐的过程更加高效节能,事半功倍。

    在煮盐之前,吕布再三要求马钧等官员,务必要对卤水进行细致入微的沉淀和过滤,务必彻底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泥沙。

    如此精心操作,不但能够显著提高盐的纯净度和质量,还能够有效地延长煮盐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煮盐时,必须严谨入微地控制火候和时间,力避出现煮焦或煮不熟的尴尬状况。

    煮出的盐浆经过多层细密纱布的精心过滤后,再有条不紊地倒入精心设计的模具中成型。

    这些模具设计巧妙绝伦,能够生产出形状规整、大小统一的盐块,极大地方便了后续的储存和运输。

    此外,吕布还让马钧等工部官员,积极借鉴益州盐井的提卤之法,成功发明了新型的辘轳和绳索。

    这些工具结构简洁明了、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大幅提高提卤的效率,为制盐流程增添了有力的保障。

    对于凉州盐池,吕布高瞻远瞩地指示马钧等工部官员,采用分区晒盐和煮盐相结合的巧妙方式。

    依据盐池的大小和独特形状,将其细致入微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进行独立且精准无误的晒盐和煮盐操作。

    如此高妙的举措,不但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独一无二的资源和气候条件,还能够显著提高盐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钧等官员,谨遵吕布的缜密计划和严格要求,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改进,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地辛勤忙碌着。

    历经数月的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新法制盐终于初露锋芒、成效显著。

    盐的产量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大幅度提升,质量也得到了脱胎换骨般极为显著的改善。

    百姓们亲眼目睹这一激动人心、令人欢欣鼓舞的情景,无不欢呼雀跃、喜不自禁,纷纷奔走相告。

    他们终于无需再为吃盐的难题而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幸福而满足的灿烂笑容。

    士兵们也因盐的充足供应而精神饱满、士气高昂,在战场上更加英勇无畏、势如破竹,战斗力呈几何倍数地增长。

    吕布治理下的盐业蓬勃发展,如日中天,不但完美地满足了内部的庞大需求,还通过张郃统领的锦衣卫远销周边地区。

    这些盐质优价廉,如同璀璨的明珠般深受各地民众的热烈追捧和欢迎,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了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

    随着销量的节节攀升,吕布的国库日益充盈起来。他不仅成功赚回了之前办学助农所投入的十分之三的巨额花销,甚至还有相当可观的盈余。

    这无疑为他进一步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大业,提供了坚如磐石的物质基础和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