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当会议进入到讨论国家名称的环节时,整个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
只见张人骏站在宏伟壮丽的大会堂主会场中央,情绪激昂地大声呼喊:“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重要议题——国家名称!”
话音未落,场下便响起一片议论声,各个代表纷纷踊跃发言,提出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名字,数量多达上百个之多。
一时间,各种奇思妙想充斥着整个会场,他们将这些提议写得纸上,交给了负责主持会议的张人骏。
不久之后,张人骏发现,在众多提议之中,有三个名字呼声最高,随即他开始为在场的众人解释这三个提案。
“好了,在场的诸位静一静,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第一项议题——国家名称!”
他的话语如同点燃了火种,会场内的气氛瞬间沸腾起来。
代表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他们的热情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
他们不仅仅是在讨论一个名字,而是在为新生的国家寻找一个灵魂,一个能够代表他们共同梦想和希望的名字。
张人骏的目光扫过会场,他看到了期待、激动、甚至是紧张。随即,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介绍那些呼声最高的名字。
“第一个名字,”张人骏的声音在会场中回响,“是‘龙兴帝国’。”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名字在空气中回荡,让每个人感受到它的力量。
“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着尊贵、力量和智慧。而‘兴’字,寓意着国家的崛起和复兴,是我们对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期望。这个名字,承载着我们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转向第二个名字,语气中带着一丝敬意:“第二个名字,‘华夏新联邦’,这个名字简洁而有力。”
“‘华夏’,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根源,‘新联邦’则预示着我们团结一致,共同构建一个全新的国家。这个名字,是我们对国家新秩序的期待和承诺。”
随即,张人骏的声音变得更加深沉,他缓缓说道:“第三个名字,无疑是‘中华民国第三共和国’。”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怀旧,一丝坚定。
“自 1912 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伊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共同见证了两个朝代的荣辱兴衰。”
“尽管那前两个朝代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投下过浓重的阴影,然而众多国人内心深处依然对“中华民国”这个名号怀揣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
“因此,我们愿意在‘中华民国’这个名字后面再缀上‘第三共和’四个字吧!这样一来,既能够彰显出我们对于这个名字始终如一的坚守,又能向世人传递出我们对国家光明未来所立下的铮铮誓言。”
当张人骏有条不紊地将这三个名称背后所蕴含的深意逐一介绍完毕后,整个会场瞬间被此起彼伏的热烈讨论声所淹没。
有的人因为自己精心构思的提案未能登上那万众瞩目的竞选舞台,从而与众人分享、接受评选的机会失之交臂,不禁流露出些许落寞与沮丧之情。
只听见这边有人正低声说道:“你们瞧瞧,听听啊!依我之见,那‘大同共和国’岂不是更为悦耳动听?所谓‘大同’之意……”
原来是一位远道而来的华侨代表正压低声音,兴致勃勃地同身旁的另一位农民代表展开着一场针尖对麦芒般的激烈争论。
没等他把话说完,那位农民代表便毫不客气地予以驳斥:“哼,大同个啥呀!眼下咱们国家都尚未实现完全的统一呢,哪里谈得上什么大同之意哟?依我看呐,还是这‘第三共和’的名字最为妥帖好听!”
其他的名称也引发了众人激烈的争论:“共和新秩序,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振奋人心啦!它不仅仅着重强调了我们所秉持的共和制度,更是向世人昭示着一个崭新秩序即将拉开序幕。”一位代表情绪激昂、手舞足蹈地大声说道。
然而就在这时,另一位代表却皱起眉头,不无担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可是,‘新秩序’这三个字会不会给外界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呢?毕竟咱们一直以来追求的都是构建一个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和谐社会呀。”
与此同时,在会场的另一个偏僻小角落里,孙先生正与其他几位旧革命党人争得面红耳赤。
只见其中一人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孙先生,您德高望重,我们对您都怀着深深的敬意。但关于第三共和这个名称,真的没必要如此执着呀!”
紧接着,旁边又有一位旧革命党人随声附和道:“是啊是啊,孙先生,咱们还是再好好商量一下吧。”
听到这话,孙先生顿时火冒三丈,他瞪大双眼,满脸怒气地吼道:“放你们的狗屁!”
“如果谁敢不支持第三共和这个名称,那从今往后就别想再跟我有任何瓜葛,咱们从此恩断义绝!”
孙先生这番狠话一出,在场的那些旧革命党人一个个都面露难色,不知如何是好。
整个场面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就这样,现场的各位代表们围绕着这些不同的名称展开了将近十分钟的唇枪舌战,讨论气氛异常热烈。
每个人都各抒己见,据理力争,试图让其他人接受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那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