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奇幻人生之大明第二帝国 > 第 306章 封赏

第 306章 封赏

    大明取仕的途径是科举考试,知府是正四品,要想当上这个级别的官员,首先要苦读十年书,然后通过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先后考上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成为进士后就有了当官的资格,诸位看清楚了,这里说的是当官的资格,不是直接当官。

    前文已经说过了,成为进士后有后台的可以直接当官,没后台的就只能后补官缺,等哪里有了空缺的职位,再由这些候补官员去补缺。补缺一般情况下是补知县,也就是一县之长。有人当知县能当一辈子,运气好的能够几年爬一级,几年爬一级,等当上四品的知府怎么着也得三十大几四十来岁了。

    现在咱们再来看看唐飞,他读过书不假,但是他现在连个秀才都不是,更不要提举人和贡士、进士了。不光是等级不够,就是年龄他也不达标啊,唐飞今天才三十出头,如果他当上知府,怕不是会成为大明最年轻的知府。

    从一介平民一下子成为正四品的知府,这个飞跃岂是用连升三级来形容的?由此想见,当那些华人势力首领们听到刘学给了唐飞一个知府的官职后,他们一个个像饿狼一样,眼睛里都冒绿光了。

    “旧港能够如此顺利的收复,诸位也是出力不少,若是没有诸位派出的子弟上街维持秩序,现在的旧港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诸位的功劳朕是看到了的,有功就要赏,赏罚不分明是昏君所为,朕……”刘学停顿了一下,下面所有的华人势力首领恨不得把耳朵拉成兔子耳朵在那听,生怕漏掉什么。

    “你们都未读过书,想要入朝为官怕是还有些欠缺。不过,朕说过了,朕会赏罚分明,因此朕想了另一种替代方法赏赐你们。”刘学看着那些人,当自己说出他们不够格当官时,他明显看到一些人脸上出现了失望的表情。

    “你们可选拔家中德才兼备的子弟入国子监读书,只要他们能够考中举人,朕就给他们放一任知县。另外,朕还有一门生意想要给诸位,不知道诸位愿不愿意跟朕合作。”

    在场的所有华人势力首领都知道,以他们的能力入朝为官是不够资格的,即便皇帝硬给他们封一个官,按他们的性格也是做不来的。如今,听到皇帝说把入朝为官的机会留给了他们各自族中的子弟,这怕是最好的方案了。

    “不知陛下有什么生意要与草民等合作?还请陛下讲来,草民们也好合计合计。”一个人壮着胆子问道。

    刘学面带微笑,坐回自己的椅子,说道:“巴港行省成立,大明一定会开发这里,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稍后会有大明的移民来到这里,和这里的百姓一起发展这里。未来朝廷会出钱给旧港和巴达维亚修建宽敞的街道,会在河流上修桥,会给百姓发放高产量的种子,还会在这里修建作坊,开发矿山。”

    “这里有着广袤且肥沃的土地,有着储量丰富的矿山,以大明百姓的数量是很难将这些都开发出来的,所以我们需要……奴隶。”停顿了一下,喝了口茶,刘学继续说道:“不光是这里,大明本土也需要大量的奴隶去工作,尤其是矿工这样高危险的工作,是不能让我大明的子民去做的。”

    后面的话刘学没有说,有些话他是不能说的,就看这些人的悟性了。

    “皇上的意思是让我们去捕奴,然后卖给皇上?”还是刚才那个壮着胆子跟刘学说话的人,此人叫周德,祖上在元末明初的时候逃避战乱来到了旧港,经过几百年的打拼,周家在旧港也是一方势力。

    刘学摇摇头,说道:“不是卖给朕,朕又不会去开矿,是卖给那些对奴隶有需求的人,他们让朕告诉你们一个价格。”

    “成年男子十银元,成年女子八银元,儿童五银元,老人不要。”刘学说道:“这是那些矿主们定的价格,朕只是转告你们。”

    大明正在推行一种制作精美的新钱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了,即便是在这遥远的南洋,甚至有许多人已经亲眼见到过那新钱了。一银元代表一两银子,虽然许多人并不认识银元上代表金额的阿拉伯数字,但这不能阻碍人们对新钱的喜爱,新钱制作的真的是太精美了,太漂亮了,而且用起来也太方便了。

    十银元,也就是十两银子一个成年男子奴隶,这个价格立刻让在场的华人势力首领们呼吸都粗重了许多。旧港以外的丛林里就生活着许多土著,这些人偶尔会拿着各种土产到旧港来交易一次,如果把这些土著抓起来,那得能换多少银子啊?

    在听完刘学报的价格后,所有人都在琢磨着自己手下有多少人可以出去捕奴,一天又能捕捉到多少奴隶,这些奴隶又能卖多少钱。

    想着想着,有人竟然控制不住的低吼了起来。

    “皇上此言当真?”有个大老粗喘着粗气问道。

    “朕金口玉言,这还能有假吗?”刘学微笑着说道,他很满意众人的表现,财帛动人心,这么大的诱惑放在眼前,他们不动心就有鬼了。“明后天就会有一艘从大明过来的移民船,船会在旧港停留一段时间,回程的时候会带上这里的商品……”

    话没有说完,但刘学相信这些人能想明白的。

    “现在你们也是大明的子民了,为了保障你们的安全,朕会为你们提供一批火枪和铠甲,东西不多,你们各自分一分吧。”在和西班牙人、荷兰人的战斗中,明军缴获了一批火绳枪和铠甲,这些装备明军是看不上的,与其回炉重造,还不如先让捕奴队用上。刘学已经想好了,等以后兵工厂的产能上来后,再给捕奴队生产一款后装纸壳弹步枪。

    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地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非常的丰沛,地面多覆盖着原始森林。这里的动物资源非常的丰富,有长臂猿,犀牛,各种猴子,还有大象。若不是因为这里大部分地区还在亚齐王国的手里,刘学早就去山里打猎了。

    在别墅里窝了两天后,一艘移民船响着汽笛抵达了旧港。这艘船本来是要去马尼拉的,但是在福州港刚装了一半人就被叫停了。在福州滞留了数天时间后,数艘从北边来的装有数千人和各种物资的船抵达了福州。

    从北边来的人和物资都装上移民船后,移民船一路南下抵达了旧港。

    王夫子本名叫王光,只因他读过书考中过秀才,年纪大了以后人们便称呼他为王夫子。天启七年,家乡大旱,王夫子便随着乡亲一起离家到京师去乞讨。好巧不巧的,正赶上刘学在征召难民修路,王夫子便和同村的乡亲一起加入了修路队。

    后来,因为读过书的原因,王夫子成为了修路队的一个管事,专门负责京师以南的修路工作。经过年余的时间,修路队最远已经修到了大名府,专职的和临时雇佣的人数也增加到了十余万人。

    不久前,京师派人找到王夫子,让他把修路队交给副手,然后挑选五千人赶赴天津卫。在天津卫,五千名修路队工人和大量的物资,以及一个团的士兵一起登上了南下的船只。

    在福建换乘巨大的移民船后,王夫子一行抵达了旧港。

    分乘小船上岸后,一名军官带着几名士兵找到了刚下船的王夫子。军官出示证件后说道:“王夫子,陛下让你一下船便去见驾。”

    听到皇帝就在这里,王夫子很是吃了一惊。刘学离京的消息只有内阁几位大臣和宫里的几位娘娘,以及极少数的宫女宦官知道,其他人是不知道的。在大多数人看来,皇帝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待在皇宫里,哪里也不能去。有句话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说的就是像刘学这样尊贵的人不该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下。

    “草民王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军官的带领下来到刘学的别墅后,王夫子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给刘学行礼。

    “王爱卿平身吧。”刘学淡淡的说道。

    “谢主隆恩。”王夫子起身,站到了一边。此时房间里还有两个人,这两个人他都认识,一个叫崔大雷的团长,另一个是国资局的段三正。他们三人是乘同一艘船到旧港的,路上没少在一起聊天。

    “人都到齐了,那朕就给你们安排工作了。”刘学扭头朝站在一旁的周雷雷说道:“周师兄,朕给你介绍一下这三个人。”

    “最先进来的叫崔大雷,麒麟军团下面的团长,此次他是带兵来旧港驻防,在巴港自己的国防军建成之前,他来负责巴港省的安防工作。”

    “第二个进来的叫段三正,原本是工部的一个工匠,现在在国资局任职,专门勘探和打油井的。”

    “最后进来的这个人叫王夫子,是皇家集团下面修路队的一个负责人。”

    介绍完王夫子三人后,刘学又介绍了一下周雷雷。

    “这位是周雷雷,朕的师兄,之前是朕的护卫,现在是新成立的巴港行省的总督,以后你们就在他的手下干活了。”

    刘学话音刚落,王夫子三人纷纷和周雷雷行礼。“见过总督大人。”

    周雷雷拱手道:“三位不必客气,巴港行省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以后还要仰仗三位,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共同把巴港行省建设的更美好,为陛下守好边疆。”

    “总督大人客气了,我等定全力以赴。”

    “王夫子,你们工程队的首要任务是修建码头。”互相认识后,周雷雷开始给三人安排工作。“不久之后就会有大量移民到来,码头不修好移民船就不能靠岸,用小船来回折腾效率太低了。”

    王夫子拱手道:“请总督大人放心,小人保证半个月内就将码头修好。”

    “如此甚好。”周雷雷说道。

    “崔团长,巴港行省现在有两个府,分别是旧港府和巴达维亚府。这两个府分别在两座岛屿上,目前巴达维亚府不用管,你只需要驻扎在旧港府便可。目前旧港府刚刚成立,虽然有当地华人的支持,但治安工作不容轻视,你要组织好巡逻队,并二十四小时待命,一旦发生任何突发事件,你要第一时间赶过去处理。”

    “是,总督大人,卑职回去就安排。”崔大雷应道。

    “段大人,陛下有意在旧港钻井开采石油,并进行加工,具体的事情我也不清楚,你就跟陛下对接吧。”

    石油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吧?旧港位于马六甲海峡东端,是东西方航线上的一个重要补给点。未来刘学肯定是要派货轮到欧洲去经商的,再加上开发东南亚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石油的需求量不会少,而恰巧旧港就有石油,所以刘学准备第一时间在这里开采并加工石油,省的还要千里迢迢的从大明运油过来了。

    旧港刚回归没几天,住房等配套设施还没有建设起来。不过好在这里不冷,不用担心被冻着,而且这里到处都是未被开发的原始丛林,木材资源非常的丰富。登陆后,修路队的工人、一个团的士兵和两千余名移民一起进入丛林开始砍伐树木修建房屋。

    这边修建房屋,一支由工匠和士兵组成的队伍沿着穆西河进入了丛林里,他们要去寻找油田。

    也是在这一天,千余名工匠和移民,以及一个连的士兵登上战舰去了新加坡岛。要说马六甲海峡上最繁忙的补给站那一定就是新加坡了,所以要想扼守住这条繁忙的海峡并获得足够的利益,新加坡是一定要占领的。

    大明皇家舰队有十几艘战舰,除了留在旧港的和去新加坡的,还有一部分留在了爪哇岛,由张文山率领着去了万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万丹距离巴达维亚太近,且那里也是一个贸易港口,更重要的是那里曾出现过英国战船的身影,所以刘学是一定要拿下那里的。至于一直在打巴达维亚主意的马打蓝人,刘学倒是没太在意,对方连两千人的荷兰人都打不过,那他们更不可能战胜人数和装备更加强大的明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