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二天的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复兴军士兵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经过一夜的充分休息,这些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士气高昂到了极点。他们就像一群凶猛的老虎,准备下山觅食,而徐州城就是他们的目标。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内的北洋军显得异常疲惫。他们在昨夜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整个晚上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精神紧张得几乎崩溃。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深深的黑眼圈,显然已经筋疲力尽。不仅如此,他们的身体状况也明显下滑,行动变得缓慢而迟钝,反应能力大幅下降。
就连平时引以为傲的射击技巧,此刻也大打折扣,射击的准确性远不及往日。这无疑大大削弱了他们在复兴军新一轮攻击中的抵抗力。
然而,不得不承认,徐州城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军事重镇,其防御力确实令人惊叹。城墙高耸入云,陡峭险峻,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历经数个朝代的不断加固,城墙的厚度日益增加,即使是炮弹也难以轻易穿透。在段祺瑞的精心部署下,徐州城的防御工事达到了巅峰状态,城墙坚固无比,宛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因此,尽管北洋军这边状态十分不好,但复兴军仍然难以攻克徐州城。
徐州城的城墙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阻挡着复兴军的进攻。复兴军的士兵们虽然勇敢,但在如此坚固的城墙面前,他们的进攻显得有些无力。
要是能够成功将徐州城的城墙给打穿的话,那么拿下徐州城就只是时间问题。
城墙一旦被突破,北洋军的防线就会迅速崩溃,复兴军的士兵们就可以如潮水般涌入城内,结束这场战斗。
所以对于复兴军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等待。他们需要等待落在后方的重炮部队运抵前线。这些重炮的到来,将是攻破徐州城城墙的关键。
因此,第二天,当复兴军的攻势未能取得预期的突破后,他们果断地降低了战争的烈度。
以李汉魂为首的指挥官们重新评估了战场形势,决定改变战术,从直接的攻城转为骚扰和消耗战。
复兴军的士兵们开始在城外巧妙地借助原有的外围阵地,构筑起了临时的防御攻势,他们利用炮火和狙击手对城内的北洋军进行持续的骚扰,同时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北洋军可能发起的突袭。
他们的目的是逐渐消耗北洋军的体力和士气,为重炮部队的到来和最终的总攻做准备。
进攻徐州的第二天就这样在紧张而有序的消耗战中过去了。
复兴军没有取得任何决定性的战果,但他们也没有遭受重大损失。到了晚上,复兴军依旧按照前一天的策略,继续派遣小分队去骚扰城内的守军。
城内的北洋守军,在段祺瑞的指挥下,本应继续保持高度的警戒状态,开始四处巡查,以确保城防的稳固。
然而,连续两夜的骚扰和紧张的警戒已经极大地消耗了他们的体力和精神。他们迫切地渴望能够睡个好觉,哪怕只是短暂的休息。
因此,当复兴军的士兵再次来到城墙外进行骚扰时,疲惫不堪的北洋守军已经没有了前一晚的紧张和活力。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懒洋洋地扭了扭头,甚至连眼睛都不愿意睁开,就继续沉沉地睡去。
因为他们这些北洋军的士兵们在连续的战斗和不眠之夜后,早就已经达到了身心的极限。他们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们的手脚因为过度疲劳而颤抖。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躺下来好好睡一觉已经成为了一种难以企及的奢侈。他们的身体渴望休息,他们的精神渴望安宁,但在战争的阴影下,这样的愿望显得如此遥远。
而段祺瑞,这位精神极为敏感的总司令,依然在城内四处巡查,他的督战队紧随其后。
他的眼神锐利,他的面容严峻,他的身影在火把的映照下拉出了长长的影子。他对于士兵们的疲惫和懈怠感到愤怒和失望,他无法接受自己的部队在关键时刻显示出任何的软弱。
见到底下的士兵没有及时地积极地应战,他就开始大声打骂,试图用这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斗志。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种方法的效果越来越差。士兵们的士气并没有因为他的责骂而提高,反而似乎更加低落了。
为了巩固自己身为总司令的权威,段祺瑞采取了更加极端的手段。
他在一次公开的场合中,直接就地枪杀了几名不服从管教的北洋军士兵。
他本以为这样的强硬手段可以震慑住众人,维护自己的权威,让他们在恐惧中重新振作起来,保卫自己和徐州城的安全。
然而,他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发了士兵们的愤怒和不满。
北洋军的部分士兵开始大声声讨段祺瑞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公平,而且极其残忍。
更有甚者,直接指着段祺瑞的鼻子开始痛骂起来,他们的勇气在绝望中爆发,他们的愤怒在不公中燃烧。
一时之间,段祺瑞和北洋军底层士兵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士兵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不信任和敌意,他们对段祺瑞的忠诚开始动摇。
这种紧张关系在军中迅速蔓延,就像是一种看不见的病毒,侵蚀着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士兵们的士气低落,他们之间的交流变得稀少,他们对命令的执行变得迟缓。这种情绪的蔓延,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整个军队的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精神有些不正常的段祺瑞终于回过神来。
他意识到,如果他继续用强压手段逼迫他的士兵保持警戒,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反弹。于是,他选择了忍让,选择了退一步。他一溜烟地跑回自己的指挥部,以此试图来阻止矛盾的继续激化。
在现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他如果继续激化矛盾的话,只会更快地失去士兵的支持,甚至可能会有生命之忧。
当然,这样的退让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最重要的代价就是权威性下降了。
北洋军内士兵和军官之间的关系显得越来越疏远,士兵的服从性降低。这就意味着在往后的日子里,段祺瑞将越来越难以指挥他手下这支军队。
甚至,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他的军队有可能会发生哗变,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这些都是段祺瑞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但他眼下真的是没有精力再去解决这些了。
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已经达到了极限,他需要休息,需要好好睡一觉,以此去除自己身上的这些负面状态。
只有恢复了体力和精力,他才能重新振作,有能力也有信心地重新掌控这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