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末我带义和团虐列强 > 第136章 大明王朝天子的銮驾

第136章 大明王朝天子的銮驾

    腊月二十九的西安古城大街,寒风如凌厉的鞭子一般抽打在人们脸上,冰冷刺骨。行人们裹紧了身上的衣物,脚步匆匆地穿梭于街头巷尾。古老而厚重的城墙在寒风中巍然屹立,它那斑驳的墙体宛如岁月留下的印记,似乎默默地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城市千百年来的兴衰荣辱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放眼望去,大街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那一家家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店里,浓郁醇厚的肉汤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垂涎欲滴;而街边一个个香气四溢的肉夹馍摊前,则围满了等待品尝美味的食客们。他们或驻足观望,或焦急地催促着摊主快些做好自己那份美食。

    街上的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头戴各式各样的帽子抵御严寒。有的人将手插在口袋里,缩着脖子快步前行;有的人则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尽管天气寒冷,但这熙攘的人群和热闹的氛围却让整个街道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铛……

    一阵锣声传来,街道尽头仪仗队先行。旌旗蔽日,锦旗飘扬,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前行。骑马武士手持长枪,威风凛凛,步伐整齐划一,发出铿锵有力的声响。鼓乐齐鸣,笙箫悠扬,声音响彻云霄,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皇帝的威严。

    在仪仗队的中央,“皇帝”端坐在龙辇之上,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皇冠,面无表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神秘。龙辇由八匹骏马拉着,缓缓前行,车身镶嵌着各种宝石和珍珠,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纷纷跪地迎接,高呼万岁。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敬畏和崇拜之情,有些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皇帝的仪仗队经过之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掌声,气氛热烈而庄严。

    “嘶……”那书生模样的老叟跪在人群之中,眉头微皱,嘴唇轻启,发出一声低沉的沉吟。他一边轻轻揉着自己的膝盖,一边目光紧盯着前方逐渐靠近的皇帝仪仗队,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和不解。

    只见他缓缓转过头来,对着身旁同样跪地的人轻声说道:“这位兄台,不知您是否也有同感?老朽总觉得今日这皇帝的卤薄队与往常相比,似乎有些不太一样啊!”说罢,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远处的仪仗队,仔细观察起来。

    “赶紧跪好啦!别再乱动了,你这事儿怎么这么多呢!你可得小心点啊,如果让上面的人听到了你这般不规矩,定会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的!到时候可就麻烦咯!”旁边那位好心人一脸焦急地压低声音说道,同时还不忘用眼神示意对方赶快端正姿势。他一边说着,一边紧张地四处张望,生怕有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

    正如那位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老叟所描述的那样,从对面缓缓走来的这支仪仗队,与人们印象中满清皇帝出行时那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截然不同。只见队伍的最前方,整整五十名精壮之士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徐徐前行。他们身上穿着无比华丽的飞鱼服,那服饰的颜色鲜艳夺目,上面绣制的图案精美绝伦,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无尽的巧思和工艺。每个人的腰间都佩戴着一把寒光闪闪的绣春刀,刀柄镶嵌着宝石,刀刃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令人不寒而栗。这些人身姿挺拔如松,站立得笔直,仿佛一座座不可撼动的山岳。他们面无表情,面容冷峻得如同千年寒冰,让人望而生畏。

    再看紧跟在龙辇之后的那些太监们,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个个都梳理着精致的发髻,那发髻高高盘起,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有的还插上了金银制成的发簪,随着身体的移动轻轻摇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此行此景哪是满清皇帝出游,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分明就是大明王朝天子銮驾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