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紫禁城。
冬日正午的阳光下,躺在躺椅上晒太阳的欧阳健眼晴虽微闭,但脑中思绪未停。
他在想一件事。
他在想该不该做这件事。
他在想做了这件事后有什么后果。
他在想面对这些后果能拿出什么应对之策。
时间,时间!
这件事几年前他就想做了,一直拖到现在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他到现在才有了足够的应对手段,而且时机也到了。
一边是现在就做,一边是在等等,等到彻底灭掉满清在说。
两种想法在其脑海中不停碰撞。
做!
突然从躺椅上站起的欧阳健定下了决心。
是该啃掉这根硬骨头了。
在叫来办这件事的人之前,欧阳健先喊来了一个人:礼部尚书王玄策。
“王玄策,我让你做的准备都做好了吗?”
“主公,印刷的设备和人员我已全部淮备完毕。”
“印刷厂厂址选在哪儿?”
“在京师皇城。”
“好,你去告诉工部尚书宇文恺,可以建设了。”
“工部那边,早已经准备好了图纸和样案,就等主公吩咐。”
“南孔的人到了没?”
“王龁将军派出的人已经护送南孔到了京师。”
“留下南孔这么久,该让南孔出出力了。这是第一期的标题,你去,拿给南孔,让南孔去写。”
看着宣纸上所列的三个标题,王玄策心中一激。
“主公,这件事一做,可是扒掉了已故大明帝国之内所有豪绅富商、朱明皇族和朱明功臣世家的最后一层遮羞布。”
“我就是要让天下所有百姓看看,这些人过的是什么日子。”
“百姓们太苦了!主公,我这就去做。”
“去吧。”
王玄策走后,欧阳健让仇大力叫来了议事堂堂主萧何和户部尚书刘晏两人。
“主公,我正在和房玄龄、庞统、张文谦三人商议管理下人的具体细则,急着把我和刘晏两人叫来,是出了什么事吗?”
“主公,这段时间京师之内风平浪静,发生了什么事这么急把我们俩叫来?”
“萧何,刘晏,你们俩对于明太祖定下的黄册和鱼鳞图册这两项政策怎么看?”
“对大明帝国而言,黄册和鱼鳞图册这两个政策的实施带来的是极大的利益。”
听到欧阳健此问,萧何不加思索的先下了一个总结。
“主公,在大明帝国之前,秦、汉、唐、宋都颁布过类似的政策,以图清查土地和人口,但直到大明帝国建立、黄册和鱼鳞图册这两个政策实施,才真正的查清楚了大明帝国人口总数、每省、每县、每村和每户具体的人口数、帝国土地总亩数、上等田、中等田和下等田具体的亩数、每家每户的土地位置、大小和形状。这是明朝以前的朝代从没有做到的事。”
萧何用这段详解证明了自己的结论。
“主公,查清人口总数和田地总数,不但有利于兵役和劳役,更加重要的是,能推算出每年的农作物总收成,利于每年田赋的征收。”
刘晏从户部尚书的角度肯定了这两项政策。
“在大明帝国时期,因为某些可想到的原因和因素,商税和关税少的可怜,几乎没有,田赋就是最主要的税收手段。执行鱼鳞图册政策之后,每家每户的田地一清二楚,极大的有利于田赋的征收。”
“这两项政策后期执行不下去,并不是因为政策本身,而在执行的人身上。”
“因为这两项政策损害到了有关利益集团,才遭到明里和暗里的各种抵制。”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完看法后,看向欧阳健。
主公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这个,难道是……
“我现在手握十省一府,却不知道这十省一府内到底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亩地,这是不行的。”
“主公是要重新清查人口和土地。”
“不错,这就是我把你们俩叫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