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一块玉壁开始 > 第 46 章 开创科举

第 46 章 开创科举

    鲸吞大唐的策略被顺利实行,随着秦军不断推进,原属大唐的州县逐个被接收。坚决抵抗者,也被剿灭。至此,原本偏居西北的大秦变成了雄踞北方,俯瞰天下的大秦。

    疆域的变大,拥有顶尖战力和强势的秦军,大秦给了大江以南各国难以承受的压力。他们怕大秦会一鼓作气,席卷天下。

    一时间各国使者再次出发前往胶州,他们只有一个目的——止息兵戈甚至草原各部落也派出了使者,他们希望和大秦继续以前和胶州签定的贸易协议。

    对于前来送礼的使臣,大秦内阁表现出了热烈而诚挚的欢迎态度。要知道,自大秦帝国建立伊始,其在外交领域便从未有过丝毫的失利与挫败。这不仅彰显了大秦强大的国力和高超的外交手腕,更使得周边各国对大秦敬畏有加。

    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虽然大秦通过鲸吞大唐一举收获了广袤无垠的疆土和众多勤劳善良的百姓,但与此同时,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最为紧迫、亟待解决的当属那新纳入版图的 17 个州府官吏的人事安排问题。如何从有限的人才储备中选拔出德才兼备之人担任这些重要职位,成为了摆在大秦朝廷面前的一道巨大难关。

    若依旧沿用原有的官吏体系,那不过是表面上的改头换面罢了,根本无法从本质上改变现状。但若是将这批官吏统统换掉,又去哪里寻找足够数量且具备相应才能的储备人才?要知道,在这个封建时代,能够识文断字、提笔成章之人可谓凤毛麟角。世家大族牢牢掌控着知识传播的渠道,致使百姓鲜有识字之人,朝政被世家把持的恶果。所以,木君希望启用更多寒门士子,甚至平民士子更好。

    作为大秦的统治者,木君深知其中利害关系,他并不愿意完全依赖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来填补官员空缺。因为这些世家子弟往往凭借家族势力谋取高位,不可能全心全意推行大秦政令 ,毕竟大秦的政令是削弱世家的。如此一来,大秦原本就稀缺的官吏资源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其次,摆在眼前且急需处理的乃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迁都!

    刚建立运朝之时,大秦幅员仅有区区三个州府罢了。此三州府皆毗邻广袤无垠的草原,地处西北边陲之地,位置甚是偏僻。故而,不管把政治核心定置于何处,貌似所产生的影响均不甚显著。当时,主要得益于胶州的昌盛繁荣,方能暂且撑起京都应有的效用。

    然而,时至今日,一切早已物换星移、今非昔比。随着大秦疆土不断扩张,原本由胶州府衙改造而成的王府已经难以胜任辐射全国、交通畅达以及掌控关键枢纽等诸多重任。有鉴于此,大秦内阁的大臣们接二连三地呈上奏章,恳请朝廷实施迁都之举。

    而在众多候选的京都之中,最为热门的选择当属大唐的京都。这座城市自古以来便以其繁华兴盛、四通八达和战略地位显要而闻名遐迩。若能成功将都城迁至此处,无疑将会给大秦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

    再者,大秦的新政的推行。

    作为至关重要的民生问题,大秦新政在这世家大族密集分布,势力相互交织,相互联姻,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土地上,并不是那么容易被那些世家大族接受。

    新得之地本是大梁的京都,被世家大族深耕多年,不像胶,云,庸三州,因为以前每年遭受草原部落的劫掠,几乎没有太大的家族,所以新政在在京都推广明显受挫。

    林林总总的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大秦虽然成功地拓展了地域版图,人口数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然而其气运却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得到提升,反而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从某个特定的视角来审视,现今大秦所处之境犹如一人暴饮暴食之后难以顺畅地消化食物。本欲借由大量的滋补之物令自身更为强大,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但未能如愿以偿,反倒因内部遭受创伤而变得虚弱不堪,以至于即便有进补之举,身体亦无法承受,最终竟导致部分气运受损。

    然而,事情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任谁都未曾料到,当针对那些地方官员的宅邸实施全面搜查之际,所揭露出来的财物数额竟然会如此令人惊愕到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程度!那可是多达一千万两洁白如雪的白银啊,还有整整三百万两金光璀璨的黄金!这些被查抄出来的财宝堆积如山,其壮观景象实难用言语描述。

    而这一笔堪称巨额的财富总量,更是超乎想象。经过仔细核算,人们惊讶地发现,它的数目居然超出了大唐整整一整年的税收总额四倍有余!这样悬殊且惊人的数据对比,毫无疑问如同一记震耳欲聋的响亮耳光,狠狠地抽打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一直以来中原各国都在试探秦军的强大,他们自认为已经将秦军的战斗力评估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然而,当真正面对秦军时,他们才惊恐地发现自己仍然远远低估了这支虎狼之师的真实实力。如今,秦军展现出来的凶残程度,给予了南方各国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震撼。

    那秦军的箭阵堪称举世无双,只见漫天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那种铺天盖地的威势,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淹没其中。在这样恐怖的攻击之下,南方各国的君主们心理防线瞬间崩塌,他们完全被吓破了胆。

    仅仅经历了几轮箭雨的洗礼之后,南方原本尚存的四个势力便再也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为了能够求得一方安稳之地,不得不忍痛拿出重金遣使出行求和。只是,谁也说不清楚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诗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了木君此次出巡京都所感受到的一切。这些年来,由于战乱频繁,曾经繁华无比的京都已然面目全非。昔日热闹非凡的街道如今冷冷清清,商铺纷纷关门停业,众多商贩失去了生计来源。

    走在路上,随处可见面黄肌瘦的百姓,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愁苦之色,显然已经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望着眼前这番凄惨的景象,木君不禁悲从中来,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这两句令人痛心的诗句。

    当木君亲眼目睹道路两旁那横七竖八、冻僵至死的白骨,以及朱红色大门内传出的阵阵酒肉腐臭气息时,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阵强烈的波澜。他久久地凝视着眼前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种不公与悲惨的现状!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木君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将全力推行新政列为当下最为紧迫且至关重要的任务。

    然而,想要顺利地推行新政并非易事,其中最大的难题便是缺乏足够数量的得力官吏。可眼下能够胜任官吏之职的人员,绝大部分都出自于各个世家大族。若想让这些世家出身的官吏主动去损害自身所属世家的利益,无异于痴人说梦,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之事。

    但木君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深知新政对于王朝和百姓的重大意义。所以,哪怕前方困难重重,他也决定再一次强硬地推行新政。此时,陌颜所统领的八千精锐禁卫军和赵超麾下的三千剽悍铁骑,便成为了木君手中最为锋利的两把利刃。只要有人胆敢违抗新政旨意,木君便会毫不犹豫地下令抄家灭族,以铁血手段来确保新政得以贯彻实施。

    面对木君如此坚决的态度和雷霆般的举措,世家们的反应异常激烈。他们并不像胶州的那些家族那样,仅仅因为秦军的强大威慑力就轻易屈服。

    相反,众多世家纷纷直接选择了正面抗争到底。一时间,不少世家倾尽自家私兵力量,公然打出“反秦”的旗号,与木君领导的政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幸运的是,此时此刻南方众多国家已然被强大的秦军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裂,根本不敢轻易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和对抗。否则的话,某些地区恐怕真的会发生叛乱并且很可能取得成功。

    在秦军那冷酷无情、杀伐果断的铁腕清理之下,大秦收获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巨额财富。单是粮食一项便多达一百万担之巨,至于广袤无垠的土地以及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更是不计其数。经过一番仔细折算之后,除去土地这一重要资产之外,从各家各户查抄所得的金银总数竟然高达惊人的两千多万两白银!如此一来,大秦王朝的财政状况瞬间变得无比充裕,堪称前所未有地富足。

    新政策在秦军雷厉风行般的大力推动之下开展得热火朝天、轰轰烈烈,但与此同时却面临着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缺乏足够数量且胜任工作的官吏来执行这些政策。要知道,此时所采用的官吏选拔制度仍然是察举制,而且由于木君施行的强硬手段和铁血手腕,导致大秦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然而,面对这样艰难险阻的困境,木君并没有丝毫退缩和气馁之意。因为他深知有一种更为先进卓越的制度存在——科举制。他坚信,如果那些世家大族不愿意归顺于自己麾下效力,那么广大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当中总会有人心甘情愿前来投奔的。

    于是乎,伴随着一则惊天动地的消息传遍整个大秦帝国——朝廷即将采用比试的方式举办一场公平公正且不计较出身贵贱的科举考试。这一通告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奔走相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就这样,大秦的第一届科举应运而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文科考试方面,智慧过人的木君凭借着其神秘莫测的系统资料库,巧妙地照搬了糊名和誊写制度。他深知这样做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考试的公正性,避免权贵势力对人才选拔的干扰。不仅如此,木君还毫不犹豫地将这种先进的方法公之于众,让大秦治下的每一个百姓都能清楚地了解到,如今的大秦王朝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踏上这条通往仕途的光明大道。

    而在武科考试方面,则相对简单明了许多。无论是潜心修道之人,还是刻苦修武者,亦或是参禅悟佛之辈,甚至是钻研儒家经典的儒生,只要拥有一身过硬的本领,都能够登上那象征荣耀与实力的擂台展开激烈角逐。经过一轮又一轮惊心动魄的较量后,最终会决出前四名。其中第一名当之无愧地荣获“武状元”的殊荣;第二名和第三名则共享“榜眼”之名;第四名则被尊称为“探花”。此外,对于这些优胜者,朝廷还会给予丰厚的封赏,以表彰他们卓越的武艺和无畏的勇气。至于第五至二十名,则会被授予“武进士”的称号,并得以进入军队担任基层军官,为保卫大秦的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场意义非凡的文武两科考试,被定在了大秦二年的夏天举行,故而史称“夏考”。它不仅开创了大秦选拔人才的新纪元,更为后世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光辉记忆。无数青年才俊怀揣着梦想与希望投身其中,渴望借此机会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场考试也如同一块试金石,检验出了众多优秀人才,为大秦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千百年后,当人们翻阅这段历史时,依然会被当时的盛况所震撼,感慨不已。

    夏考布告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天际,迅速传遍了整个大秦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子民都对其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甚至连那些身处南方各国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士子们也听闻了这个消息,他们怀着满腔的热血与抱负,纷纷涌入大秦境内,渴望能够在这场盛大的夏考之中崭露头角,从而获取梦寐以求的官身,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轨迹。

    此次科举考试犹如一场漫长而激烈的马拉松,整整持续了长达一月有余。其中,尤以武举擂台赛最为耗时,那激烈的角逐场面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一般。据统计,参加文举的人数尚不足 300 之数,而参与武举的则多达 1000 余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较于素质较高的武举,文举考场之上的 300 人可谓水平参差不齐,但为了向天下展示大秦求贤若渴之心,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吸引更多人才前来效力,木君毅然决定广纳贤才,给予所有参加文举之人一官半职。

    当然,官职的大小和品阶自然会根据每个人的学识高低有所差异。而这些新晋官员中的大多数,则被派遣到了刚刚纳入大秦版图的新得之地,肩负起治理一方水土的重任。

    相比之下,武举的竞争要残酷得多。在那场拳拳到肉、刀光剑影的生死较量之后,仅有区区 20 人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卓越的战斗技巧脱颖而出,直接获得了官身。至于其余参赛者,若有志于投身军旅生涯者,可以选择加入军队继续为国效力;而那些无意从戎之人,则只能黯然返乡,另寻他路。

    正当木君以为终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稍作休整之时,却不想又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群臣觐见之声传来。原来,这帮大臣们再次将迁都之事提上了议程,这无疑让原本想要放松一下的木君瞬间感到压力倍增,眉头紧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