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暂编第15师与北洋军在中心城区的战场上激战正酣,两军的士兵们都在拼尽全力,试图压倒对方之时,战场上的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天边传来了一阵阵呼啸声,如同暴风雨前的风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紧接着,大量的迫击炮炮弹如同雨点般落在了北洋军的阵地上,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和硝烟瞬间笼罩了北洋军的防线,炸得他们人仰马翻,惨叫声和金属的撕裂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场画面。
北洋军守军还没来得及从这突如其来的炮火中反应过来,他们的眼前又出现了新的威胁。远处建筑的废墟中,突然出现了大批的身影,他们如同从夜色中冒出来的幽灵,悄无声息却又迅猛无比。
他们就是李汉魂的第三军,复兴军的主力军之一!
他们的身影在火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坚定和勇猛。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他们的呼喊声如同雷霆,震撼着整个战场:“冲啊!!!”
随着第三军的加入,大量的复兴军士兵开始如同潮水一般涌入战场,他们和暂编第十五师的士兵们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向前方的北洋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们的攻势如同狂风骤雨,一波接着一波,毫不停歇。
随着复兴军第三军的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入战场,一些具有特殊任务的复兴军士兵迅速地展开了战术行动。一些士兵分成了若干个小队,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始了各自的任务。
在这些小队中,有数支装备了MG-X1型重机枪的火力支援小组,每支小组由四名士兵组成。这四名士兵,肩负着重达数十公斤的重机枪和弹药箱,飞快地穿梭在战场上,寻找着最佳的火力支援位置。
他们的行动必须要快,因为机枪的支援对于突破北洋军的防线至关重要。
他们找到了几个战略位置,这些位置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和压制效果。
在这些位置上,他们迅速地开始设置机枪点位。他们分工明确,一个人负责选择和清理地面,确保机枪稳定的三脚架可以牢固地安置。
另一个人负责解开机枪的固定带,轻轻地将机枪放置在三脚架上,并进行初步的瞄准。
第三个人则迅速地将弹药箱打开,检查弹药带是否顺畅,并将其连接到机枪上。最后一个人则负责调试机枪的射击参数,包括射速和射程,并确保机枪的冷却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不久之后,一切准备就绪,机枪手发出了准备开火的信号。随着小组中的指挥官的一声令下,MG-X1型重机枪发出了震天的怒吼。792×57mm的毛瑟步枪弹以惊人的速度射向对面的北洋军阵地,形成了一道道致命的火线。
机枪的火力如同钢铁风暴,将对面阵地上的北洋士兵们压得抬不起头来。北洋军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火力压制得无法动弹,他们的任何一次尝试抬头或是还击,都会招来致命的打击。
在激烈的战场另一端,数支由复兴军第三军组成的迫击炮小队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战场的关键制高点移动。
他们携带的是M-97型迫击炮,这款迫击炮是仿制自一战时期法国著名的布兰德迫击炮,以其可靠性和威力而闻名。
复兴军的M-97型迫击炮使用的是高爆弹,能够有效地对敌方的防御工事和人员造成严重破坏。
这些小队的目标明确——压制北洋军的机枪点以及摧毁他们在前线的小型指挥所。
机枪点是北洋军防线的火力支撑,而指挥所则是他们指挥和协调防线的关键,两者都是战场上至关重要的目标。
迫击炮小队迅速而谨慎地在废墟和瓦砾中穿梭,他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射击位置,这个位置需要有足够的视野覆盖目标区域,同时又要能够隐蔽自己,避免敌方的反击。
到达预定位置后,炮手们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开始布置阵地。他们深知,迫击炮的快速部署对于掌握战场主动权至关重要。
他们选择了一个稳固的地面,这个位置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视野,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掩护。随即,他们用工兵铲挖掘一个浅坑,以便安置迫击炮的底座。
这个底座是迫击炮稳定射击的关键,它必须被安置得既牢固又精确。
接着,炮手们小心翼翼地将迫击炮放置在底座上。他们的动作稳健而精确,确保迫击炮的管身与底座完美对接。
然后,根据观测员提供的目标距离和方位,他们开始调整迫击炮的角度。仰角的调整决定了炮弹的抛物线和射程,这是一个需要极其细致和精确的过程。
“观测员,寻找敌方的机枪点和指挥部,立刻汇报射击参数!”炮手长的声音坚定而清晰。
观测员隐藏在附近的掩体中,使用测距仪和罗盘紧张地进行计算。他必须考虑到风速、空气湿度和地球曲率等因素,以确保射击的精确性。
“发现机枪点,目标我们距离450米,方向010,仰角45度,装药号3!”观测员迅速地报出了射击诸元,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专注和决心。
炮手长迅速地将这些数据传达给负责调整迫击炮的炮手。
随即,他手下的炮手立刻根据这些数据,微调迫击炮的角度和方向,确保炮弹能够精确地落在目标上。
“装填!”炮手长命令道,他的助手迅速地将一发高爆迫击炮弹放入炮管中。这枚炮弹的弹体上刻着精细的纹路,它的设计旨在爆炸时分裂出最多的弹片,以此来释放出最大的破坏力。
“预备——放!”随着炮手长的口令,炮手果断地释放了击发绳。迫击炮的炮管猛地向后一震,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飞出炮口,划破夜空,向着目标飞去。
在北洋军的阵地上,机枪点附近的阵地之上所正处于混乱之中。
机枪点的沙袋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机枪手被震得东倒西歪,他们的耳朵里充满了迫击炮炮弹爆炸的回声。
马克辛水冷式机枪的支架被炸得扭曲变形,枪管因过热而变得通红。周围的北洋军士兵们惊慌失措,他们试图重新组织起来,但是每一发迫击炮炮弹的落下都让他们的尝试化为乌有。
“修正射击,目标距离460米,方向010,仰角46度,装药号3!”观测员根据炮弹的落点,迅速地进行修正,并传达给炮手。
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目标区域,手中的测距仪和罗盘他的操纵之下快速地移动着,他看着眼前的数据,大脑在飞速地计算着。
炮手们根据观测员提供的新数据,迅速地调整迫击炮的角度和方向。
随着迫击炮的再次调整,炮手长下达了新的命令:“装填!”他的助手迅速地将下一发炮弹放入炮管中。
“预备——放!”炮手再次释放了击发绳。迫击炮的炮管再次震动,又一发炮弹飞向了北洋军的阵地。
伴随着又一阵沉闷的爆炸声,北洋军的机枪点正在被复兴军迫击炮小队精准地一一拔除。每一次爆炸都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着北洋军的火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