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字子云,是义兴国山人,陈庆之北伐是在大通二年,萧纲那时已经二十五岁,当时他都督荆、益、南梁三州诸军事,所以对陈庆之北伐记忆犹新。
大通二年,北魏宗室元颢投奔南朝,皇上封元颢为魏王,以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为假节、飚勇将军,护送元颢北还,陈庆之率军袭取魏俧县,并乘魏军东出平邢杲之乱时,乘虚进兵荥城、睢阳。
元颢在睢阳称帝,魏军二万来救睢阳,进至考城屯驻,考城四面围水,守备严固,陈庆之命将士浮水筑垒,攻克考城,生擒援军首领元晖业,进军大梁。
陈庆之进攻荥阳时只有七千将士,荥阳守军则有七万,敌尔朱兆与元天穆平邢杲乱后回军,陈庆之腹背受敌,陈庆之激励将士说我军北进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无算矣,今日之事,唯有必死乃可得生耳,敌虏骑后多,我军不可与之野战,当其及未尽至,急攻取其城而据守,诸军将士莫要狐疑,自取屠脍。将士受陈庆之激励,个个争先,攻下荥阳城,又结骑兵三千背城迎战尔朱兆大军,大破魏军。
陈庆之疾速进攻虎牢、轩辕等地,尔朱世隆闻讯弃城逃跑,尔朱世承被陈庆之活捉。魏孝庄帝从洛阳北渡黄河逃往河内郡,陈庆之护送元颢进入洛阳城。陈庆之连破魏三十二城,四十余战,所向皆捷。
“可惜这个元颢,贼子野心,欲图自立,排挤陈庆之,洛阳先得后失。”何敬容说道。
元颢投降南朝本来就是权宜之计,他利用南朝将士奋命攻占了洛阳,登上帝位,陈庆之只有不到一万兵力,陈庆之想向梁国请兵增援,元颢不许,元颢向建康上表,说河北、河南一时已定,唯尔朱荣尚敢跋扈,臣与庆之自能擒讨,今州郡新服,正须绥抚,不宜更复加兵,摇动百姓。皇上信以为真,令诸路南军停于梁界,不许入魏境,陈庆之孤兵一支,想赴徐州,元颢不许。
魏尔朱荣百万大军南下,在黄河一线与陈庆之对峙,元颢之子元冠受迎敌尔朱兆被俘,沿河据守的元延明逃走,大军溃散,陈庆之退出洛阳,退到阳城,又遇嵩山山洪暴发,七千儿郎被水冲没,死散殆尽,陈庆之削发假扮僧人,从汝阴逃回建康。
何敬容提起这些往事,泪湿衣襟,萧纲默默无语,如果当初朝廷能发援军支援陈庆之,黄河以南早入大梁版图了,还至于今天为了一个侯景要兴师动众?
“北朝地大民众兵强,尤以骑兵之强,远非我南朝所能匹敌,我朝人少力弱,所能凭依的只有水军,魏军南侵,只能到淮河而已,而我军北伐,过了淮河也往往力不从心,陈庆之是百年不世出的奇才,可也守不住洛阳,太子殿下切要牢记。”
萧纲点了点头。
“天监十三年,我军筑淮堰淹寿阳之战,教训也是深刻。”何敬容又向萧纲述说道。
天监十三年,魏降将王足向皇上献计,堰淮水以灌寿阳,皇上派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恒视地形,二人说淮水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围堰之计不可行。
皇上不听,发二十万工役与将士,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作堰于钟离,又筑荆山堰,依岸筑土,合脊于中流,隔年四月堰刚成就溃坝了,梁军运建康东西冶铁器数千万斤沉之,也不能合,又伐数为井干,填以巨低碳钢,加土于其上,缘淮百里内,木石巨细皆尽,负担者肩上皆破,加上疾役,死者相枕。
到冬天,举淮泗都冰封了,浮山堰筑堰死者十者七八。敌军进攻浮山堰,昌义之与王神念将兵救之,可惜救西硖石城赵祖悦不得,赵祖悦被迫出降,一直到天监十五年四月,浮山堰才筑成,堰基广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树以杞柳,军垒列居其上。
九月淮水暴涨,淮堰崩坏,其声如雷,三百里都能听见,军营及下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人,皆漂入海,葬入鱼腹。
何敬容说着眼泪流出来,萧纲听得如此惨状,眼圈也犯红了,众生皆苦,为之奈何?
何敬容又说南北分隔几百年,南北都无法统一对方,如果不是有非常情况,不要轻启战事,战事一开,就会有无尽的祸端,他也深以为然。没想到今日皇上为了一个东魏的叛臣侯景,又要大举北伐。
“国家承平日久,多年不动刀兵,我已派军接应侯景,不宜再大举北伐。”谢举说道。
“西魏已经出兵,东西魏尚未曾接战,如果东西魏之间又来一场大战,那时才是我北伐最好的时机。”何敬容说。
“侯景反复,既降我朝,又让与西魏城池,陛下何必为此人北伐呢?”傅岐说。
萧纲见以往的诤臣多反对北伐,与他心意暗合,不由暗暗高兴。
“诸臣议论,多囿于成见,不能观大势,黄河以南皆侯景所制,再平定齐宋数州,席卷而下燕赵之地,则南北一统,千秋大业由陛下完成,愿陛下不要再迟疑。”朱异突然说道。
萧纲想要坏事,父皇对别的人意见不听,对朱异的意见总是赞同,果然,他父皇见有朱异支持,力排众议,定下了北伐的策略。
调兵运粮,筹备军需,梁国上下开始忙碌起来,自从围堰溃坝之后,几十年间,南朝已经多年不对外大规模动刀兵,百姓贪图安逸,士卒懈怠,现在重新动员打仗,自有一番周折。
在派谁领军的问题上又发生了争议,有人推荐了鄱阳王萧范,萧范是萧纲的从父萧恢之子,萧纲的堂兄弟,萧纲对这个人深有惧心,因为当时有童谣称“莫匆匆,且宽公,谁当作天子,草覆车边已”,萧范担任都督雍州刺史时,与治荆州的邵陵王萧纶不和,萧纶上书说萧范图谋作乱,萧范上书自辩,皇上没有追究萧范,萧范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正应了童谣中的“且宽公”一句,且宽待时日为公,“草覆车边已”正应一个范字,萧纲每一想到这些谶言,就如芒刺在背,萧范本来就有人望,虽然没什么学术,但会招揽贤才。
皇帝对鄱阳王印象也很好,说这人会打仗,准备下发诏令的时候,朱异来了,他本来休假在外舍,听到消息而来。
“臣以为鄱阳王雄豪盖世,能得到将士死力,本来是首选之才,然而鄱阳王所到之处非常残暴,不能安抚百姓,我军北伐,本为吊民伐罪,鄱阳王恐不能担此重任。”
萧纲没想到朱异反而帮了他的忙,心内暗喜,他看看皇上,皇上沉吟不语。
“从前陛下登北顾亭远望,说江右有谋反之气,骨肉之亲成为发动战争的主谋,今日之事,陛下宜仔细抉择。”朱异又说道。
皇上以前确实说过这些话,但萧纲认为所谓骨肉为戎首,不过说豫章王萧综怀疑不是皇帝所生,向北投靠北魏之事,朱异却在这里解释成要防范鄱阳王,但他巴不得父皇采纳朱异之言呢,并不出言解释。
“用会理怎么样?” 皇帝沉默了半天说道。
“陛下得用此人,臣没有遗憾了。”朱异赞同。
萧会理是萧纲的弟弟萧绩之子,是萧纲的从子。萧绩排行第四,董淑仪所生,封南康郡王,大通三年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萧纲对这个弟弟印象很好,萧绩为人约俭,没有不良的嗜好,家中也没有仆妾,名下的田租傣禄,都寄存到朝廷的仓库,可惜早亡。
萧绩的儿子萧会理嗣爵,封南康王,会理这个人年少聪慧,喜好文史,幼年丧父,皇帝怜惜他,衣服礼秩都让他与其他诸王等同,此时任使持节,都督南北兖、北徐、青、冀、东徐、谯七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
诸臣都没有异议,北伐统帅就定为萧会理了。
萧纲启程到安陵祭拜生母,安陵旁边就是宁陵,昭明太子的陵墓,两座陵墓挨的很近,离两陵不远,又有一座威陵,里面安葬的是他的同母弟弟庐陵王萧续,他母亲生三子,萧统、萧纲与萧续,现在母亲、兄长、弟弟都已亡故,他们三人在地下团聚了,只留他一人在世上,他感到一阵孤独,他生在皇家,虽然衣食无忧,但为了大宝之位,兄弟之间各怀机心,反不如生于普通百姓之家的兄弟们同心。
他想如果萧续还活着的话,北伐统帅非他莫属,可惜萧续几个月前刚刚去世,萧续在兄弟中排行第五,从小就英勇果断,膂力超人,骑马射箭、出游打猎,百发百中,曾与萧正德、胡贵通与赵伯超等人在皇上面前比试箭艺,萧续名列第一,皇上常说萧续就是萧家的任城王,任城王指的曹彰,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勇猛过人。萧续死前任使持节、都督荆、郢、司、雍、南、北秦、梁、巴、华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萧续死后,皇上任湘东王萧绎为荆州刺史。
萧绎在兄弟中排行第七,小字七符,他这个七弟在兄弟中是最有文采的,萧绎是阮修容所生,他母亲丁贵嫔还活着的时候,阮修容借丁贵嫔之力得到了皇帝的宠幸,所以萧绎与萧纲、萧续兄弟走得很近,常与萧纲有诗文往来,而萧绎与萧续二人却因为西归内人之事绝交。
萧绎之前曾任荆州刺史,看上了一个宫女李桃儿,任满回京城,把李桃儿也带回了建康,当时行宫户籍管理严格,萧续就写奏状告了萧绎,萧绎哭着来找萧纲,萧纲为萧绎与萧续调停不成,萧绎只得把李桃儿送回荆州,这就是西归内人。
自此之后,萧绎与萧续断绝了往来。萧纲后来听说萧绎听闻萧续之死,入阁而跳,把鞋底都跳破了,萧绎从江州任上赴荆州,荆州人到州境去迎接,萧绎斥责驱赶百姓,萧纲本来与萧绎关系不错,但他听说这些事情之后,对这个七弟生出些许怨望。
当然他弟弟萧续,除了勇猛过人之外,还极意敛取,库府仓盈,临死前派中录事参军谢宣融运送一千多件金银器皿给皇上,他也没想到萧续居然这么能敛财,快赶上他们的六叔萧宏了,皇上不高兴,质问谢宣融是只有这些吗?
谢宣融的回答很是得体:“就是这么多,怎么可能还境加呢,庐陵王的过失如同日月之食,想让陛下知晓,所以没有隐瞒陛下,特遣宣融前来上奏。”他父皇闻听此言,果然不再追究。
萧纲在坟前呆了很久,才启驾回建康城,等他回到东宫,徐摛说:“南康王出事了。”
萧纲心里一紧,难道出了什么意外?徐摛说萧会理率领大军,把他所乘的肩舆设置成板屋,外面用牛皮覆盖。
“他这是做什么用?”萧纲问。
“估计怕敌人用箭吧,牛皮可以防箭。”
“圣上怎么说?”
“圣上当然不高兴了,听说正在物色替代南康王的人选。”
萧纲不禁苦笑,这个萧会理,小时候很聪明啊,怎么长大了反而把聪明用到了这上面,这分明是懦弱怕死啊。
“殿下有所不知,南康王少时任湘州刺史时,不听行事刘纳良言,诬陷刘纳收受贿赂,解送建康,又叫心腹在青草湖一带抢劫,杀死刘纳全家一百多口。”
萧纲不禁感到一股凉意,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皇帝把萧纲与重臣都叫去,说打算启用贞阳侯。贞阳侯萧渊明是萧懿的儿子,字靖通,萧懿是他父皇的同母长兄,是他的伯父,名望功业一向很高,为皇上所敬重,萧渊明时任南豫州刺史,镇寿阳。
自从浮山堰溃坝之后,一直到十年之后,普通六年,朝廷派豫州刺史裴遽与谯州刺史湛僧智、历阳太守明绍世、南谯太守渔弘、晋熙太守张澄自南道伐寿阳,还未攻克,裴遽先卒,夏侯亶继任,大军在淮水中游筑堰,以图再淹寿阳,普通七年,淮堰水盛,朝廷又派北道军元树率彭宝孙、陈庆之等与夏侯亶等将南北夹攻,攻克了寿阳城,北魏扬州刺史李宪降梁,自那时起,寿阳就一直在南朝掌控之中。
“萧渊明屡次请行,而会理懦弱,朕想以萧渊明与萧会理分督诸将进军。”萧衍说道。
“儿臣以为只用贞阳侯。”萧纲建议。
“会理已到宿预,潘明与会理两人皆系宗室,必能戮力前进。”萧衍说,又口授敕令:“侯景志清邺、洛,以雪仇耻,其先率大军,随机抚定,汝等众军可止于寒山筑堰,引清水以灌彭城。大水一泛,孤城自殄,慎勿妄动。”
南朝优势在于水战,故历次北伐,总想利用围堰屯水攻城,这次也不例外,只是萧渊明与萧会理分督诸将,萧纲心下有隐忧,萧会理是皇孙,行军半途被夺去兵权,他能和萧渊明同舟共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