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 278章 狂妄的贡觉

第 278章 狂妄的贡觉

    待一行人抵达目的地后,在哨兵警惕的目光之中,张爱玲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了那张由威廉二世亲自授予的特许令。

    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许可证明,他们终于得以再次亲手触碰那些久违多时的电台设备。

    紧接着,大家迅速各就各位,熟练而又紧张地开始对电台进行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操作。手指在按键上飞快地跳跃舞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信号灯忽明忽暗,宛如夜空中闪烁不定的繁星。

    终于,他们成功地将《七月协定》顺利签订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通过电波传递到了遥远彼岸的张人骏手中。

    就在同一时刻,身处欧亚大陆另一端的张人骏正坐在总督府那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专注地处理着手头堆积如山的事务。

    然而,当他接收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捷报时,原本紧绷的面庞瞬间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

    当然了,对于他来说,这七个月的时间内,并不仅仅只有这一则令人欢欣鼓舞的喜讯。

    据复兴军第五军李宗仁部传来的最新战报显示,经过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他们已成功实现对广袤西藏地区的全面掌控!

    曾经那个由贡觉负责统领、实则被英军将领查尔斯暗中操纵的所谓“傀儡共和国”,如今也彻底走向覆灭。

    回顾这场剿灭行动,其过程堪称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起初,当贡觉和查尔斯获悉复兴军第五军正朝着他们所在之地挺进时,两人均表现出极度的激动之情。

    然而,这种激动却源自完全不同的心境。

    贡觉心中涌起的激动乃是因兴奋所致,他自以为凭借着背后英国势力的支持以及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武装力量,可以轻易抵御住复兴军的进攻,并借此机会一展雄风;

    再看那位英军将领查尔斯,此时此刻,他的内心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被惶恐与不安所淹没。

    这位曾经和其他友军一同坐镇英属印度、威风凛凛的旅长,在接到乔治五世的命令后,千里迢迢赶赴西藏地区执行这项艰巨的任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欧洲的战事极为紧张,急需调派大量兵力前去索姆河地区支援,而许多驻扎在印度的英军也因此离去。

    现在整个印度的防守相当地空虚,因此他未能得到更多的、那些尚且还驻扎在印度的英军增援,所能调动的仅有隶属于他个人麾下的那部分兵力而已。

    粗略一数,这支部队不过区区一万人左右。尽管人数算不上众多,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装备倒是颇为精良。

    凭借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要应对袁世凯部署在拉萨地区的防守力量,可以说是易如反掌、游刃有余。

    更何况,查尔斯还暗中扶持了当地的一个势力——贡觉,在查尔斯的大力鼓吹之下,贡觉这个人得到了极高的威望,成功地招到了近十万的农奴充当军队,这使得他们这支军队的人数远多于袁世凯在这里的驻军。

    贡觉此人虽手握数万兵马,但平心而论,在那场攻克拉萨的激烈战斗中,查尔斯所率领的这支英军才是真正的主力军,其战斗力之强堪称恐怖,输出至少占据了整场战役的 90以上。

    相比之下,贡觉手底下那数万名农奴士兵,充其量也就是一群只会放放火、喊喊口号以壮声势的“拉拉队员”罢了。

    可是如今,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变得异常险峻。

    原来,复兴军第五军李宗仁部的六万余众正浩浩荡荡、杀气腾腾地朝他所在的方向急速进军。

    面对着人数、装备、兵员素质都远超于他的复兴军主力军,查尔斯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

    查尔斯在心里估量着,在这场战争中,他胜算还不到一成,甚至很有可能也会步入到北洋军的后尘,被全部歼灭或俘虏的命运。

    正因如此,查尔斯内心深处对与李宗仁展开这场战役充满了抵触情绪。

    实际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能够尽快撤离这方是非之地——西藏,然后回到遥远的印度,重拾他在英属印度那犹如土皇帝般奢靡而惬意的生活。

    然而,与查尔斯截然相反的是贡觉。

    自从那位英国军队将领查尔斯踏上西藏这块神秘的土地,并毅然决然地选择支持并扶持他之后,贡觉的军事生涯便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突进。

    他在战场上仿佛得到了神灵庇佑,所向披靡、攻无不克!

    无论是那些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地方性武装力量,亦或是袁世凯在此精心部署的北洋军守卫部队,只要遭遇他与查尔斯联手发动的猛烈攻势,都难以招架,纷纷溃败。

    时至今日,在贡觉辉煌耀眼的战斗履历表上,几乎找不出任何一场失败的记录,其赫赫战功使得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屹立于青藏高原之上的常胜将军。

    正因如此,贡觉本人的自信心犹如吹气球一般迅速膨胀起来,直至达到了一种极度夸张的程度。渐渐地,他眼中再也容不下任何人,仿佛整个世界都唯他独尊。

    而更为重要的是,他手下竟然有着整整十万精兵,这足以让他自傲无比!

    然而,这些所谓的“精兵”实际上不过是一群饱受压迫、生活困苦的农奴而已。

    他们身上携带的并非精良的武器装备,而是各自家中那破旧简陋的农具。这样一支队伍,毫无凝聚力可言,其战斗力更是差得令人咋舌。

    可即便如此,贡觉却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仅凭借着人数上的巨大优势,他便天真地认为自己已然具备了所向披靡的强大实力,足以轻松击败任何对手。

    对于过往所取得的胜利,他丝毫未曾察觉到其实全赖于英军将领查尔斯的援助支持。

    而在英军将领查尔斯的眼中,贡觉手下的这十万杂兵根本就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他甚至敢于断言,无需出动全部的英军,只需派遣出区区一个营的兵力,便能轻而易举地将贡觉及其部下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

    不仅如此,查尔斯还敢断言自己的这个营在完成任务之后仍能够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

    然而,贡觉却完全不这样认为。

    此时此刻,李宗仁所率领的部队正以汹涌澎湃之势迅速逼近。

    不过,据贡觉所知,李宗仁手中的兵力仅仅只有区区六万人而已,再反观自己这边,情况则大不一样了。

    而他不仅拥有着自己的军队,而且还有查尔斯麾下那支强大的英军队伍作为助力,总人数加起来竟然高达十一万之众!

    相比之下,就连复兴军第五军的兵力也比不上他们,整整多出了五万人马。

    如此明显的兵力优势让贡觉信心爆棚,觉得胜利已经是手到擒来之事。

    正因如此,贡觉兴奋不已地找到了查尔斯,拍着胸脯向他立下军令状,表示自己一定会亲自率领手下那堪称精锐中精锐的十万人马,与复兴军第五军这支远道而来的远征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并且有着十足的把握能够将李宗仁的这六万兵马一举全歼,从而给张人骏一个沉重且刻骨铭心的教训。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在青藏高原这片神圣的土地之上,究竟谁才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面对贡觉如此豪迈激昂、壮志凌云的话语,查尔斯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在其内心深处却早已涌起了滚滚的鄙夷浪潮。

    他心中暗暗思忖着:“哼,这个狂妄无知、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竟然敢如此大言不惭地将自己视为举足轻重的人物?真是可笑至极!”

    然而,查尔斯转念一想,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也罢,既然这家伙如此自负,又这般迫不及待地想要充当断后的角色,那我何不顺水推舟呢?就让他去碰碰钉子吧!”

    想到这里,查尔斯迅速调整好了表情,满脸堆笑地将自己粗壮有力的右手轻轻地搭在了贡觉略显单薄的肩膀之上,并提高音量,对着贡觉大声激励道。

    “哈哈哈,好样的!贡觉先生,您可真是我慧眼识珠所看中之人呐!果真人中豪杰,气宇轩昂!”

    接着,查尔斯继续慷慨激昂地说道:“以您的英勇无畏和卓越才能,必定能够轻而易举地击溃李宗仁率领的那帮乌合之众。”

    “请大胆地去战斗吧,待到你们与复兴军第五军交锋之际,我定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您强有力的支援!”

    “只要你的十万精兵能将复兴军第五军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那么我手底下的这支军队必将如神兵天降一般,迅速协助完成对他们的合围,让复兴军插翅难逃!”

    说到此处,查尔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险光芒。

    随即,查尔斯紧紧握住贡觉的手,仿佛两人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不可动摇的默契。

    贡觉听到这话后,瞪大了眼睛,激动得满脸通红,心跳急剧加速。

    紧接着,他用力地拍打着自己宽厚结实的胸膛,发出一阵清脆响亮的声响,声如洪钟般地喊道:“放心吧!我绝对会倾尽全力击败这群狂妄无知、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我不仅要正面击溃这支军队、活捉那个可恶的李宗仁,还要狠狠地扇那张人骏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他的声音在空中回荡着,久久不散。

    站在一旁的查尔斯听了这番豪言壮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真是太好了!有你这样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此次行动必定能够大获成功。”

    说着,他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是把这个傻子给成功忽悠住了!”

    随后,两人相互抱拳行礼,依依惜别。

    查尔斯转身离去,迅速召集起自己的手下,开始秘密地开始在暗中集结军队,并精心规划着撤回印度的最佳路线。

    而另一边的贡觉,则老老实实地遵循着查尔斯事先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调动着他所谓的“十万精兵”,离开了拉萨。

    他按照计划,将这十万农奴分成了三路大军,悄无声息地在复兴军第五军的必经之路周围设下了重重埋伏。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第二天。

    经过一夜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查尔斯手下的那批英军终于全部集结完毕,并且完成了对撤退路线的规划。

    随即,当这些可怜的农奴还在小心翼翼地伺候这些英国人,没想到,他们突然翻脸不认人,残忍地杀害了贡觉派来专门伺候他们的那些手下,随即,他们大肆地抢走了布达拉宫的所有值钱的物件,并且放了一把大火,企图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然后,趁着夜色的掩护,他们如同鬼魅一般悄悄地沿着早已确定好的撤退路线疾行而去。

    这支英军队伍轻车熟路地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目标直指横断山区。

    他们打算借助这片地势险要、道路崎岖的山脉作为天然屏障,躲避复兴军的追击,顺利抵达中南半岛,最终安全返回遥远的印度老家。

    此时此刻,贡觉正沉浸在自己精心策划的“一战成名”计划之中,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期待与自信。

    他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其实早已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柄,被人像傻子一样肆意忽悠。

    没过多久,复兴军第五军李宗仁部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贡觉所设下的埋伏圈的外围。

    当这支军队踏入这片陌生的土地时,他们立刻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严峻挑战。

    这里是青藏高原,其超高的海拔导致的低气压让每一个呼吸都变得异常困难;

    火辣的阳光无情地照射下来,仿佛要将人的肌肤烤焦;

    稀薄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极低,让人头晕目眩、气喘吁吁;而周围冰天雪地的景象更是给士兵们带来了刺骨的寒冷,这种种恶劣条件交织在一起,令第五军的所有人都感到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