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此人身形清瘦,目光却透着灵动与坚毅,仿佛能洞悉万物的奥秘。
马钧此人自幼便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一颗心总是被那些新奇的玩意儿所吸引。他常常蹲在木匠的铺子前,痴痴地看着师傅们手中的工具上下飞舞,不多时,一块粗糙的木头便在巧手下化作精美的物件。
稍长些,马钧便开始自己动手尝试。旁人眼中废弃的木料,到了他的手中,却如获新生。他仅凭一把小刀,便能雕出栩栩如生的飞鸟走兽,那细腻的纹理,灵动的姿态,让人惊叹不已。
有一次,村里的织机出了故障,女人们急得团团转。马钧听闻,前来查看。只见他在织机前蹲下身子,仔细端详一番,随后拿起工具,这里敲敲,那里钉钉。不多时,那罢工的织机竟重新欢快地运转起来,而且效率比起以往更是大幅提高。众人望着他,眼中满是敬佩。
他还善于观察自然。看到水车在河边缓缓转动,他便日夜思索,最终改进了水车的结构,让其能更轻松地汲取更多的水源,灌溉大片的农田。
马钧的巧手仿佛有魔力一般,无论是复杂的机械还是精巧的小物件,只要经他之手,皆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自穿越以来,一直想把后世诸多适合这个时代的种种,付之实施。奈何对各种工艺都是一知半解故此急需能工巧匠。
“马尚书可知道马镫吗?”马钧赴任后,次日我便将其邀请到我府内。
“不知道马镫为何物请大将军告知?”马钧谦恭的问道。
我知道历史上马镫是在东晋时期才被发明使用的。这个时代的骑手,只能靠加高马鞍,依靠双腿紧紧夹住马腹来保持平衡。所以征战之时每一次冲锋,每一次转向,都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
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兵,也常常因为在战斗中长时间保持紧张的骑姿,导致腿部酸痛,战斗力大打折扣。没有马镫,骑兵们难以在马背上施展出全力,更无法进行持久而激烈的战斗。
“这马镫形状如环,由坚固的金属制成,悬挂在马鞍两侧。当骑兵们再次跨上战马,双脚可以踩入马镫,来保持平衡,他们不再担心在马背上的失衡,能够全神贯注的挥舞手中的兵器。”我早知马钧不知道马镫是何物,有此一问,只是为了激起他的好奇之心。
这马钧果然心灵手巧,只听我说的只言片语,就已经心领神会了,我不由的心中暗赞叹。
“选用细腻的黏土,制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小方块,在上面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然后,按照文章的内容,挑选出需要的活字,排列在一个铁制的框子里。当需要印刷时,在活字上刷上墨汁,铺上纸,用力按压。印完之后,再把活字拆下来,下次排版时还能重复使用。”我又说道。
马钧闻听此言刹那间便已心领神会,大赞活字印刷此法甚妙。
此时蔡伦已经发明了造纸术,但印刷术尚需将文字和图案小心翼翼地雕刻在木板上。雕刻完成,在木板上均匀地刷上墨汁,铺上纸张,轻轻按压。但用木板印刷有着明显的缺陷。每印一本书,都需要重新雕刻一整块木板,还得是能工巧匠。费时费力不说,一旦雕刻有误,整块木板就可能报废。故此此时书籍成本极高,非豪门富户很少有人买得起。
我让马钧改进印刷术是想命专业之人,写出养殖,种植,疾病预防,生活小知识,演练兵士之法,大量印刷,广为传播,让我治理下的各个地方,提高生产力,减少死亡率,提高士兵战斗力。
“刀柄长约两尺有余,刀身,长约五尺,宽如手掌,形如弯月。前端尖锐,可破甲胄;刃口锋利,能斩敌首。”我随即又讲出陌刀的形状告知马钧,这陌刀史上始于唐代,也叫做斩马刀,确实是古今第一杀敌的利器。
我之所以对这几样东西有所了解,是因为我穿越前,参演过多部历史古装剧,对这些道具经常接触,因此非常熟悉。
至于在深奥一些的,我就知道的不多了,比如火药,我也只记得后世常说的一句顺口溜,一硝二碳三硫磺这个成分,将其告知马钧后命他让人好生研究,至于诸葛连弩我更是知之甚少,只能日后见到诸葛亮,向他好好讨教一番。
交代完这些事后,马钧对我赞不绝口,叹为天人,我又叮嘱一下让他尽快打造马镫,陌刀,印刷术后,他便兴冲冲的拜别而去。
果然是会说的不如会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