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奇幻人生之大明第二帝国 > 第 197 章 宴会

第 197 章 宴会

    “陛下,臣妾也想去放烟花。”田秀英最先坐不住了,她看着刘学,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去吧。”刘学说道:“注意安全。”

    “谢陛下。”田秀英给刘学浅浅的福了一下,然后便带着身边的宫女迫不及待的跑了。

    有了田秀英做榜样,袁文芳和张黛玉,以及翠柳都跑去放烟花了,只剩下挺着个大肚子的周玉凤正襟危坐。

    “你想不想放烟花?”周玉凤碍于大着肚子没有去放烟花,但是她的眼神里却很是向往,毕竟她今年也才十七岁,还是个少女。

    “陛下,臣妾……”周玉凤想说不想,但是她确实是想,可要是说想,看看自己的肚子,她叹了口气说道:“让她们去玩就好了,臣妾就不去了。”

    刘学知道周玉凤不去放烟花一个是自持皇后的身份,不能太不严肃了,再一个就是担心动了胎气。其实,有的时候刘学是挺可怜周玉凤的,小小年纪就承担了与她年纪不相仿的责任,也真是够苦的了。“没关系的,只要动作不大,动不了胎气的。”

    刘学一边劝说着周玉凤,一边从壶中界里拿出四个仙女棒,然后他把两个仙女棒硬塞进周玉凤的手里,并给她点燃了。当仙女棒滋滋的燃烧起来后,周玉凤也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在原地晃动着两只胳膊。

    点燃手里的仙女棒,刘学跟周玉凤一起晃动了起来。看着笑得很灿烂的女孩,刘学心想,这才对吗,少女就应该有个少女的样子,总是绷着一张脸,不好。

    大年初一,早晨早早起床洗漱过后,刘学和几个老婆一起吃了饺子,和他们一起吃饺子的还有朱由校的老婆张嫣。昨天吃年夜饭的时候刘学就把张嫣叫了去,只是没等放烟花,张嫣便又回了自己的慈宁宫。

    吃过早饭,又是到几个宫殿去祭拜,完了他便回懋德殿去陪老婆了。按照规定,这天是有个大朝会的,算是一年一度的年会,百官都要参加,其规模堪比登基大典。但是刘学是个惫懒之人,他才懒得去参加这种朝会呢。

    大朝会不去参加,但是有些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大明是天朝上国,周围许多小国家都是大明的藩属国,每年这些藩属国都会到大明进行朝贡。虽然名字叫朝贡,但实质上却是贸易,所以这种朝贡又叫朝贡贸易。

    从去年刚一入冬开始,就有藩属国的使臣团陆陆续续来到大明,随使臣团一起来的还有各藩属国的大量货物,他们来朝贡的目的就是进行贸易。

    贸易自然有专人负责,而各藩属国的使者则住进了会同馆。按照惯例,大年初一的大朝会各藩属国的使者也是要参加的,他们要在朝会上向皇帝进贡,以达到一个万国来朝的盛况。历代的中原皇帝都比较喜欢这个环节,所以皇帝一高兴就会数倍数十倍的赏赐回去。所以各藩属国进贡的贡品越来越多,到后来朝廷不得不规定进贡的数量,以免朝廷因为朝贡而破产。

    因为刘学不想参加大朝会,所以乾圣元年的大朝会被取消了。虽然大朝会被取消了,但外国使臣还是要见的,他们带来的礼物还是要进贡给皇帝的。

    初三这天,刘学在皇极殿宴请各藩属国使臣,六部,不,现在是七部大臣和内阁大臣,以及礼部的一些人陪同。

    因为是私底下的宴请,所以宴会在礼节上就简化了许多。

    “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面见皇帝的大礼什么时候都是不能减少的,所以当刘学走进皇极殿,在宝座上落座后,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官员和外国使臣便跪地行跪拜之礼。

    “诸位爱卿平身吧。”刘学平伸右臂,示意众人起身。

    “谢主隆恩。”都是礼节性的东西,走个过场而已。众人起身后,刘学说道:“诸位爱卿都入座吧。”

    “谢陛下。”众人道了声谢,然后纷纷坐回自己的位置。

    “承恩,上菜吧。”待众人都落座后,刘学吩咐王承恩可以上菜了。今天是晚宴,自然是要吃饭的。

    “今天算是家宴,大家随便点就好,不用拘束。”刘学笑意盈盈的看着台子下面的外国使臣说道。今天可是他们给自己送礼的日子,待会要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

    “第一道菜,酸辣土豆丝。”当端着青花瓷菜碟的宦官们把一小盘土豆丝放在每一个人面前的桌子上时,王承恩大声的报了菜名。

    “第二道菜,番茄炒鸡蛋。”第一道菜刚上完,等在外面的传菜宦官便又排着队进来送菜。

    “第三道菜,宫保鸡丁。”

    “第四道菜,松鼠鱼。”

    “第五道菜,土豆炖牛肉。”

    第六道菜……

    第七道菜……

    一队队宦官如穿花蝴蝶一样进进出出,然后参与宴席的每个人面前的小桌上就摆满了一道道菜肴。青花瓷的小菜碟个不大,里面盛放的菜品也很少,基本上几筷子就能吃完。但是十道菜加起来量也不小了,一般人都是够吃的。

    今天的宴席是刘学精心设计的,菜品都是这个时代所没有的,而酒也是自己那个小酒厂出产的六十三度白酒。虽然是小酒厂出的酒,但在这个时代,这种味道还不错的高度酒算的上是美酒了。

    美酒配佳肴,这会让前来朝贡的各藩属国使臣对大明更加的畏惧。谁说让人畏惧的只有军力?精美的菜肴和醇香的美酒同样能彰显一个国家的强大和富饶。

    吃美食喝美酒怎么能少了音乐呢?有了音乐舞蹈自然也不能少,所以当酒菜上桌后,教坊司的乐手便奏起了乐,舞女也跟着翩翩起舞。

    “诸位爱卿,时值新春,朕敬诸位爱卿一杯。”刘学端起酒杯,朝众人说道。

    “谢陛下。”所有大臣和藩属国使臣端起酒杯,朝刘学道谢。然后,所有人都是衣袖掩面,一口喝干了酒杯中的琼浆。

    嘶,喝完酒后,许多人发出了吸凉气的声音,伴随着的还有咳嗽声。六十三度的白酒入喉就如一道火线般火烧火燎的,那些还没有喝过高度白酒的人不是倒吸凉气,就是剧烈的咳嗽起来。

    咳嗽完,人们还是由衷的赞叹一声美酒。

    高度白酒和这个时代只有一二十度的酒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有了刘学开头,接下来便是热闹的酒宴了,众人互相敬酒,基本上都是酒到杯干。

    “这真是牛肉?”宴席的角落里,两个使臣在那窃窃私语。其中一个使臣夹了一块牛肉放在嘴里咀嚼,咽下后他朝身边的另一人问道。

    被问之人吃的第一口食物同样是牛肉,但他同样不敢确定吃进嘴里的肉就是牛肉。在古代,在以农耕为主的国家里,牛肉是禁止被食用的。明朝法律规定,屠牛者杖打一百,判一年半,流放一千里。所以像电视里演的那种去酒楼吃饭张嘴就来几斤牛肉的,基本上都被官府抓了。

    大国牛多,死的也多,祭祀用的也多,贵族还有机会吃到,但是小国就不行了,即便是贵为使臣,他们半辈子吃过牛肉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这便难怪这两个坐在角落里的人猜测他们吃到的是不是牛肉了。

    “安南阮雄见过陛下,感谢陛下的盛情款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一名外国使臣起身朝刘学施了一礼,说道:“正值新年,外臣祝陛下新年快乐。今次外臣代表我国向大明朝贡,特给陛下带来了一些礼物,还请陛下笑纳。”

    阮雄话音刚落,又有一人站了起来,他伸手指着阮雄大骂道:“你个乱臣贼子,我才是安南使臣。”这人骂了阮雄一句,然后转身朝刘学施礼说道:“陛下,外臣郑友,外臣才是安南使臣,他只不过是我安南叛徒,不能代表我安南。”

    阮雄一见郑友骂他,他立刻回嘴道:“阮氏是叛徒?哈哈哈,真是笑话,你郑氏囚禁国王,我阮氏乃是我主之忠臣,自然要起兵勤王,我们这是清君侧。。看看你们郑氏,前有郑检,后有郑松,哪一个不是奸诈小人?哪一个不是昏庸无能?他们怎能代表安南,我阮氏才是安南正朔,你们郑氏只不过是窃国之贼。”

    就这样,阮雄和郑友在大殿上指着鼻子对骂了起来,其余众人都成了看客。

    “两位使臣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见闹的有些不成体统,孙承宗起身制止了骂的正嗨的两个人。“来者皆是客,二位使臣有什么事情可以私下里解决,这里是皇极殿,今天是陛下宴请诸位使臣的日子,二位在这里如此行径岂不是辱没了贵国的国体?还请二位不要再对骂下去了。”

    孙承宗吧啦吧啦一顿劝,郑友和阮雄大概也觉得这样大庭广众之下对骂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二人都住嘴气哼哼的坐下了。

    安南即越南,这一点刘学是知道的,越南的北方,也就是红河平原和越南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都有着肥沃的土地,盛产稻米,是绝佳的粮食产地。小冰河时期的明朝末年,因为天气的原因几乎是年年干旱,不只是北方的山陕和河南,就是福建也时不时的闹个旱灾,粮食是紧缺的。

    一开始,刘学打算从现代采购粮食运到明朝以缓解粮食危机,但后来经过计算,刘学发现这一办法根本无法实现。现代的粮食太贵,而明朝的粮食缺口又太大,即便以刘学现在的身价也无法填补上明朝的粮食缺口,于是刘学改变策略。以后填补明朝的粮食缺口将以在明朝就地解决为主,从现代运粮为辅。

    怎么就地解决呢?刘学想到的是东南亚,那里气候适宜,水稻都是一年三熟的,而且他是知道泰国、越南等国每年都会大量出口大米的。有这么好的产量地,而且离大明又这么近,不抢到手里岂不是白瞎了这么好的土地了?

    “孙爱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二人为何要当众对骂?”等两位安南使臣都坐回去后,刘学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朝孙承宗问道。

    “启禀陛下,如今的安南后黎朝分为南北两个势力,北方为郑氏,南方为阮氏。他们两方互相敌视,战乱不断。因为有两个势力,所以来大明朝贡便会有两拨使者。”孙承宗回答道。

    “哦,原来如此。”刘学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接着他又朝孙承宗问道:“孙爱卿,安南是不是就是以前的交趾郡啊?”

    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派朱能、张辅和沐晟出兵安南,经过一年多的征战,终于平定安南。永乐五年六月,改安南为交趾郡。到了宣宗年间,由于安南多叛乱,宣宗便从安南撤兵,至此中原王朝彻底失去了对安南的控制权。

    “不知二位使臣都给朕带了什么礼物?”刘学才不在乎安南是不是分裂呢,不管它分布分裂,今年或者明年都要把安南拿下来,他觉得粮食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陛下,这是外臣的礼单,还请陛下过目。”阮雄取出随身携带的礼单,起身说道。

    “陛下,这是外臣的礼单,请陛下过目。”郑友不甘示弱的拿出了自己的礼单。

    王承恩一路跑下台阶,从阮雄和郑友手里分别拿过礼单,然后又跑回去把礼单交到了刘学的手里。

    金器一百件,银器两百件,犀角二十根,象牙五十根,白绢……

    以上是阮雄的礼单,下面是郑友的礼单,二人礼单上的物品大同小异,只是数量上略微有些不同。

    金器一百五十件,银器三百件,犀角五十根,象牙一百根,白绢……

    两个安南使臣呈上礼单后,其他使臣也纷纷取出自己的礼单呈了上去。

    朝鲜礼单:金银器皿各一百件,人参一百根,黄毛笔、兽皮、种马……在这份礼单最后附着美女十名。

    琉球:马、刀、牛皮、龙涎香、苏木……

    真腊:象牙、犀角、大象、孔雀……

    暹罗:大象、象牙、犀角、宝石……

    …… ……

    礼物很丰盛,刘学很喜欢。这些礼物中,有许多东西是现代社会极为稀缺的东西,比如人参和龙涎香,也有一些是在现代很难得到的东西,比如象牙和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