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只会捞钱的朱由检 > 第71章 京师的粮食危机

第71章 京师的粮食危机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零零六来到这个时代也已经快一年了,他不经意间发现,他和组织的联系次数越来越少了,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呼唤着长江,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长江并没有回应他。他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但是他依然坚持着组织给他的任务,就是坚守这一片土地,不让任何人来破坏这一种安宁和谐。虽然他什么都不懂,甚至连字都认不全,但是并不妨碍他给这个世界带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

    零零六也在不停的学习之中,他每天看的书籍就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王徵的军器图说。虽然看起来很费劲,时不时的还要把作者叫过来,询问。然而就在询问中,宋应星和王徵重新对自己的著作,有了新的认识,并且逐步改进着。

    于是朱由检便让朱慈烺不再读那些看不懂的书,让他走出皇宫,跟着王徵和宋应星学习。科举录取的学子们,也开始接触他们新的工作。经义进士们,走进国子监,学习着如何做官,教化百姓。其他科的学子们,也进入户部,都察院,工部,刑部。当然官职并不太高,有的甚至是九品不入流的小官,就是给大人们跑跑腿,传个话什么的。但并不妨碍他们的热情,他们也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初入朝堂,挥斥方遒。

    在那遥远的西山与繁华的京师之间,有那么一块广袤无垠的土地。曾经,这里只是一片荒芜凄凉、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仿佛被时间遗忘在了角落之中。然而,随着水泥路的延伸,各种工厂在这里拔地而起,渐渐的变成了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了。

    如今的西山已不再是昔日的模样,它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军器厂里那高耸入云的烟囱,犹如钢铁巨人般屹立不倒,日夜不停地吞吐着滚滚浓烟;衣帽厂里那些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厂房,如同一座座精美的艺术宫殿,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还有那酿酒厂里弥漫开来的醇厚酒香,恰似一首悠扬动听的乐章,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西山酿酒厂第一批番薯酿,已经在简易的酿酒车间下线了,工人们正忙着分装,股东们纷纷前来庆贺这一盛事。出产品了,就表示可以上架赚钱了,看着清澈的酒水在大酒缸里轻轻荡漾,众人有着说不出来惊喜。

    一众股东在酒厂车间的空地上,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题是这批酒往哪里卖?

    李国桢说道:“先放一批在京师的店铺,再放一批到张家口去,蒙古鞑子应该对这种高度酒特别感兴趣才是。”

    “襄城伯说的有道理,现在我们的产量还没提起来,这一千坛先用来打通市场。”朱纯臣拍板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支持。于是朱纯臣便安排宣城伯卫时春,带着五百坛去张家口试试水,其他的五百坛,放在京师店铺售卖。好嘛,都摁着蒙古人的羊毛在薅,当真蒙古人有很多羊毛嘛。

    张家口外的互市,现在已经越变越大,原来只有一里多宽的小市场,现在变成了延绵十几里,无数从漠北草原的赶过来的蒙古人,都在这里和大明的商人交换着货物。繁华程度不亚于大明境内的应天,杭州等城市,甚至还有很多人,直接在这里建房。于是各种房子在这里拔地而起。什么木房,砖头房,还是蒙古包。各种风格挤在一起,显得那么异类,又那么的和谐。

    哈拉木光是厕所收费就赚的盆满钵满,还有各个商铺的卫生费。因为牛马羊,它们可是不去茅房的,想拉了,随地解决,这让哈拉木欣喜异常,有的时候,让做生意的双方,都在想,到底是谁在薅谁的羊毛。

    因为皮鞋,特别是羊毛皮鞋的爆卖。加剧了互市对毛皮。羊毛的收购量。不少的大明的商队,开始远遁漠北,漠西,亲自上门去收购。在漠北转了好几个月的李自成,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毛皮这么值钱,他看着自己脚下那双两百两的羊毛皮鞋,真的很保暖。他也加入了收购毛皮的队列,收到一定的数量,在拿到互市里面卖,毕竟皮鞋自己生产不出来,只能卖原材料。

    当酿酒厂的高度酒来到这里的时候,那阵酒香,让互市里的人纷纷咽了一口水,虽说现在是春季,但是北方的春天来的要更晚一些,所以成本不到一两银子一坛的番薯酿卖到了五两银子。那个时候就有有了高度酒,但是色泽不均匀,还有杂质,口感也不好。番薯酿一下子就在草原上传播开来。

    五百坛酒,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卖光了,这让卫时春连忙写信到京师,要求加大产量,于是朱纯臣心一横,又让勋贵们注资了十万两。疯狂的收购番薯,和建设厂房,这个时候他才明白,皇帝陛下真的是在带着他赚钱。

    一下子对皇帝的怨言就烟消云散了。每天都去酒厂监督进度,这让徐允帧跟不上他的脚步。

    “哎,我说,成国公,用得着这么拼吗?”

    “这不废话啊,钱是王八蛋,不赚白不赚。你定国公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小钱。我在乎啊”

    “成国公,你说这话,我可不爱听,钱谁不喜欢啊。但是有点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收购番薯?我们自己种不行吗?更何况,咱们厂不是缺人手吗?把那些佃户全弄来工厂上班,每个月给他们发工钱。反正番薯地又不需要那么多人看着。”

    朱纯臣愣了一下,心想:“对啊,我们这么多田,自己种不得节约好多钱吗?”瞬间露出一副谄媚的笑容,说道:“定国公,你说的太好了,我这就通知他们,让股东们把田全种上番薯。”说完就要转头去安排,突然他想到什么。于是回头说道:“不对啊,定国公,就算种,那我们也得等几个月才能收获啊,现在还不是要收购。”

    徐允帧说道:“以后我们的番薯收获了,就不用收购了啊,现在肯定是要收购的。”

    “嗯,也对,我现在就去安排”

    于是商会把京师里面的番薯全部收购了,朱纯臣一众勋贵的田地,全部种上了番薯。只有了一小部分的佃农看着番薯,已经不是原来的那种模式,而且他们花钱请这些佃农种植,而其他的佃农,全部安排进了酿酒厂,运货的运货,烧柴火的烧柴火。从农民变成了工人,也有原来不稳定收入的人群变成了中低等收入人群,还是要比当佃农赚的多。一下子又让京师的经济疯涨了一番。

    京师的粮价却在这时,悄悄的涨着,在人们不经意之间。涨到了三两银子一石。一些收入低的人家啃着番薯。算了,我还是啃这个吧。

    正阳门外,正西坊的一家粮店,门口立了个牌子,上面写到:“今日粮价三两二钱一石。”让周围的百姓一片哗然,纷纷大骂道:“黑心商人”

    掌柜走了出来,也大声吼道,:“一群穷鬼,买不起就去啃番薯去,别在这唧唧歪歪。”

    看见这掌柜的这么凶,纷纷一扬手,转身离开了,店小二提着一袋米走了出来,说道:“掌柜的。咱们卖的这么贵,会有人买吗?现在番薯和洋芋这么多,才几文钱一斤。”

    掌柜的冷笑的说道:“那玩意是便宜,但是天天吃,你受得了?北直隶很多地都种的那些玩意儿。米价不涨才怪。”

    小二耸耸肩,把米倒进筐里,开始招呼着前来的顾客,你还别说,顾客还真不少,一上午的功夫,今天备的米就卖的差不多了。

    京师米价上扬的消息传到了朝堂,皇极殿里,朱由检正听着户部侍郎毕自严的汇报

    “陛下,京师的米价已经从原来的一两五钱一石,涨到了三两五钱一石了,涨了一倍多。还望陛下关注一下此事、”

    众臣纷纷附和,有的说道:“自己已经快买不起米吃了。”

    朱由检摸摸鼻子说道:“那就不吃米了呗,吃洋芋吃番薯啊,”

    范复粹躬身出列说道:“不可啊,陛下,番薯和洋芋吃多了,会胀气,还经常放屁和蹿稀。陛下你也不想听到朝堂上屁声一片吧?放屁还好,只是有点臭,要是不小心拉出来。众位朝臣将无地自容。”

    “对对对,范爱卿说的是,皇极殿满殿臭味,朕也受不了。诸位爱卿可用应对之法。”

    倪元璐躬身出列说道:“陛下,那就让湖广和南直隶向京师输出粮食。”

    “免费让人家送?这可能吗?让你免费你肯吗?”

    “陛下,当然不是免费,由户部出钱在湖广和南直隶一带收购粮食,然后运到京师按照成本价售出。陛下,您看可好。”

    “这主意不错,但是有个问题,要是户部在湖广和南直隶收购不到那么多粮食怎么办呢?”

    “陛下,那您有什么好主意吗?”

    朱由检想了一下说道:“咱们可以分两方面入手,一是在南方收购粮食,而是在海外收购粮食。ot

    礼部尚书范复粹站出队列说道:“陛下,你这是要开海禁吗?”

    “海禁?海禁是什么?”

    “海禁就是,禁止所有大明百姓下海捕鱼,或者经商。”

    “这个主意是谁出的?。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大海那么大。大明的海岸那么长,你能禁的了人家下海捞鱼?偷偷摸摸搞个船就出去了,还禁海,都不知道这是在禁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大海就吃大海。几千年来都是如此,禁个啥了,最后啥也禁不了。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众人被朱由检的话惊的一愣一愣的,倪元璐眼睛猛然瞪大,心想:“难道陛下知道有人在海禁的情况依旧在出海吗?”

    就在这时,御史熊开元,站出身来说道:“陛下,可是开海禁有违祖制啊。”

    朱由检想了一下说道:“那为什么我大明朝,有个船队,下了六次还是七次西洋呢?”

    “回陛下,是郑和,一共下了七次西洋。”

    “不是祖制吗?下了七次西洋,都不管吗?”朱由检捏着下巴说道。

    “回陛下,前六次是郑和奉了成祖的命令。最后一次是奉了宣宗皇帝的命令。”

    “哦。你这样说,朕就明白了。那朕命令户部派遣船只去海外收购粮食,这样行不行?”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怎么玩。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熊开元,继续说道:“陛下,可是海上危险系数太高,贸然出海,怕是要有去无回啊。还望陛下三思。”

    朱由检眼睛转了转,说道:“那个谁,郑和!不是去了七次,人家怎么回来的?”

    “回陛下,可郑和最后一次死在了船上。”

    “好嘛。但是人家七次成功了六次,成功率差不多有九成了,难道现在我们的人就比不上人家吗?”

    倪元璐躬身说道:“陛下,现在大明没有像样的船只,也没有海船,户部没有能力去海外收粮啊。还望陛下三思?”

    朱由检皱了皱眉头,出声问道:“那大明就没有可以去海外收粮的能人了吗?”

    杨嗣昌站出队列说道:“回陛下。有是有,但是向来听调不听宣。”

    朱由检嗯的一声说道:“谁啊,这么拽,让他进京师朕瞧瞧。”

    “回陛下,是福建游击将军郑芝龙,原本他是海盗出身,被熊总督诏安,现在归属朝廷治下。”

    “你是说熊文灿?”

    “是的,陛下”

    “这熊文灿是个能人啊,不应该放到两广那个地方,应该放到辽东,把黄台吉给朕框过来,然后咔咔的砍了。”

    朝臣们看着思想跳跃的皇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你这扯的真远,前一秒才说东南的事情,后一秒,跑到辽东了。

    也是幸好熊文灿没在朝上,回了两广,不然估计得把杨嗣昌骂死。这就是传说中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熊文灿一下子被朱由检把他和辽东扯上关系了,以后快乐的日子便没有了。

    朱由检看着众臣一言不发,便开口说道:“找人去问问那个叫。。。。”朱由检一时没想起来,

    王承恩连忙低声说道,“郑芝龙”

    “哦,对,郑芝龙的,是不是真的那么拽?不是的话,让他带着几百万石粮食来京师。朕给他结账。是的话,就让洪承畴去处理。哦,对了,还有熊文灿,放在两广太屈才了,放到辽东,任招抚使,从二品官职,干得好的话,朕给他升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