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新三届人的命运 > 第59章 了解社情民意

第59章 了解社情民意

    王强还有一年就要从中专毕业了,站在校园与社会的交界点上,他就像一只即将展翅高飞的雏鸟,对外面广袤无垠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这个假期,对于王强来说意义非凡,他给自己精心制定了一个特别的计划,他渴望如同探险家深入神秘丛林一般,多深入地了解一下社情民意。毕竟,即将步入社会的他,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深知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重要钥匙。

    除了需要在家里埋头精心准备毕业论文之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王强就会像一只充满活力的小蜜蜂一样,不知疲倦地到处走走看看。他如同一位城市的漫游者,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他特别喜欢那些老旧的居民区,那里有着岁月沉淀的痕迹。他会主动走向坐在门口晒太阳的大爷大妈,带着满脸的真诚和他们聊天。大爷们叼着烟斗,回忆往昔岁月,讲述着那些战火纷飞或者艰苦奋斗的年代故事,大妈们则会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念叨着对当下生活的看法,从柴米油盐的家格到社区里的新鲜事儿,每一个话题都让王强听得津津有味,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生活的窗户。

    有时候,他也会到热闹非凡的集市上去。集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小商贩们是台上忙碌的演员。他们扯着嗓子叫卖,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市井交响曲。王强在人群中穿梭,感受着这浓郁的烟火气息。他会在摊位前停下脚步,和摊主们聊上几句,问问生意的好坏,了解他们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有的摊主会抱怨进货成本越来越高,有的则叹息竞争太激烈,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声音,都被王强一一记在心里。

    他还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社会的机会。同学聚会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地玩乐,嘻嘻哈哈地度过整个夜晚。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位专注的记者,会认真地倾听每个同学讲述自己家庭的情况。有的同学诉说着家乡因为新政策实施带来的巨大变化,新的工厂建立起来,给村里带来了就业机会,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有的同学则提到家庭面临的困难,比如父母生病或者农作物收成不好。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这些故事就像拼图的碎片,让王强对社会的多元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也会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的聚会,在那里结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朋友。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在学习和实践中的见闻。学计算机专业的朋友会谈到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面临的数据安全挑战,学机械专业的则会提及制造业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压力。通过这些交流,王强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感觉自己像是在绘制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每一次交流都为这幅画卷增添了丰富的色彩。通过这些方式,王强觉得自己离社会更近了一步,对社情民意也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在学历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人教育如雨后春笋般逐步开展,“五大生”(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学考试)不断涌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像王强他们所拥有的中专文凭,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显得毫无优势可言了。曾经,中专生也有过辉煌的时期,毕业是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那时候中专生是带着光环的。可如今,时代的浪潮已经改变了这一切。目前来看,他们唯一尚存的优势或许就是干部身份了,然而这在激烈的竞争中,似乎也有些微不足道。

    然而,到了具体的企业单位,情况却更加复杂且不尽如人意。有句俗语叫“崽还是自己的好”,企业往往更看重自己系统内部培养出来的大专生。这些大专生在企业里就像是被精心呵护的幼苗,通常会得到更多的重用机会。他们熟悉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流程,企业对他们也有着更高的信任度。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用不了几年的时间,中专文凭持有者以及各类通过成人教育途径获得学历的人员(“五大生”)将会变得随处可见,学历贬值的趋势愈发明显。所以,王强对这个学历相关的问题,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深知,毕业之后,必须像海绵吸水一样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和综合能力,才能在未来波涛汹涌的职场竞争中不被淘汰,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另外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部分企业,尤其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对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偏见。就拿王强中学上一届的一位同学来说,这位同学从市基础大学毕业之后,满怀着憧憬被分配到了一家钢窗厂工作。厂里接收他之后,没有任何的岗前培训,直接就安排他与工人一同工作。当时的情况是,许多厂家企业的领导大多是由转业军人担任,这些领导在战场上或许是英勇无畏的战士,在管理方面可能也有一定的能力,但在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视程度上却存在严重不足。社会上虽然天天都在强调要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大街小巷都张贴着相关的标语,广播里也时常播放着这样的呼吁,可一到具体的单位,这些话语就成了几句毫无实际意义的空话,就像泡沫一样,一戳就破。

    那位同学在工厂里,由于缺乏实践操作经验,面对那些冰冷坚硬的铁皮和复杂的加工工具,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怎么可能比得上那些在厂里工作多年的大姐们的操作能力呢?大姐们手法娴熟,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有一天,他在紧张地操作过程中不小心,锤子直接砸到了手指上,顿时鲜血直流,那种钻心的疼痛让他忍不住痛苦流泪。这时候,厂里就开始流传一些风凉话,那些话像冰冷的箭一样刺痛着他的心。有人说“大学生,狗屁不通,连敲铁皮都不会,还好意思哭”,甚至还有人提出要直接把他退回学校。这种对毕业生不公正对待的现象,在当时的几年里是普遍存在的,这也反映出当时部分企业在人才观念和管理理念上的落后性,严重阻碍了知识型人才在这些企业中发挥作用,也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创新。

    在当今社会的就业大环境下,许多中学同学都面临着不同的职业选择与挑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尤其是那些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同学,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个体工商户领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就拿餐饮行业来说,不少同学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勇气,踏入了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他们最初的起步往往是简单而质朴的。也许只是几条凳子,几张桌子,便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开起了饭店。这些同学中的大多数,在创业初期都亲力亲为。他们每天早早地去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食材,仔细地与摊主讨价还价,只为了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菜品的质量。从清晨的食材采购,到中午和晚上紧张忙碌的烹饪与上菜,再到打烊后的店面清理,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比如我的同学小李,他毕业后在求职中屡屡碰壁。在经历了多次失望之后,他决定开一家小饭馆。他租下了一个位于居民区附近的小店面,店面不大,只有几十平米。他精心挑选了几张木质的桌子和配套的椅子,虽然简陋,却给人一种质朴而温馨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他既是老板,又是厨师、服务员和采购员。为了吸引顾客,他专门研究了周边居民的口味喜好,精心设计了一份简单而实惠的菜单。他的拿手菜是红烧肉,这道菜是他经过无数次试验,不断调整调料比例和烹饪时间才确定下来的配方。他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回报,周边的居民开始注意到这家小饭馆。一些上班族在忙碌的工作日中午,会选择到他这里来吃一顿快捷又美味的午餐;而到了晚上,家庭聚餐的顾客也会光顾。随着口碑的传播,他的饭馆生意越来越好。他开始考虑扩大店面,雇佣了一些员工来帮忙,自己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菜品的研发和经营管理上。

    除了餐饮行业,还有很多同学选择了开服装店。这些同学往往有着敏锐的时尚嗅觉和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力。他们在开店之前,会深入地研究当下的流行趋势,分析不同年龄层、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例如我的同学小张,她一直对时尚感兴趣,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决定将自己的爱好转化为事业。她在一个商业街上租下了一个店面,店面的装修风格简约而时尚,以白色和木质色调为主,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购物氛围。

    小张在选货方面非常用心,她不会盲目地跟随大众潮流,而是会挑选一些具有独特设计感、品质优良的服装。她经常参加各类服装展销会,与不同的供应商建立联系,以便能够拿到款式新颖、价格合理的货品。她的服装店开业初期,为了吸引顾客,她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如开业大酬宾、买一送一等。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的关注。她深知顾客服务的重要性,店里的员工都经过专业培训,能够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帮助顾客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服装。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服装店逐渐积累了一批忠实的顾客,生意也越来越稳定。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中学同学从事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情况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在创业初期,资金往往是最大的难题。大多数同学都是通过自己的积蓄、向家人朋友借款等方式筹集启动资金。由于资金有限,他们在店面规模、设备采购、员工雇佣等方面都不得不采取较为保守的策略。

    然而,随着经营的逐步开展,他们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业务也逐渐走上正轨。在经营管理方面,他们从最初的粗放式管理逐渐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例如,在餐饮行业的同学开始注重菜品的标准化,以保证不同厨师做出的菜品口味一致;开服装店的同学则更加关注库存管理,合理控制进货量,避免积压库存。

    在市场竞争方面,他们面临着来自同行以及其他商业模式的挑战。以餐饮行业为例,周边可能会不断出现新的饭馆,这些新的竞争对手可能在菜品特色、价格、环境等方面各有优势。开服装店的同学也会面临电商的冲击,服装销售的价格优势和便捷性对实体服装店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这些同学也在积极应对,餐饮行业的同学通过不断创新菜品、改善就餐环境、提供个性化服务来吸引顾客;服装店的同学则加强线下体验,如提供免费的搭配建议、举办线下时尚活动等,同时也会开展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近年来国家对个体工商户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例如,税收减免政策减轻了他们的经营负担,使得他们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业务拓展和改善经营条件。简化的行政审批流程也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了便利,缩短了开店的筹备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中学同学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有的发展得越来越好,逐渐扩大规模,甚至开始连锁经营。而有的虽然规模没有大幅扩张,但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稳定经营,成为社区经济、地方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创业故事不仅体现了个人在就业困难面前的不屈和智慧,也反映了个体工商户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活力与潜力。

    总之,这些中学同学从就业困难到成为个体工商户的转变,是一种积极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历程,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微观经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