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沈炼求见。”曹变蛟正和刘学说着,小安子进来说沈炼要求见。
“让他进来吧。”刘学说道。
“是,陛下。”小安子答应一声,然后出去跟沈炼说道:“沈指挥使,请进去吧。”
“臣沈炼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进门,沈炼便跪下磕头行礼。
“起来吧。”刘学坐直身体,看向前面的沈炼,问道:“你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回陛下,这是沈阳的暗桩发回的电报,请陛下过目。”沈炼取出一份电报,双手呈给刘学。
小安子从沈炼手里接过电报,然后给了刘学。
打开电报,刘学看了起来。看完,刘学把电报扔到桌子上,说道:“小安子,把电报给曹爱卿看看。”
小安子把电报给了曹变蛟,曹变蛟双手接过,然后展开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曹变蛟又把电报给了小安子,然后他紧锁眉头思考了起来。刘学没有说话,他也思考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曹变蛟这才说道:“陛下,建奴和插汉部结盟,这明显是小奴在稳插酋的心,让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和土默特联盟决战。这样一来,我大同的兵力也被插汉部牵制住了,臣猜建奴下一步就要入关了。”
点了下头,刘学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是能截获建奴给插酋的信就好了,那样朕就可以轻松的说服内阁和六部诸大臣了。”电报是沈阳的锦衣卫暗桩发回来的,上面写着他们打探到皇太极给林丹汗派去了信使,双方短暂的结盟了。
建奴入关是很难阻挡的,要想不给大明造成巨大的损失,唯一的办法就是曹变蛟说的坚壁清野,把遵化、蓟州和永平一带的百姓都转移到城里。城外没有了百姓,建奴就无法劫掠粮草,至于城池,只要加强各城的城防,增派兵力,不善攻城的建奴就很难占领城池。城里城外都得不到粮草的补给,建奴唯有战败一个结果。
“传朕旨意,若是刘兴祚部南下攻击旅顺,令登莱水师撤回张攀部。另外,给毛文龙传旨,就说一别多日,朕甚是想念,让他进京见朕。”
“奴婢遵旨。”
“再给毛文龙发个电报,告诉他,让他在海上多待几天,等朕的电报到了立刻回岛。最后给大同的麒麟军团发报,让他们昼伏夜出,分批潜回京城。”
就在刚刚,结合曹变蛟的想法,刘学在心里制定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方案。虽然这是他一个人的一厢情愿,后金和林丹汗未必会配合他,但刘学觉得只要运作好了,这事能成。哪怕要承担一些风险,刘学觉得值了,这可是一个能一战解决蒙古和后金威胁的大好机会,错过了这次,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吩咐完小安子,刘学朝曹变蛟问道:“现在谁在守卫三屯营?”
曹变蛟被问愣了,但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回答道:“回陛下,是总兵朱国彦。”
“三件事,第一件命赵率教接管三屯营,朱国彦调往山海关。第二件,,锦衣卫立刻派人前往大安口、喜峰口一线,严查各关隘,若有疏漏,立刻补上。第三件命北直隶各府县加快秋收速度,务必于月底之前完成秋收,并将所有粮食运往城内。”
等后金出兵后再坚壁清野肯定是来不及的,必须要提前做些准备。为防止动作过大被后金的间谍将消息传回沈阳,刘学只是做了一些不太惹眼的准备,真正的坚壁清野得等皇太极带人出现在蒙古才能开始。
好在刘学知道明年后金会入关,所以从去年开始,遵化、蓟州、迁安、永平等城池,以及喜峰口和大安口等关隘就已经开始加强城防,深挖护城河了。尤其是大安口和喜峰口等关隘,刘学不但早早的就对驻守在这里的明军进行了改编,增派了驻军人数,还将关隘用钢筋水泥进行了加固。想必这些措施能多挡后金人几天吧。
一道道命令传达下去,虽然内阁和六部大臣有些疑惑刘学的行为,但因为刘学的动作并不大,也并不违反常理,所以也就没人阻拦了。
八月下旬,毛文龙接到内阁发出的圣旨后,对岛内事务稍加安排,然后就准备乘船前往北京城。就在毛文龙离岛的前一天晚上,负责电报的亲卫队长突然找到他,递上了一封电报。
接过电报,毛文龙打开蜡封仔细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走到桌边,然后用蜡烛将电报纸引燃。
待电报纸燃烧起来,毛文龙松开手,任电报纸烧成灰烬。
“大帅,圣上是有什么新的旨意吗?”亲卫队长问道。
“你无需多问,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明天一早咱们登船去登莱。”毛文龙抬脚踩在灰烬上,灰烬在碾压下碎成小块,飘散开去。
第二天一早,毛文龙和他的亲卫队一起登船。船行到海上,毛文龙吩咐开船的水师将领,道:“就近找个岛屿,我们先在岛上暂歇几天。”
“大帅,此去京城是有时间的,若是晚了,大帅……”
“你不用多说了,本帅自有打算,你只管找个岛便可。”
“是,大帅。”水师将领还想劝,但看到毛文龙脸上的表情他便放弃了。
很快,战船便找了一座无人的小岛靠岸,然后众人登岛。
沈阳城,毛文龙离岛的第二天,皮岛上的后金密谍便将这个消息送到了沈阳城。
“什么?毛贼离开皮岛去南蛮子京城了?”陡然听到这个消息,皇太极简直惊呆了。自打东江镇建立,毛文龙就从未离开过皮岛一天,这怎么突然就走了,会不会有猫腻?
“大汗,这真是天助我大金啊。”一旁的宁完我听闻毛文龙走了,他立刻高兴的说道:“大汗,毛文龙一走,皮岛就没有主事人了,虽然兵还在,可是陈继盛和沈世魁一直不对眼,除了毛文龙谁也压不住他们。这毛文龙一走,没个一两个月是回不来的,皮岛算是废了,我大金少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啊。”
“这会不会是南蛮子皇帝的陷阱?他没理由这个时候召见毛贼啊。”皇太极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入关之事非同小可,一个考虑不到就可能让后金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作为后金的大汗,当然要多方考虑了。
宁完我见皇太极还是下不了决心,于是极力劝说道:“大汗忘了月初密谍送来的情报吗?南蛮子皇帝到皮岛被皮岛众人轻视,双方甚至还打了一场。这种事情大汗可能觉得没什么,可是在南蛮子那里,这可是大事,这是对皇权的藐视,南蛮子皇帝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恶气的。奴才猜测,毛文龙这次被召进京,十有八九会被南蛮子小皇帝给治罪,他重则人头不保,轻则也是个终身软禁啊。”
想想平时八王议政时阿敏和代善等人对自己的态度,自己恨不得吃他们的肉,他都尚且如此,南蛮子对皇权那么重视,南蛮子皇帝肯定更加恨毛文龙了。在皮岛时南蛮子皇帝不敢发作,回到京城,到了他自己的地盘了,收拾毛文龙肯定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来人,立刻给科尔沁等蒙古各部送信,让他们带兵到沈阳会盟。”说服自己后,皇太极立刻下令召集依附后金的蒙古各部前来会盟。“告诉科尔沁人,如果他们这次再不来,让他们做好承受我大金怒火的准备。”
二月份攻击留守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察哈尔人时科尔沁人就没有来,最终导致那次行动虎头蛇尾,这次不能再让科尔沁人坏事了。在依附后金的蒙古各部中,科尔沁是最大,人数也是最多的,所以皇太极才会对科尔沁人这么重视。
“再派人给察哈尔人送信,告诉他们,十天后大金就会行动,让他们可以发动决战了。”
九月初的大草原已经是凉风习习了,地上的草虽然还泛着绿色,但已经能看到一抹枯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支一眼望不见头尾的队伍正在快速的前进着。这里是察哈尔人的地盘,不过就在几天前,留守在这里的察哈尔人全部朝西而去,去参加和土默特人的决战了。
离开草原,这支一眼望不见头尾的队伍在哈喇慎人的引导下一头扎进了大山里。从九月初二离开沈阳,队伍经过二十三天的行军,于九月二十五日抵达了蓟州镇长城外。
一场攻城战即将爆发。
时间往回倒二十三天,沈阳皇宫里,皇太极穿着全套盔甲,朝儿子豪格说道:“沈阳是大金的大本营,交给别人我不放心,你留下来把沈阳守住了。如果南蛮子军队来攻,你要立刻派人给我送信,然后死守沈阳,关键时刻,辽阳和辽南皆可放弃。”
“请父汗放心,豪格一定把沈阳守住了,南蛮子若是来了,儿子一定叫他们知道我大金勇士的厉害。”
交待好豪格后,皇太极亲自带领约四万满八旗,还有前来会盟的四万左右的蒙古军离开沈阳,踏上了出征的路。
大军刚刚离开沈阳,沈阳的锦衣卫暗桩便将这个消息发回了北京城。
紧接着,锦州的张献忠也发回了电报,称其派出的侦察兵发现了这支满蒙联军,人数在八万到九万之间。
就在大明收到满蒙联军出征消息的第二天,西边对峙中的察哈尔和土默特联军处也传来消息。近期察哈尔人动作频繁,双方的摩擦次数急剧增加,烈度也增强不少,双方的决战应该即将爆发。
北京城,皇宫,养心殿大殿。几份电报在内阁和六部大臣之间传来传去,大殿中央的宝座上,刘学安静的看着。
“众位爱卿都看到了,建奴大军已经离开沈阳,朝西边而去。而在此之前,建奴已经和插酋结成了盟友,诸位爱卿以为建奴这次的征讨目标还是插汉部吗?”
“陛下,不管建奴的目标是不是插汉部,又或者是我大明,臣认为大明都必须提前做准备了。臣请陛下立刻发布勤王令,调集山东、山西、河南,以及关外的关宁军和张献忠部入京勤王。”孙承宗第一个说道。
“启奏陛下,根据这些情报,臣以为这次建奴的目标十有八九就是我大明。而且,就如前些天曹大人所言那样,建奴极有可能从蓟州镇入关。所以陛下发布勤王令的同时,应尽快让蓟州镇加强大安口等关隘的防御。再有就是应立刻令东江镇登陆袭扰建奴后方,以期建奴能够早日撤军。”洪承畴跟着建言道。
“好,就依诸位爱卿所言,不过,不是调兵进京勤王,而是调兵打出去。”刘学猛的站起身,说道:“朕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辽南的刘兴祚早已暗中与我大明联系,他现在是大明的人。所以,登莱兵不会进京勤王,而是登陆辽南和刘兴祚一起北上威胁辽阳和沈阳。还有就是毛文龙部,昨日他已回到皮岛,此刻东江镇大军应该已经做好登陆的准备。”
一语惊呆众人,孙承宗和洪承畴等知兵之人闻言立刻跑到沙盘前,他们移动了一下辽南处的几杆代表敌我军队的小旗子。把插在辽南代表刘兴祚部的旗子换成大明一方颜色的旗子后,辽东的格局立刻大变。
登莱有兵三万,刘兴祚部两万余人,再加上东江镇的三万人,八万大军直逼辽阳的话,辽阳绝对守不住。如果留守沈阳的建奴大将能看清形势提前将辽阳守军撤回沈阳还好,如果不撤,辽阳守军会被全歼,然后明军会直接威胁沈阳。
越看人们越是激动,十几年了,自打后金占领沈阳后,大明的脚就再也没能踏上沈阳的土地,如今,有机会收复失地,他们能不激动吗。
“陛下,臣这就派人去协助顺天巡抚王应豸做遵化等城的坚壁清野工作。”
当意识到建奴大军要叩关而入后,大明的大部分官员放下了内斗,他们团结合作,开始全力应对这次危机。
自打朝廷发布坚壁清野的命令后,整个顺天府东北部这一块都忙碌了起来。关内,遵化、永平和蓟州等城城外的百姓开始迁进城内,城内的空地搭建起一片又一片排列整齐的帐篷。帐篷内安装了火炉,帐篷外每隔一段距离便修建一座厕所。大量的粮食从京城开始运往各城的官仓,帐篷区修建了临时板房的厨房,迁移入城的百姓将集体从厨房处领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