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 211章 生擒吴佩孚

第 211章 生擒吴佩孚

    自从这场歼灭战开打之后,白崇禧他并没有放下他的狙击步枪,反倒是找了个好地方,架着枪瞄准着吴佩孚,随时提防他逃跑或自杀。

    当他发现吴佩孚举着手枪瞄准自己的天灵盖,似乎是想要使用手枪自杀的时候,他赶忙开枪将吴佩孚握枪的那只手直接打伤。

    子弹以惊人的速度穿透了空气,精准地击中了目标。白崇禧的这一枪,不仅阻止了吴佩孚的自杀,也彻底断绝了吴佩孚他的最后一丝希望。

    在那一刻,吴佩孚的眼中,战场上的时间仿佛凝固,世界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吴佩孚身上,他的身影在硝烟中显得格外孤独和无助。

    吴佩孚随即开始痛苦地呻吟着,他的手无力地垂下,手枪掉落在地,发出沉闷的响声。

    那声音如同丧钟一般,宣告着他的失败和绝望。

    他的身体开始颤抖,他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和痛苦,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是一种被背叛和命运抛弃的绝望。

    现在的吴佩孚是双手尽废,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能力。

    他的双臂无力地垂在身体两侧,鲜血从伤口中不断涌出,染红了他的军装,也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他的脸上写满了痛苦,他的呼吸变得急促。

    他的表情显得十分痛苦,连续两处枪伤,让他痛苦不堪。他的身体在痛苦中扭曲,他的额头上布满了冷汗,他的嘴唇因为疼痛而变得苍白。他试图站起来,但是他的双腿已经无法支撑他的身体,他只能无助地倒在地上,任由痛苦肆虐。

    同时,这两处枪伤一直不断的往外冒血,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失血。血液从他的伤口中汩汩流出,像是两条红色的溪流,在他的身体下汇聚成一个小小的血泊。

    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他的意识开始模糊,他的视线开始变得模糊。

    渐渐的,他感到一阵头晕,随即直接栽倒在地上。他的身体重重地撞击在地面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进而昏迷了过去。

    这一刻,战场上的喧嚣似乎都离他远去,他陷入了深深的黑暗之中,不再感受到周围的痛苦和混乱。

    而此刻仍在坚持抵抗的北洋士兵中,有人发现吴佩孚倒在地上,这一幕如同晴天霹雳,震撼了每一个士兵的心。

    在那个时代而言,统帅的倒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失败,它象征着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的崩溃,象征着他们的旗帜随之斩断,象征着他们的信念和希望的破灭。

    这将会导致他们的抵抗意识将会大幅削减。加上现在他们的伤亡极为惨重,想要坚持抵抗下去,逃出复兴军的包围圈,已然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北洋士兵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战斗的火焰,只剩下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不久,北洋军的抵抗开始瓦解,不石后陆续开始有人投降,紧接着,更多的人开始投降。他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这场战斗开始进入收尾阶段,各部队从战斗状态变成接管那些投降的士兵,开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

    而吴佩孚本人,则是在昏迷中被复兴军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抬了起来,送到了战地医院,接受最好的疗养。

    他的身体被军医们仔细地检查和治疗,他的伤口被缝合,他的生命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尽管他曾是战场上的对手,但在人道主义的原则下,他得到了应有的关怀和救治。

    并不是说这个罪孽深重的人杀不得,而是让他现在先苟活一阵,看看张人骏怎么处决。

    在战争中,俘虏敌方高级将领往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样做不仅能彰显复兴军的仁义之师的形象,还能在政治上占据有利地位,为后续的谈判和决策留下更多的空间。

    对于白崇禧来说,这样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至少俘虏敌方高级将领这种事情,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次难得的胜利。

    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心理和政治上的胜利。吴佩孚的被俘,无疑会削弱北洋军的士气,同时也会增强复兴军的威望和影响力。

    所以,吴佩孚必须要抓,而且还是活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