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猎豹又一次疾驰在高速公路上,赵怀安一直没有说话,他的眼神专注地盯着前方的道路,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他的表情平静得如同湖水一般,没有丝毫波澜起伏。
开了十多公里后,赵怀安终于打破了沉默,他对身旁的李鱼说:“给jy管理局打电话,要求重新鉴定苏和的死亡原因。同时,也给法制日报和其他各大新闻媒体打电话爆料,就说服刑人员在修炼时被jy火化。我相信,只要事情曝光,一定会有很多媒体来主持公道的。”
李鱼听了赵怀安的话,不禁皱起眉头,担忧地问道:“可是,如果jy管理局不搭理我们怎么办?毕竟我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胳膊怎么能拧得过大腿呢?”
赵怀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不用担心,只要我们坚持到底,总会有人站出来为我们发声的。而且,现在的社会舆论力量很强大,一旦事件曝光,必然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谴责。到时候,他们想掩盖也掩盖不了。”
“让新闻媒体介入是必须的,我真想把当时的参与者一个个弄死,但是然后呢?总不能我再吃颗花生米吧。已经这样了,总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给我们一个说法,也给师父一个交代”。
“知道了师父,我这就打电话。”李鱼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开始拨打管理局的电话。她详细地向对方说明了情况,并强调了事情的严重性。接着,他又拨通了报社的电话,希望他们能够报道这件事,引起社会的关注。
打完电话后,李鱼觉得还不够,于是他又发动亲朋好友帮忙联系其他的新闻媒体。大家纷纷响应,通过各种渠道将消息传递出去。就这样,李鱼忙碌了大半个小时,终于联系到了多家新闻媒体,他们都表示会关注此事并进行报道。
看着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李鱼心中稍感安慰,但同时也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她不知道这样做是否能改变什么,说实话,她到现在还是懵懵懂懂的。
这时车已经进入夏都市区,还不到下午五点,但因为是下班时间,市区车流量较大,兜兜转转半个多小时才抵达jy管理局门口。
李鱼下车去门卫室,表明了来意后,保安打电话请示了当班领导,才允许他们的车进入大院。
赵怀安下车后,把手机交给李鱼,说道:“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你丈夫今晚不回家吃饭了,不要因为我给你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矛盾。我的手机你也拿着,来电话了你处理一下。”
从管理局大楼内走出一位身材发福的中年男人,年纪有五十多岁,他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地走向赵怀安。他的眼神犀利而专注,似乎在审视着眼前这位年轻人。当他走到赵怀安面前时,停下脚步,开口问道:“请问你就是赵怀安?”
赵怀安抬起头,看着这位中年男人,平静地回答道:“是的。”他的声音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废话。
中年男人微微一笑,自我介绍道:“你好,我叫常江,是jy管理局副局长。很高兴见到你,请跟我来。”说着,他向赵怀安伸出了右手,与他握了一下手,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赵怀安和李鱼跟随常江走进了办公大楼。他们穿过宽敞的走廊,来到二楼一间会议室前。推开门后,只见里面已经坐满了人。这些人都是来自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们,他们早早就在这里等候,期待着能第一时间采访到赵怀安。
当看到赵怀安跟着常江进来时,那些原本安静的记者们顿时变得活跃起来。他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和话筒,争先恐后地朝着赵怀安涌去,将长枪短炮纷纷戳到赵怀安面前。一时间,闪光灯闪烁不停,快门声此起彼伏,场面异常热烈。
记者 A:“请问您为什么在时隔 6 年后才决定追查当年服刑人员的死因?”
记者 B:“您认为这 6 年的时间间隔会对此次追查造成怎样的困难?”
记者 C:“对于当年监狱给出的相关解释,您是否存在疑疑?”
记者 D:“您是否有确切的证据或者线索促使您现在发起这次追查?”
记者 E:“您觉得这次追查能够为公众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意义?”
记者 F:“在这 6 年中,您是否一直在为此次追查做准备?”
记者 G:“您认为监狱管理局对此事会持怎样的态度和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