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 20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

第 20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

    随着太阳缓缓西沉,德阳的天际被染上了一层橘红色的余晖,这本应是宁静的时刻,然而德阳的上空却升起了袅袅炊烟,与即将降临的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北洋第一师的士兵们在周骏的指挥下,忙碌地处理着买来的牲畜。他们动作迅速而有力,将一头头猪和牛宰杀、清洗、切割,每一个步骤都显得异常谨慎和认真。

    对于这些士兵来说,这样奢侈的食材是难得的美味,他们渴望将这顿烧烤做得尽善尽美,以慰劳连日来的辛劳。

    不久之后,北洋第七师和川军第一师也陆续抵达德阳,加入了这场盛大的烧烤大会。士兵们在这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他们吹嘘着各自的英勇事迹,分享着战场上的生死经历。

    欢声笑语中,他们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忘却了连日的疲惫。

    在这片烟火气息中,士兵们仿佛找到了一种醉生梦死的感觉,他们尽情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欢愉。

    这场内战爆发至今不过半年光景,但其带来的破坏和伤亡却令人触目惊心。曾经辉煌一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在战火中轰然倒塌,而那些叱咤风云的革命军也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而他们这些北洋士兵们,就是袁世凯所掌握的战争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他们的命运同样飘摇不定。

    在他们自身看来,北洋军与复兴军之间的实力或许不分上下,这种认知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安慰,反而增添了几分恐惧。

    因为当两军实力相当,战争的残酷程度便会达到顶点。

    如果一方拥有压倒性的优势,那么弱势的一方或许可以选择投降,避免无谓的牺牲。然而,现实却是两军势均力敌,这就注定了战争将会异常惨烈。

    复兴军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士兵的高素质占据上风,而北洋军则依靠人数优势与之抗衡,这种以命相搏的战斗方式让北洋的士兵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此,对于这些北洋士兵而言,他们正经历着人生中最为黑暗和不确定的时期。

    今日或许还在畅谈欢笑,明日可能就已长眠于战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了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试图在醉生梦死中寻找一丝慰藉。

    在德阳的这个夜晚,他们尽情地饮酒,大口地吃肉,仿佛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驱散心中的恐惧和不安。

    而另一边,在茫茫大山的深处,白崇禧带领着他的部队快马加鞭,沿着蜿蜒的山路向绵阳地区急行。

    他们不分昼夜,以几乎不眠不休的态势,用坚定的意志和铁一般的纪律在崎岖的山路上踏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这支部队的心中燃烧着同一个目标:赶在吴佩孚之前到达绵阳,一举歼灭那些试图逃离成都的北洋守军,并且借机活捉吴佩孚。

    这次行动的成功不仅意味着军事上的胜利,更关乎整个战局的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深沉,月亮也渐渐隐没在天边,白崇禧的部队终于在紧赶慢赶中抵达了绵阳。

    他们没有丝毫的停歇,立即在进入绵阳地区的关键路口上布置了严密的埋伏。每一个士兵都屏息凝神,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他们就地休息,但并不是放松警惕,而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积蓄力量。

    他和他的部队都编织好了这一张天罗地网,现在正静静地等待吴佩孚和他的部队自投罗网。

    随着天边的第一缕曙光划破夜幕,吴佩孚便急忙开始行动。他迅速地召集了部队,并派人将还在休息的周骏唤醒,命令他带领北洋第一师作为先锋,继续在前面开路。

    吴佩孚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为他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丝危机感。昨晚的放纵和欢乐虽然暂时驱散了战争的阴霾,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深知这种瞬间的放松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复兴军的攻势凌厉,随时都有可能攻破成都,一旦成都失守,他们必将面临复兴军的全力追击。

    因此,吴佩孚他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利用复兴军尚未来得及反应的空档,带领部队逃出四川。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任何的迟疑和懈怠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不久之后,周骏被吴佩孚派人粗暴地从梦中唤醒,尽管这对他的军人生涯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但这一次,他心中有着另一个目的——拖延时间。

    他明白,白崇禧的部队可能正在向绵阳靠近,但他无法得知白崇禧的部队是否真的到达 了他们的前方。

    其实早在出发之前,周骏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自己的计划被北洋十一局的特务发现,他早就实施了无线电静默,并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所以,现在他所能做的只有尽量拖延时间,以此来提高行动的成功率。

    于是,他故意装作刚刚睡醒,眼神朦胧且满脸不耐烦的样子,慢慢地穿好衣服,然后又慢慢腾腾地洗漱和整理行装。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半个小时,直到日上三竿,阳光变得异常炽热时,周骏才开始带领部队前行。

    吴佩孚对于周骏这样懒散的行为非常不满意。他紧皱着眉头,看着周骏慢吞吞的身影,虽然内心充满了愤怒,但却不敢轻易对周骏做出任何举动。

    毕竟,他们仍然需要依靠周骏所率领的北洋第一师来引导他们穿过这片错综复杂的地形。不久之后,川军第一师和北洋第七师也整顿完毕,紧紧跟随在北洋第一师的后面,开始了向绵阳方向的行军。

    上万人的部队在山间小路上缓慢前行,宛如一条蜿蜒的巨蛇,缓缓地在大地上蠕动。这支庞大的队伍在清晨的薄雾中若隐若现,士兵们的士气似乎还未从昨日的狂欢中完全苏醒,行进间带着一丝疲惫和拖沓。

    吴佩孚骑在马上,面色阴沉,不时地催促着部队加快速度。他深知时间紧迫,如果不能及时赶到绵阳,一切都将化为泡影。他心急如焚,但又无可奈何,只能不断地鞭策着自己和部下,希望能够尽快抵达目的地。

    时间对于他来说就是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意味着生存或毁灭。他必须抓住这最后的机会,逃出四川,到达汉中,否则他将陷入绝境。

    然而,在队伍最前头周骏却故意放慢了脚步,虽然表面上显得胸有成竹,但内心却感到无比焦虑。

    他心中不禁在想:绵阳地区那边复兴军的部队是否已经到位?

    如果他们没有及时赶到,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更让他担忧的是,如果复兴军部队误将北洋第一师当作敌人,发起了攻击,那又该如何是好?

    这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在他脑海中盘旋,让他感到焦躁不安。

    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但表面上却不得不装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以安抚吴佩孚的不满和部队的疑惑!

    然而,就在周骏焦虑不已的时候,转机出现了。他的部队走到了一个地方,那里是一条古代的官道,路面相对平缓,易于行军。

    周骏当机立断,带着北洋第一师转头就上了这个官道。

    周骏带着部队刚刚踏上官道,不久便看到一个樵夫背着一筐柴火在官道上缓缓行走。

    阳光透过树梢,洒在樵夫那被岁月刻画的脸庞上,显得格外的辛劳和沧桑。周骏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感叹:四川的百姓真是勤劳,即便是在这偏远之地,也为了生计而不懈努力。

    然而,周骏并不知道,这个樵夫实际上是复兴军暗中派遣的通讯兵。

    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周骏心中的疑虑,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在他那朴素的装扮下,藏着一封至关重要的信件。

    当樵夫看到周骏骑着马缓缓而来,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他等待的目标人物。于是,他迅速地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装作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身体也因为“吃惊”而变得摇摇欲坠。

    紧接着,樵夫恰到好处地摔倒在了周骏的马前。周骏见状,只能停下马来,他亲自下马,小心翼翼地将这位樵夫扶了起来。

    周骏和蔼地说道:“老人家,不必如此惊慌,我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军官而已。您为何看到我就如同看到了凶神恶煞一般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关切,试图安抚樵夫那“惊恐”的心情。

    樵夫听到周骏的话后,装出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带着一丝欣喜回答道:“军爷,您总算来了,我们这里经常受到土匪的骚扰,大家都盼着军队能来保护我们呢。”

    周骏听后,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坦诚地表示:“老人家,我们只是途经此地,并非专为剿匪而来。”

    樵夫却并不介意,他乐观地说:“没关系,军爷,您这样的军人路过此地,那些土匪看到您威武的样子,肯定也会远远躲开,这对我们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啊。”

    说着,樵夫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急忙从自己的筐中取出了一些干粮,连同那封藏有重要信息的信件一起,递给了周骏:“军爷,这点干粮您拿着,虽然不多,但请一定收下。”

    周骏接过干粮和信件,他的手在接触到信封的一瞬间变得锐利,他立刻意识到眼前这位樵夫的真实身份——原来这是复兴军派来的信使啊。

    他迅速调整表情,笑容满面地对樵夫说:“老人家,您太客气了,您的心意我心领了。”

    周骏一边把干粮交还给樵夫,一边巧妙地将信件收于掌心,动作隐蔽而谨慎,确保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他的自然表现和精心的掩饰,让整个接信过程天衣无缝。

    樵夫见到周骏收下信件,心领神会,立刻寻找离开的时机。他带着一丝感激的语气对周骏说道:“军爷,您真是太客气了,这世上像您这样不取百姓分毫的好官真是少见。”

    樵夫边说边准备离开:“好了,军爷,我这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得赶紧离开了。祝您任务顺利!”他的话语中带着双关的意味,既表达了对周骏的祝愿,也暗含了对他们共同目标的期盼。

    话音刚落,樵夫便扭头,迅速地钻进了一旁的深山老林中,他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茂密的树丛和山石之后,无迹可寻。

    周骏见樵夫安全撤离,也趁机回到自己的马上,不动声色地穿过部队,来到了队伍的正中央。那里是他最感安全的地方,也是最不易受到北洋特务监视的盲区。

    在这个位置,他可以更安心地查看信件内容,同时也可以继续指挥着部队前进。

    在队伍的中心,周骏找到了一丝安慰。他迅速打开信件,里面的消息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信中写道:

    周师长,

    我们已在绵阳地区提前安排好了埋伏,只待您将吴佩孚引入我们的罗网之中。

    为了确保行动的顺利,避免不必要的误伤,请让您的士兵们提前装配好刺刀,方便我们辨认敌我!

    周骏阅信后,心中不禁感叹复兴军的周到考虑。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部队被误伤,现在复兴军的这个提醒,让他感到了一丝欣慰。

    他立刻召来副官,低声而迅速地传达了命令:“让北洋第一师的士兵们秘密地将刺刀装在步枪上,以清除前方的草木路障为由,掩盖我们真正的意图。”

    副官领命而去,悄无声息地在部队中传递着周骏的命令。

    不久之后,北洋第一师的士兵们开始纷纷装上刺刀,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枪支,开始有条不紊地清除着周围的草木,为后续部队的顺利通过做着准备。

    士兵们的动作既迅速又精准,他们利用手中的刺刀,将阻挡在道路上的灌木和杂草一一割除,为部队的行进开辟了一条条清晰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