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襄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行吧,你去安排。不过我可告诉你,我是真不信会有什么伏兵。”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肉,大口嚼了起来,腮帮子鼓鼓的,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忧虑。
吴三桂得令,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转身走出营帐,站在营帐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
大声传令:“来人啊,将士兵们分成十个小队,每队五人。即刻出发,搜索打探锦州和大凌河城中间区域。
务必找出后金鞑子的踪迹。如有懈怠,军法处置!”他的声音在营帐间回荡,透着一股威严与果断。
士兵们迅速集合,整齐地排列在吴三桂面前。
吴三桂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此次任务艰巨,关乎我军生死存亡。大家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出发!”
说完,他率先跨上战马,带领着士兵们朝着锦州和大凌河城之间的区域疾驰而去。
而吴襄则独自坐在营帐内,继续喝酒吃肉,但心思却已不在这酒肉之上。
他时不时放下酒杯,倾听着帐外的动静,心中暗自担忧着吴三桂的安危。
同时也对朝廷的旨意满腹狐疑,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朝廷的不满,又有对未知战局的担忧。
宁远卫所内,吴三桂面色凝重,眼神坚定地站在十队探子兵面前。
他身姿挺拔,一身戎装在阳光下闪耀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披风随风猎猎作响。
“此次锦州探察,关系重大,尔等务必小心谨慎。”
吴三桂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探子兵的脸,“每人骑两匹马,马歇人不歇,迅速赶往锦州,不得有误!”
说罢,大手一挥,示意出发。
探子兵们齐声应和,个个身姿矫健地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
马蹄声如雷般响起,瞬间扬起一片尘土,他们如离弦之箭般朝着锦州疾驰而去。
经过一番疾驰,探子兵们抵达锦州境地。
此时,吴三桂抬手示意放缓速度,他眉头微皱,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锦州到大凌河之间,就是朝廷所说的,乃后金鞑子伏兵之地,大家切莫掉以轻心。”
有探子兵上前抱拳问道:“将军,此区域广袤无垠,可有搜索要点?”
吴三桂微微仰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后金欲埋伏我大军,主粮道定是关键。
你们前去打探,务必小心,切不可惊动敌军。若遇敌军,切勿缠斗,速回通报。”
探子兵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决然,正要策马而去时。
吴三桂上前一步,大喝一声:“且慢!”
他表情严肃,眼神犀利地盯着众人。
“后金兵力定不止一处,有步兵亦有骑兵,甚至可能有炮营。
你们只需寻得一处踪迹即可,且他们相距不会太远。
记住,莫要被俘虏,安全归来才是首要。”
言罢,吴三桂率先下马,身姿轻盈地落地,同时将身上的累赘装备卸下,只留一把贴身佩刀与必要干粮。
探子兵们见状,也纷纷效仿。
吴三桂一边检查着自己的装备,一边再次叮嘱:“时间尚有余裕,切勿急躁。务必将这片区域仔细搜查。”
探子兵们迅速分成十组,每组五人,以粮道为中心,呈扇形散开,小心翼翼地向四周探寻。
他们猫着腰,脚步轻盈,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迹象。
与此同时,宣大七镇的兵力已在刘一正、袁枢和何可纲的率领下集结完毕。
五万六千精兵整齐排列,盔甲鲜明,刀枪林立。
刘一正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魁梧,面色沉稳,他大手一挥。
高声喝道:“出发,目标锦州城!”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前开进,前军探子与暗哨如鬼魅般穿梭往来,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紫禁城里,乾清宫内。
气氛凝重而肃穆。
崇祯皇帝身着玄色龙袍,那绣着张牙舞爪金龙的袍身,在透过窗棂的微弱光线映照下,隐隐散发着威严的光泽。
他头戴黑色翼善冠,面庞冷峻,双眸深邃,似藏着无尽的忧虑与思索,此刻正背手静静伫立在龙案前。
当值太监王承恩垂首弯腰,侧身立在一旁,眼睛始终盯着地面,大气都不敢出。
整个宫殿安静得只能听到偶尔传来的衣料摩挲声。
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则直挺挺地跪在地上。
他的身姿低伏,额头轻触着地面,跪姿极为恭顺谦卑,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像。
唯有微微颤抖的衣角透露出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崇祯沉默良久,一言不发。
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前方某一点,思绪似乎飘到了遥远的辽东战场。
王承恩偷偷地用余光快速瞥了几眼皇上,见其神情严肃,赶忙又收回目光。
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许久之后,崇祯终于缓缓回过身来,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在殿内来回踱步。
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整个大明江山的重量。
随着他的走动,衣摆轻轻摇曳,带起一阵细微的风声。
“正化,勇卫营都准备妥当了吗?”
崇祯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打破了殿内令人窒息的寂静。
方正化身子微微一震,连忙恭敬地回道:“回陛下,勇卫营准备妥当,一切听从陛下旨意!”
他的头依旧低垂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崇祯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连说了几个“好”字。
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稍稍驱散了些许压抑的气氛。
“辽东局势关乎整个大明的兴衰,此次和后金鞑子交手,勇卫营千万要小心谨慎。”
崇祯一边踱步,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担忧。
方正化连忙小心翼翼地应道:“陛下圣明,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试图让崇祯放心。
崇祯望向王承恩,目光中带着一丝示意。
王承恩心领神会,立即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高声唱道:“方正化听旨!”
方正化赶忙再次叩首,大声回应:“奴婢听旨!”
王承恩接着宣读旨意:“方正化公忠体国,忠心朝廷,且有统帅之才,着方正化为明军主帅。
所有辽东的大明军队统受你的节制,望你击溃后金鞑子,带领明军大获全胜!”
他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字字铿锵有力。
方正化叩头谢恩,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奴婢谢陛下隆恩,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他抬起头时,眼神中闪烁着决然与忠诚的光芒。
崇祯微微俯身,目光紧紧盯着方正化,语气加重道:“正化,这一仗要打出明军的威风!给朕争气!”
他的双手紧握成拳,身体微微颤抖,可见其内心对这场战役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方正化心中一凛,挺起胸膛,神色庄重地说道:“奴婢粉身碎骨也要给陛下争气,到时候拿着皇太极的项上人头献给陛下!”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视死如归的决绝,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崇祯听后,脸上露出了极为高兴的神情。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的忧虑散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欣慰与期待。
他快步走到方正化面前,亲自伸手扶起他:“朕相信你定能凯旋而归。”
方正化赶忙跪地领命,他面容恭敬,眼神忠诚:“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崇祯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方正化渐行渐远的背影。
那背影在宫殿悠长的过道里逐渐变小,却仿佛承载着整个大明的命运。
崇祯的嘴唇微微颤动,喃喃低语:“这一仗一定要打赢啊。”
他的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期待,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仿佛在向天地间的神灵默默祈祷。
王承恩见状,轻手轻脚地走上前去,微微弓着腰,脸上挂着恭顺的笑容。
试图宽慰崇祯:“皇上,正化带兵的能力是有的,如今在皇上的励精图治下。
大明军队已大有改观,士气高昂,战斗力信心倍增,此次定能打垮后金鞑子!”
他的声音轻柔而坚定,眼神中透着对崇祯的忠诚与对胜利的信心。
崇祯听后,脸上慢慢绽出笑容,紧绷的神情稍有舒缓。
他转身看向王承恩,抬起手轻轻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
眼中带着一丝欣慰:“这话朕爱听!正化这回若是给朕争气,打败了后金鞑子,朕一定要去太庙禀告祖宗!”
说到此处,崇祯的声音微微哽咽,眼眶也泛起了微红,脸上流露出动容之色。
他仰起头,深吸一口气,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太庙中向列祖列宗汇报胜利喜讯的场景。
那是他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画面,是他为了挽救大明江山而不懈努力的目标。
王承恩被皇上的情绪深深感染,他的眼眶也湿润了,鼻子微微发酸。
抽泣着说道:“一定会的!皇上一定会中兴大明的,皇上日夜操劳,不辞辛劳。
祖宗都看在眼里,一定会保佑大明昌盛!”
王承恩一边说着,一边用衣袖轻轻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身体微微颤抖。
那副模样既是对崇祯的同情与支持,也是对大明未来的殷切期望。
崇祯微微点头,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
他缓缓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目光深邃而坚定:“朕自登基以来,无一日不在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担忧。
此次辽东之战,是朕扭转乾坤的契机,朕绝不允许有失。”
他的双手背在身后,身姿挺拔,尽管心中仍有忧虑,但此刻的他却充满了斗志,仿佛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王承恩走到崇祯身旁,陪着他一同望向窗外:“皇上圣明,有皇上的英明抉择,大明定能度过此次难关。
前线的将士们也定会拼死效力,为皇上、为大明浴血奋战。”
他的声音平静了许多,但依然能够听出其中的坚定与忠诚。
崇祯轻轻叹了口气:“希望如此吧,朕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此战,但愿祖宗庇佑,让朕能如愿以偿。”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疲惫,但很快又被坚定所取代。
此刻的他,不再只是那个为了国事而烦恼的皇帝。
更是一个怀揣着梦想与信念,准备为了大明的未来而拼搏到底的战士!
在蜿蜒的行军道路上,尘土飞扬,宣大七镇的军队如一条长龙般徐徐行进。
监军太监刘一正、大同总兵袁枢以及宣府总兵何可纲正于中军大帐之中,共同展阅着刚刚送达的朝廷廷文。
刘一正展开廷文,目光快速扫过,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欣喜之色。
他那原本略显严肃的面容瞬间舒展开来,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轻松与得意。
“方公公当了主帅,这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刘一正一边说着,一边将廷文递给袁枢与何可纲,还不住地点头。
脑袋上的官帽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方公公本就是我等的老上级,他的能力与手段,咱们都是清楚的。”
刘一正挺直了腰杆,双手背在身后,在帐中来回踱步,脚步轻快,仿佛已经看到了在方正化统帅下明军凯旋的场景。
袁枢接过廷文,仔细研读,他面容沉静,眼神专注,眉头微微皱起,似在思索着其中的深意。
片刻后,他轻轻放下廷文,抬起头来,目光平和而坚定。
何可纲则站在一旁,同样神情严肃地等待袁枢先发表看法。
袁枢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皇上既有此安排,定有其周全的考量。
方公公在湖北平叛时展现出的谋略与果敢,我等也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后金犯境,大敌当前,我们身为臣子,自当遵循圣意,全力配合。”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对皇上决策的尊重与理解。
袁枢整了整自己的甲胄,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屹立在帐中,彰显着大将风范。
何可纲紧接着点头称是,他浓眉大眼,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
“袁兄所言极是,我等受皇上厚恩,自当以大局为重。方公公既为统帅,我等定当服从调遣,绝无二话。”
何可纲抱拳行礼,动作干脆利落,发出“哐哐”的金属碰撞声,以示自己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