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掌柜从二楼慢悠悠地走了下来,脸上带着一贯的精明与和善。
“大河,这次送来什么好东西啊。”
刘大河微微欠身,拱起双手。
“赵掌柜,不知店里需不需要新鲜蔬菜。”
赵掌柜一听,眼睛顿时一亮。“新鲜蔬菜?”
这个季节可是稀罕物啊,除了地窖里的白菜萝卜,还真没什么其他蔬菜可吃。赵掌柜疑惑地看着刘大河。
实际上,汉代就已经有了温室种植的方法,在室内燃烧木炭升温,蔬菜便能正常生长。只不过这些都是王公贵族才能享用到的,平头百姓可不敢有此奢望。
刘大河笑了笑,伸手示意赵掌柜到门外看看。他走到牛车旁,将被子掀开。
顿时,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呈现在眼前,黄瓜鲜嫩欲滴,茄子紫得发亮,还有那白菜,棵棵饱满。在角落里,还有两个西瓜。
“这菘菜,青瓜,落苏,好生新鲜。”
赵掌柜惊喜地看着这些蔬菜,眼中满是赞叹。接着,他又看了一眼角落的西瓜。
“大河,居然还有两个寒瓜,可真是稀罕物啊。”
刘大河拱手说道。
“这两个寒瓜,就当做晚辈的送给您,甜甜嘴。”
赵掌柜哈哈大笑。
“那老夫就不客气了。青瓜和落苏,我都要了,就是这个菘菜我只留下一百斤吧,临近冬天,想来这些青菜也是来之不易。大河,就按 10 文一斤收购,你看可好。”
“可以,可以,那就谢谢赵掌柜了。”刘大河满心欢喜。他和小二两人一起将青菜搬进厨房。
“菘菜一百斤,青瓜八十斤,落苏六十八斤。”后厨的人仔细地将青菜称重。
赵掌柜取出二两银子,还有四百八十个铜板串在一起,递到刘大河的手中。
“大河,不知你那里蔬菜是否充足,可否持续供应?”赵掌柜期待地看着刘大河。
“赵掌柜,供应到腊月底是没有问题的。”
“好好,这样从今天开始,以后每隔 5 天,送一次货,每样都要一百斤,你看如何。”赵掌柜拍了拍刘大河的肩膀。
“承蒙赵掌柜关照,那就这么定下,每隔五天我来送一次蔬菜。”
、、、、、、、、、
刘大河离开酒楼后,来到了热闹的集市。
他将牛车停到一边,谨慎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偷摸空间取出黄瓜和茄子放到筐子里。
县城里的有钱人家不在少数,他们看到这些新鲜的蔬菜,都觉得是稀罕物。
10 文一斤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贵,不一会儿,这些青菜就被抢购一空。
今天一天卖了快四两银子,刘大河心中感慨,看来,冬天卖蔬菜真是个赚钱的买卖。
他在县城里逛着,买了一些点心和零嘴,又买了半扇排骨和五花肉。
街道上的铺子一家挨着一家,糕点铺里飘出阵阵甜香,首饰店,布料店、、、、、、、、、、、。
“佩月阁!”刘大河抬头看去,只见一家装修精美的首饰店。
伙计看到刘大河将牛车停到墙边,热情地迎了上来。
“客官,是要给自家娘子挑选首饰吗?”
刘大河点了点头。
“麻烦,小哥帮忙看下牛车。”
“好嘞,您放心,里边请。”
刘大河走进首饰店,柜子前的的伙计看着刘大河,虽然他穿着普通棉衣,但是气质清冷非凡,便更加热情地招待起来。
“不知,小哥,要买些什么首饰。”
“我看看银镯子。”刘大河说道。
伙计将柜台里的托盘取出,托盘里摆满了各种样式的镯子,都很精美。刘大河一时挑花了眼,不知该选哪个好。
伙计见眼前的小哥有些无措的样子,便主动推荐起来。
“小哥,是要给自家娘子买吗,这款桃花的就非常不错。”
刘大河拿着伙计推荐的银镯子看了看,确实不错。
“就它了,我要一对,这个喜鹊图案的也要一对。”
伙计脸上笑的更开心了,心中暗叹自己就是有眼力见,这个小哥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农家子,一出手就是两对镯子。
伙计迅速将两对镯子包了起来。“小哥,一共八两银子。”
刘大河从怀中取出两块银子递给伙计,伙计称重量后,用锯子锯开,将剩下的银两找给刘大河。
刘大河收下银子,走出银楼。
看到门口的伙计还在帮忙照看牛车,他道了一声谢,这才赶着牛车,踏上回家的路。
临近村子时,他又从空间取出一些白菜、茄子和黄瓜,放在背篓里,用被子盖上。
、、、、、、、、、、
回到家中,刘大河缓缓将牛车牵到院中。
背起背篓,双手稳稳地抱着筐子。
大雅在屋里听到动静,连忙从屋子出来。
“大河哥,你回来了啊。”说着,大雅伸手接过刘大河手里的筐子,看到里面一些点心和猪肉排骨。
“大河哥,又买这么多肉啊。”
“这个天气越来越冷,吃不完也不会坏掉的。”刘大河微笑着解释道。
“大河哥,我感觉我这一阵子家里天天能吃到肉,腰都粗了不少。”
“喔!我怎么没看出来,一会回房里我仔细看看。”刘大河看着自家娘子的腰肢还是很纤细啊。
“大河哥,你也不怕爹娘听到。”
“无妨,走进屋!”
两人一同走进堂屋。
刘大河将背篓轻轻放到地上,接着取出白菜、10 多根黄瓜,还有 10 多个大茄子。
“大河,这蔬菜可是稀奇,晚上娘给你做个青瓜汤。”
刘母已经习惯了自己儿子时不时拿出的这些东西,她深知儿子有本事,作为老人,她觉得自己也不必多问,只要一家人日子过得好就行。
“大河,直接将这些菜放到地窖里,那里冬暖夏凉,不会将菜冻坏。”刘母继续说道。
“好的,娘。”
刘大河应道,随后他小心地将青菜放进地窖。
大雅和刘母晌午便开始擀起了面条。
不一会儿,满满四大碗面条就做好了,每碗上面还放着一个煮鸡蛋。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稀里呼噜地吃完面条,胃里暖暖的。
自从刘大河上山打猎以来,他们家的光景越来越好。以前都是一天两顿,现在也吃上晌午饭,改成一天三顿了。
刘父将碗筷放到一边。
“大河,今天我和你娘去找村里的婆子,看了看日子,两天后就是乔迁的大吉日子。我和你娘天天去烧火炕,新院子也烘的差不多了。”
刘大河听后,点头说道:“既然爹和娘已经算好了日子,那就两天后,咱们就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