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打量着面前的少女。
自飞升后,这些年他见过不少妖,有杀人成性的大妖,亦有胆小克己的小妖。有的修得半人半妖,人的身子妖的脑袋,昼伏夜出,仍带着野性;有的变幻成美女模样,混入人世,倾国倾城。
面前这只妖,虽道行不浅,身上的杀戮之气却并不重。
他重复道:“放了那一百个凡人!”
“你休想!”少女使劲挣了挣,瞪圆了杏眼,恶狠狠地说:“他们已经被我吃掉了!”
太仓抬起头,玩味般看着少女:“你在说谎!”
少女冷哼一声,继续挣扎。
“你并非是个狠毒的妖怪!而是一个很有灵性的玉狐!”太仓摆着手上的羽扇,目光扫过对方有些稚气未脱的脸,稍顿道:“因这凡界浊气太重,对你身体损耗过大,你不得不采阳补气。以你所需,只消吸食少量阳气,根本无需杀人!”
少女咬着牙,面露凶相:“万一我是个喜欢杀人的狐狸,有这方面的癖好,以杀人为乐,怎么说?”
太仓轻笑一声,转身欲走。
“臭道士!那些人已经被我吃掉了!”
闻言,太仓顿了顿步子,坚定道:“你不会。”
只是走了不多几步,身后便又传来少女的嘶吼声:“喂!臭道士!你倒是给我解开啊!臭道士!”
太仓向山下走去,再不回头,只是潇洒地一扬扇子:“等我找到那一百个凡人,你身上的枷锁自然就会解开。以你如今的身体,劝你还是不要做强力挣扎。倘若你不听,只会让你伤得更重!说不定……这百年的修为便没了。”
太仓猜得没有错,那只小狐妖只是将那些凡人困在迷雾森林中,用法术使他们陷入沉睡而已。待他赶到后,轻而易举便化解了狐妖所设的结界。
那些凡人犹如大梦初醒,千恩万谢之后便下了山。
太仓拒绝了清河镇百姓的谢礼,次日便趁拂晓雾浓时离去,打算继续四海云游。
离开清河镇时正好路过一片树林,接天枝叶将穹空遮得严严实实,透出不多几分天光。
空气中有一丝古怪,仿佛愈往前走,林中气氛就愈发诡异。
太仓停下步子凝了凝神,察觉到有一缕奇怪的气息一直跟着他。他心中了然,便故意不做理会。
只是他尚未多走出一步,一阵秋风横扫落叶。
枯黄的榛叶从他肩头滑下。
眨眼间,白衣少女气势汹汹,已经举剑朝他刺来:“臭道士!受死吧!”
太仓侧身躲开,用羽扇连接了两招。
仅仅是两招,少女已被他强大的内力击了很远,身子重重地撞在一棵树上,吐出一口热血,昏死了过去。
晓星残月尚未褪去,林中狂风不止,群鸟惊飞。
白衣少女躺在枯叶之上,任凭白衣被风轻轻扬起,一动不动。
太仓立在原地,思索了许久,最终还是提步向少女走了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
少女慢慢苏醒过来,她发现她竟在自己的山洞中,一切如故。唯一不同的是此刻身边还多了一个男人。
那男人周身都是仙气,穿着白色的道士袍子,面色清俊认真,正在一旁打坐。
她咬牙切齿,就是这个太仓,打伤了她,还放走了她千辛万苦捉回来的凡人。
她看着他,心中杀意顿起,便爬起身慢慢靠近他,微微张着嘴,企图一口咬住他的脖子。
怎料,正当此时,太仓的眼睛猛地睁开。长长的睫毛铺展开来,犹如蝴蝶展翅。一双漆黑的眸子,带着一些迷惑,还有一些认真,直勾勾地把她瞅着。
她木讷地合上嘴。目光缓缓地从他眼睛上移到他的整张脸上,那似乎被人刻意雕刻过的一张脸,俊秀深刻。
她第一次如此细致地去观察一个男人。得出一条结论,他比她抓过的一百多个男人好看多了。
她像打量一个新奇的事物般打量着他,最终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他的喉结。摸完后不由得皱起眉,用另一只手摸着自己的脖子。
他有喉结,而她自己却没有,她有些想不通。
她便偏着脑袋,皱眉思考,神情认真。
太仓盯着她的一举一动,抬手将她的手拿开,一脸漠然看着她:“你身携异伤,人的精魂虽能缓痛,却不能治根,只有神仙之力才能助你长久不痛。我已经助你伤愈,你往后要听我的话。”
她以为人人都得长喉结那东西,因为自己没有便有些失望。悻悻然低下头去,恰巧瞧到太仓染血的衣襟。听他说这话,她恍然大悟,才知道昨晚是他渡了法力救了她,替她护了心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