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白山黑水1943 > 第42章 肆拾贰

第42章 肆拾贰

    不多时,十余辆车载远程火箭炮很快便在杨家村集结完毕。合成旅-炮兵营·营长 和 配属至合成旅的 炮兵旅-远火一营·营长 共同指挥这十余辆车载远程火箭炮驶向预定发射阵地。我站在在临时指挥所的窗边目视着这一切的进行,心中满是疑惑,这批明显是正在进行发射前准备工作的车载远程火箭炮并似乎并没有齐射的打算,而是分别指向东南西北不同方向,扭头看向指挥所内的电子地图,杨家村周边也并没有什么值得攻击的目标,合成旅穿插至此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阿馆同志,你刚刚穿越时有没有发现传送门有任何异常?”

    “参谋长你这话倒提醒我了,刚刚开门之前传送门上的提示文字貌似比之前多了几行,当时着急和部队汇合,没太在意就直接穿过来了。有什么问题吗?”

    参谋长点了点头向我解释道,第一次在抚远见面时我有提到过杨家村的传送门被毁,并且成功在抚远开启了2号传送门,旅部参谋判断很可能可以同时开启多扇传送门,至少在43位面已经有2扇门了,这次不远千里直插鬼子重兵把守的沦陷区腹地,发动奇袭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修复位于杨家村的1号传送门,以验证传送门多重开启的可能性,如果属实,那战略意义可就完全不是一扇传送门所能比拟的了。

    “阿馆同志,此事非常重要,你这次穿越43位面的传送门,就是在抗联游击队的同志带领下,经过修复重建的,你第一次穿越时使用的民房大门,为了防止你误穿,临行前我们已经交代周旅长暂时关闭抚远的2号传送门,现在需要你返回24位面确认传送门的开启顺序和使用方法。”

    “收到!我这就回去确认!”

    重新返回24位面,昏暗的卧室内,传送门上果然多了几行绿色提示文字:“43位面1号传送门已修复,请选择要开启的传送门,默认开启1号门。”

    “卧槽!果然被参谋长猜中了!还能这么玩的吗?”

    等等,我突然意识到参谋长为什么说此事非常重要了,如果我在43位面开启了多个传送门,从其中一个返回24位面,转身再开启相隔千里的另一个传送门,那我岂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瞬间移动”了吗?这也太刺激了吧!

    我立即把这一重大发现汇报给在小区外值守的超时空援助小组,相信以24位面科学家的智慧一定能把这项“瞬移”功能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转身便立即返回杨家村向参谋长复命。

    “嗯,果真不出所料!如果是这样的话的确可以省掉不少麻烦。杨家村与抚远相隔千里,虽然这个距离无线通信不成问题,但这个年代鬼子的无线电侦查能力不容小觑,一旦发现杨家村附近有密集的无线电信号发出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阿馆同志,请立即返回抚远,告知周旅长,我部已抵达预定位置,按预定方案实施作战计划!”

    返回24位面重新选择2号传送门,炫目的白光过后抚远城外秘密基地跃入眼帘,这种转瞬之间变跨越千里的神奇体验让我感到有些恍惚,还不等我适应“时差”,面前的基地又让我大吃了一惊,和一周前相比,这完全是两个地方了啊!

    基地中心物资存储区十余栋印着中粮集团和中储粮LOGO,高六七米,跨度三十米的巨型高大平房仓格外醒目,高大平房仓虽然结构简单、造价低、施工简便并且仓容超大还防潮,但是密闭性和隔热性相对来说要差一些,因此在新闻中出镜率远远不如圆筒仓,可在目前缺粮且潮湿低温的抚远县城,这十余栋仓储万吨级别高大平房仓简直是雪中送炭。按照每人每年消耗粮食500公斤计算,仅仅这第一批援助的粮食就够2万人的抗联队伍在脱离生产的前提下吃上十多年。

    武器装备区,合成旅-勤务保障营-修理二连的战士配合着各单位接到留守任务的战士正有序地对各型装甲装备进行维护保养,从装甲底盘、履带以及负重轮上厚厚的冰泥混合物可以看得出来,在我离开的这一周里,抗联战士们同样经历着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远处发动机隆隆的轰鸣声和训练弹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告诉我,这些在苏联经过系统化军事训练的抗联战士似乎已经完全能够驾驭这些来自未来的钢铁巨兽。

    山脚下新建的靶场中,刚刚从抚远县征召入伍的新兵统一身着解放军21式荒漠迷彩作训服,手持81-1式762毫米自动步枪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山体面向靶场的一侧积雪已经被纷飞的弹头融化殆尽,原本坚硬结块的冻土经过成千上万发子弹的反复冲击,全都变成了格外松散细小的碎石。

    抬头望向远处,有一座不起眼的山头,在它的上空,几个不起眼的身影正像一只只鹰隼一般,时而高速俯冲,时而急停半空,时而闪转腾挪,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身影所到之处,附近的地表要么发生剧烈的爆炸,要么被激起一阵阵尘土……想来此刻基地内的某型无人机指挥控制车内,抗联战士正在进行无人机操作、步兵-无人机战术协同等相关方面的训练。

    而在更远一些的寒风中,155毫米榴弹炮、120毫米迫击炮、火箭炮等重型武器低沉的轰鸣声隐约传来,那声音如同蛰伏于山林中的猛虎在咆哮。

    正在训练的抗联战士眼睛里是大写的“豪横”,想当年打一场伏击战,平均下来每人只能分到个位数的步枪子弹,还要精打细算,轻机枪整个抗联都不一定有十挺!重机枪一挺都没有!步枪是“老套筒”、“汉阳造”!膛线都磨平了!就这样!两个人都分不到一支枪!现如今这些想都不敢想的重型火力跟不要钱一样拿来就往空地上招呼,一天打出去的子弹比过去抗日十年打过的总和还要多,这……就是咱们国家未来军队的实力吗?

    过了没多久,一位两杠一星的干部叫住了正在愣神的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合成旅在抚远县所有留守人员的总负责人——合成旅-教导队·大队长。和大队长寒暄了几句后,他把我带上一辆猛士车,基地通向抚远县城的路旁,一眼望不到边的钢制结构移动营房已经搭建完毕,发电机组、储供水囊、空调、电暖器、各类管路等设施一应俱全。但在这些移动营房的附近,还有一些与之画风完全不同的帐篷。

    “大队长,这些帐篷是怎么回事?为啥不统一一点,都用这种移动营房呢?”

    “你是说咱们合成旅官兵们住的那些框架帐篷吗?放心好了,那些帐篷早在这些营房送过来之前,我们的战士就已经搭好并住进去了,而且帐篷所配备的生命维持设施与这些移动营房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别,框架帐篷内还专门设计了隔温层,绝对不会让我们的战士受到一丝寒意。况且,传送门的传输计划还是比较紧张的,我们应该保证更紧急物资的优先传送,同时充分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

    听完大队长的讲解,我不禁连连点头称赞。

    再次望向窗外,移动营房四周及一旁的大空地上是正在操课的队伍,时不时还能听见呼号声从队伍中传出。据大队长说这是刚刚收编的奶头山和威虎山的土匪,仅仅一个礼拜的时间,抗联战士已经将盘踞抚远周边为害一方的匪患,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彻底肃清,负隅顽抗的匪首通通击毙,其余匪众被押送至基地,连同先前投降的伪军和鬼子一起接受改造,白天进行队列训练,晚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周边更是挤满了抚远县城前来围观的百姓。

    “大队长,这些鬼子土匪可得看好,别让他们跑了啊。”

    “阿馆你想多了,天天白米白面吃着,空调房睡着,这才知道之前过得是什么鬼日子,拿枪指着他们都不带逃跑的!”

    说话间便来到了抚远县人民政府,作战指挥室内,周卫国正紧盯面前的数字化指挥大屏。

    富锦县城上空,厚重的铅云直逼地面,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古话在此刻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经过一周的紧急调动,数个国境守备队集结于此的三十万关东军精锐部队,如同一滩墨绿色的死水不断浸染着富锦要塞周边广袤的三江平原。

    小小的县城显然无法容纳这支庞大的军队,各国境守备队分批次在城外平原地区挖掘简易战壕,搭建起行军帐篷就地驻扎。空中不断有侦察机发出阵阵轰鸣低空掠过,旋即折返,不敢再向抚远方向前进半步。地面各营地周围,坦克、装甲车、各型火炮披盖了伪装隐蔽待命。

    佳木斯至富锦一线,满载着弹药、油料、粮食以及医疗用品的各型军用列车和卡车在不断穿梭,然而,这看似坚不可摧的军事力量背后,却无法掩饰这三十万人内心的恐惧,作为日本陆军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他们是帝国荣耀最后的卫道者,自小熏陶的武士道思想不允许他们畏惧任何敌人,但短短月余,抚远饶河失守、富锦要塞遇袭,虎头要塞陷落,森下部、龟田部、第九旅团、第四国境守备队驻虎头阵地全员玉碎,敌人所到之处竟不留一个活口,这些会严重打击关东军士气的战报本来是绝密信息,可是每到夜幕降临,侦察机无法起飞的空挡,各国境守备队临时驻扎阵地上空,无数高清照片都会像雪片般洒落,用日语书写的详细战报、关东军尸横遍野的阵地、死相凄惨的鬼子兵尸体……在那个没有PS的年代,这些照片就如同索命的恶鬼,不断啃噬着每一个鬼子兵几近崩溃的心理防线。

    抚远县城指挥室内,翼龙2实时拍摄的高清红外图像正同步在显示屏上播放,一个星期以来,每天晚上派遣无人机去鬼子阵地发送“传单”、欣赏鬼子的表情从不解到愤怒再到崩溃的转变,已经成为周卫国的固定时间表了。

    眼看着富锦要塞聚集的鬼子部队数量越来越多,给鬼子“新兵”做“心理建设”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警卫员不免有些担心:“旅长,这批鬼子明显就是冲着抚远来的,解放军给咱们留下这么多厉害的武器,为啥不趁这帮畜生集结的时候一窝端了它们呢?”

    “上兵伐谋,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现在这帮畜生活着,对我们的帮助更大!感谢阿馆同志不远千里送来情报,差不多到了和解放军约定的时间了。给我接富锦要塞,是时候跟老熟人打个招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