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 272章 全面肃清

第 272章 全面肃清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军阀的反驳并未收获预期中的成效,反而激起了全国民众排山倒海般的齐声驳斥与反对。

    “第三共和!岂能容忍你们这帮无法无天的军阀在此胡作非为、肆意践踏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宁?”

    “你们这群丧心病狂、恶贯满盈的军阀,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就是,就是,你们这些人让我那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迫使我背井离乡,沦为四处漂泊流浪的可怜流民。”

    “若张大人还对你们这些穷凶极恶的恶魔们手下留情,那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就在这风起云涌之际,各家报社如同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

    众多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更是挺身而出,自掏腰包,踊跃地在报社上刊载各类消息。

    他们将矛头直指遍布全国、为数近百的军阀势力,展开了一轮接一轮毫不留情的猛烈抨击和尖锐批判。

    面对来势汹汹的舆论压力,那些军阀势力自然也不甘示弱,旋即就在舆论的战场上发起了凌厉的反击。

    于是乎,双方在报刊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你来我往,厮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

    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地方豪强们,诸如贡觉以及查尔斯等人,也都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也迫不及待地卷入了这场激烈的舆论战争里。

    他们企图赶在张人骏正式向他们出手之前,抢先占据舆论的制高点,从而为自己谋取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然而,尽管他们看似在舆论战场上表现得异常活跃,但实际上,他们就如同那一盘人心涣散、各自为政的散沙。

    这些从旧时代遗留至今的势力,彼此之间原本就存在着深深的敌意与矛盾,根本无法真正团结一心,更别提重现当年北洋政府所拥有的那种强大威势了。

    更有甚者,根据暗影组织安插在一些军阀身旁的机密内线所传递出来的消息称,一部分军阀头目竟然已经不动声色地着手整理起自家庞大的财产,并且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逃离海外的计划。

    对这些人来讲,做出如此这般的抉择,毫无疑问是极为明智之举。

    原因很简单,既然正面交锋无法取胜,那么难道连逃跑都做不到吗?

    然而,这种行径对于其他各方势力而言,则无异于彻头彻尾的背叛。毕竟,其他人同样怀有出逃之心,只不过他们自身的根基牢牢扎根于此。

    倘若真要舍弃自己苦心经营多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强大势力,远走高飞到异国他乡去。

    届时,他们就会变成一个毫无还手之力、又缺乏任何背景依靠的普通凡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沦为仇家疯狂追杀的对象,最终命丧黄泉。

    正因为如此,他们根本无路可逃。

    面对那些早早在海外预留好退路的家伙们,这些走投无路之人心中的愤恨之情简直犹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一般,难以遏制。

    一时间,他们自己内部也开始破口大骂起来,彼此之间的言辞激烈而充满火药味。

    不仅如此,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和升级,甚至还出现了准备在内部自相残杀、彼此开战的倾向。

    整个局势变得愈发混乱不堪,仿佛一场可怕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面对着那帮如散沙一般、只知逞口舌之快且内部混乱不堪的乌合之众的口头反击,张人骏只是轻蔑地一笑而过,压根儿就没把这当回事儿。

    此时此刻,张人骏正全神贯注于厉兵秣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对这些势力展开雷霆行动。

    他身处于指挥室里,不停地埋头苦干,精心地制定着详尽的作战计划。

    在他的作战大计当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并非源自那些名不副实的地方军阀。

    要知道,这些地方军阀麾下的人马,甚至连人手配备一支枪支这样基本的装备要求都难以满足,如此薄弱的实力,又怎能让张人骏提起十二分精神,严阵以待并全力以赴地去应对呢?

    实际上这一次的清剿存在着两个令他倍感头疼的关键要点。

    其一便是远在西藏地区,由查尔斯所统领的那支高达上万余人的英军部队。

    这支英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无疑给张人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其二则是当初在南京会战期间临阵脱逃的革命军第第三十一师那近万名的叛军。

    这群叛军不但拥有相当程度的战斗素养,对于作战技巧也是熟稔于心,其整体战斗力竟然能与昔日威名赫赫的北洋军相媲美,如此强大的实力无疑令张人骏忧心忡忡,将其视为心腹大患。

    更令人震惊的是,根据可靠的情报显示,尽管此时这支叛军内部已然出现分裂,但他们却丝毫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反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大肆征兵。

    短短数月之间,他们的规模便如滚雪球般迅速膨胀,相较于最初的时候,已然足足翻了一倍之多!

    倘若不能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那么用不了多久,他们极有可能在福建山区成功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土匪集团。

    届时,这支人数众多的庞大军队将会在此地占山为王,肆意妄为,作威作福。

    而一旦等到他们彻底掌控整个福建山区,想要将其剿灭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正因如此,剿灭福建山区的这批叛军之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张人骏决定派遣实力强劲、训练有素的复兴军第四军全体将士奔赴福建山区,展开对这股叛军的全面围剿行动。

    与此同时,对于远在青藏高原肆虐的那批英军,张人骏同样也制定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他决定调遣复兴军第五军所率领的部队赶赴该地区,执行围剿任务。

    要知道,那个自称为拥有十万精锐大军的贡觉,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真正具有强大战斗力和精良装备的,还得数查尔斯麾下的那支英军队伍。

    而贡觉手底下由那些奴隶主们自发组织起来的所谓“自卫军”,简直就是一群不堪一击的散兵游勇。

    这些农奴甚至连基本的枪支武器都未曾配备齐全,多数时候只能手握简陋的农具充当战斗工具,这样的武装力量又如何能够被称之为正规军呢?

    充其量也就是一伙毫无纪律性可言的乌合之众罢了。

    因此,张人骏基于这种情况分析,他认为只需派遣复兴军第五军前往西藏地区,便足以将当地的所有势力一举肃清!

    而此时,驻扎于成都的复兴军第六军,他们需要迅速开拔进入云贵地区。

    他们此行的目的在于与从两广地区赶来支援的民兵相互协同合作,共同剿灭隐匿在这片区域内为数众多且根深蒂固的土匪窝点。

    另一边,驻扎于北平的复兴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以及第七军也收到了各自的作战任务,

    其中,复兴军第一军他们北上前往东北地区,剿灭盘踞在沈阳、哈尔滨附近一带的军阀势力。

    与此同时,复兴军第二军和第三军也有各自明确的目标。

    他们需要向西进军,共同完成对太原地区军阀势力的清剿工作。

    太原地区的军阀势力错综复杂,且拥有一定的实力,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曾经的北洋军,只不过他们在北平之战到来之前,就改旗易帜,宣布脱离北洋政府,自立为王了。

    虽说这支军队比不得当初的北洋军精锐,但仍具有一定的实力,至少装备齐全,而且他们还熟悉太原城内的一切,对太原城的控制程度很高。

    因此,针对太原地区的军阀势力,必须要复兴军第二军和第三军协同进攻才能稳操胜券!

    而他们当成功完成对太原地区的清剿后,复兴军第二军马不停蹄地南下前往陕西地区,继续执行清剿当地土匪和军阀的任务。

    而复兴军第三军则需要朝着西北方向挺进,一路高歌猛进,直至抵达天山山脚下。

    他们任务是消除在西北这片辽阔的疆土的一切不稳定因素,确保边疆的绝对安全。

    最后,复兴军第七军收到命令,向南挺进,奔赴长三角!

    在长三角这片土地之上,林立着数个作威作福达数百年之久的庞大世家以及蛮横霸道的地方豪强。

    他们倚仗手中所掌控的权势与巨额财富,彼此暗中勾结,沆瀣一气,肆意欺压穷苦百姓,鱼肉乡里。

    不仅如此,他们还自发地构筑出一种犹如“国中之国”般的畸形局面,致使当地民生凋敝,社会秩序混乱不堪。

    要想将这些根深蒂固的旧有势力连根拔起,并重新建立起公平正义的全新秩序,唯有派遣主力部队,采取雷霆万钧的铁血手腕方才能够达成目标!

    而伴随着张人骏一道道作战指令的下达,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复兴军主力部队闻风而动,以疾风迅雷之势展开行动。

    刹那间,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再次被战火点燃,熊熊烈焰四处蔓延。每一片战场上,滚滚浓烟遮天蔽日,紧张压抑的氛围如影随形。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欧洲大陆上,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然迈入了白热化阶段。

    随着,时间来到 1916 年,同盟国和协约国皆认为今年乃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性一年。

    正因如此,在本年度,双方便接二连三地爆发出两场规模空前浩大的激烈战斗。

    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便是那场堪称史上最为惨烈的索姆河之战。此时,英法联军踌躇满志,他们精心策划并拟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他们决意投入多达 39 个主力师的庞大兵力,向德军第二集团军驻守的索姆河地区发起凌厉的攻击。

    在英、法两国的眼中,德军在这片区域的驻军仅仅只有区区 13 个主力师而已。

    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之下,协约国的军力规模足足是对方的三倍有余。

    照此情形来看,要成功夺取索姆河地区简直易如反掌。

    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德意志方面对于索姆河地区的重视程度远超想象,其决心之坚定可谓坚不可摧——他们誓必死守此地,绝不允许英法联军有丝毫突破防线的机会。

    于是乎,德军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增兵行动,使得英法联军在索姆河地区的进攻态势变得异常艰险与困顿。

    索姆河地区的德军守军凭借着性能卓越的马克沁重机枪,构建起了一道固若金汤、无懈可击的防御阵线。

    面对着眼前这坚如磐石、固若金汤般的严密防守,气势汹汹前来进犯的英法联军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与沉重打击。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英军和法军士兵们前赴后继地冲锋陷阵,但无情的枪炮却毫不留情地夺走了他们鲜活的生命。

    那令人瞠目结舌的伤亡数字不断攀升,每日都有接近上万名的士兵惨烈地倒下,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原本宁静的土地,从此永远长眠于斯!

    然而,即便他们付出了如此惨痛至极的代价,却依旧未能在索姆河地区向前推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寸距离。

    这个残酷的现实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心头,令他怒不可遏,气得暴跳如雷。

    望着那一份份触目惊心的战报,他心如刀绞,心痛得几乎要滴血。

    这位高傲的君主无法容忍自己统治下的日不落帝国遭受如此奇耻大辱,他歇斯底里地咆哮着:“我堂堂日不落帝国,绝对不能接受战败的结局!这场该死的索姆河战争,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打赢!”

    与此同时,法国的国王也对乔治五世的观点表示赞同,随即,两国的君主达成共识,他们迅速采取行动,调遣包括西班牙、比利时在内大批精锐部队前往索姆河地区增援。

    刹那间,协约国军队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使得协约国方面在索姆河地区参与总进攻的主力师的数量竟然高达 86 个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