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 198章 火力压制

第 198章 火力压制

    这些阵地的设计充满了狡猾和残忍,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北洋军对战争的冷酷计算。在这张死亡之网中,任何试图攻占成都的敌人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且,这些令人惊叹的布防都是由吴佩孚一手设计并且打造的。

    他作为保定军校毕业,并经受过英军和美军退役指挥官的指导的将领而言,尽管他的战斗水平相当地高,但是能够做成这样,对他来说已然是他的超常发挥了。

    甚至他为了能够万无一失,他还找到了能找到的所有同学来一同布防。

    他们一起精心策划了这个防御体系,利用地形和战术优势,试图复兴军在攻入阵地之后,让他们陷入绝境。

    这些阵地不仅有坚固的工事,还有隐藏的陷阱和火力点,让人无处可逃。

    为何吴佩孚对此次成都守卫战如此看重?

    原因无他,这场战役对于北洋政府至关重要。

    若此战胜利,北洋军士气必将大增,战场局势将彻底扭转。

    然而,一旦战败,北洋政府将颜面尽失,军队士气低落。此外,北洋政府也将失去对西南地区的掌控权,甚至可能引发内部矛盾加剧。

    当然,以上影响主要针对袁世凯和整个战局而言。

    那么,对于吴佩孚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他面临着两种极端后果:要么获胜,晋升职位、增加薪俸,地位崇高且权力巨大,成为北洋政府内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要么失败,他就只能在战场上找一处风水宝地,挖掘一座坟墓,然后静静地躺在里面。

    面对生死攸关的大事,吴佩孚岂能不高度重视?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这次进攻成都的复兴军的实力。

    伴随着震耳欲聋、响彻天际的隆隆炮声,无数枚炮弹如倾盆大雨般砸向他们精心设计的阵地。

    铁丝网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缺口,壕沟下的交通道路被炸得支离破碎,有些地方甚至被泥土掩盖,无法通行。

    更糟糕的是,一些壕沟直接被铺天盖地的大口径炮弹击中,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坑洞,完全切断了这条交通壕沟的通行路径。

    此外,阵地上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坚固碉堡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就像被点燃的白纸一样,瞬间灰飞烟灭。

    这些碉堡原本坚不可摧,但在北洋军的阵地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要知道,这可不是上海登陆战中革命军那种脆弱的豆腐渣碉堡,而是货真价实的坚固工事啊!

    原来,吴佩孚在泸州和重庆因为接连打了两场大败仗,心中早已充满了恐惧。他早就渴望逃离这个战场,寻找安全之地。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袁世凯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坚守阵地,不得擅自撤退。

    因此,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指挥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吴佩孚深知自己的生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不受到威胁,他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

    于是,在这次的防线建设中,他决定亲自监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确保每一处细节都能符合最高标准。

    至于资金方面,他倒是毫不吝啬,毕竟这些钱都是袁世凯拨下来的,他一点也不心疼。

    因此,无论是建造工事还是购置武器装备,他都要求按照最高规格来执行。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保住自己的性命。

    在此刻,钱似乎成了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只要有钱,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对于此刻的吴佩孚来说,钱能够解决的,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因此,这些碉堡的建设更是如此。

    他们严格按照最好的比例,在水泥之中混合沙土以及其他的一些用来加固的介质,然后将其浇筑在坚固的钢筋上。

    这样一来,所形成的碉堡不仅坚固无比,而且防御力极强,可以说是坚不可摧。

    可以说,这些碉堡的存在,无疑成为了吴佩孚最后的救命稻草。他寄希望于这座碉堡能够抵挡住复兴军的进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然而,即使是这座最为坚不可摧的碉堡,也无法抵挡榴弹炮的重点攻击,最终被彻底摧毁。

    此时此刻,西山阵地上的十几座大小不一的碉堡,每一座都遭受了上百枚混凝土穿透弹的洗礼,其中直接命中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

    毕竟,复兴军第三十二炮兵团可是一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部队,他们的瞄准技术堪称一流。再加上先进的测距仪和高精度的瞄具,使得他们在射击时能够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如果连这样优越的条件都无法实现高精度命中,那么他们还不如直接加入步兵团队伍去冲锋陷阵呢,复兴军之中不需要这些没能力、没本事的人。

    至于那些碉堡,尽管它们异常坚固,可以承受十几枚常规炮弹的袭击,但面对将近七十枚专门针对它们设计的炮弹的直接打击,就算这些碉堡再怎么坚固,也难以幸免于难。

    在如此猛烈的火力覆盖下,想要幸存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尽管阵地上的防御设施被炮火重点照顾,显得相当惨烈,但是最惨的反倒要数阵地上的士兵了,吴佩孚虽然对那些阵地防御设备设置的非常好,但是对于他手下的士兵就没那么好了。

    他们手底下的士兵只能自己挖猫耳洞,猫耳洞挖的那叫一个浅,也就刚好一个人能够爬进去的程度。

    而面对铺天盖地的炮火打击,他们自己挖出的猫耳洞显得如此脆弱。

    即使是坚固的混凝土碉堡也难以承受这样猛烈的炮火攻击,更何况这些泥土所勉强搭建而成的防护设备呢?

    因此,大量的猫耳洞出现了坍塌,许多士兵被活活掩埋其中。更有一些北洋士兵则是被炮火硬生生地从猫耳洞中挖了出来,直接被强烈的震动致死在当场。

    勉强幸存下来的士兵们,大部分耳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听力严重下降,很难听清指挥官的命令。

    甚至有些人的脑子也是晕乎乎的,思维变得混乱不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几乎无法有效地执行战斗任务,战斗力大大削弱。

    在炮火渐渐平息后,新的威胁从空中降临。只见天空中陆续出现了几架在空中盘旋的不明物体,它们正是在战场上首次亮相的飞行中队。

    此刻,这些侦察机正在执行侦察任务,但考虑到北洋军没有相应的防空火力,他们可以放心地降低高度,在北洋军头顶上自由飞翔。

    至于为什么不是战斗机而是侦察机出现在战场之上呢,这来自于张人骏先前的决策。

    事实上,战斗机的图纸早就已经设计完成,并且具备生产的条件了,但是张人骏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真正的战斗机出售给欧洲那边。

    开玩笑,他怎么可能将自己最先进的武器卖出去啊,这不是资敌吗?

    尽管张人骏不愿意出售战斗机,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商机,张人骏还是决定出售一批侦察机,毕竟卖飞机的利润可是远高于其他武器的啊,现在的他需要好多好多的钱来支撑目前的大建设和大生产呢!

    因此,张人骏为了赚取最多的钱,决定让所有的飞机制造线专注于生产这种侦察机,以此来获取大笔的资金,支持工业化的建设,手头上的战斗机是一架都没有造出来。

    所以,在这次战斗中,张人骏并没有派遣真正的战斗机投入战场。

    当然啦,面对这种情况呢,李宗仁也不是没有办法,他立刻想到了应对策略。

    毕竟是飞机嘛,如果上面没有装载武器的话,那就意味着空中火力几乎为零,对于经受过现代军事理念洗礼过的李宗仁来说,那可真是万万不能够接受的。

    于是,李宗仁决定给每一架侦察机都加装一台机枪。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为此,他们甚至将阵地上的重机枪拆卸下来,加装到这侦察机上,并为此配备了最大容量的弹夹。

    这样一来,这些侦察机不仅具备了侦察功能,还成为了强大的攻击力量。

    天空之上,这些侦察机组成了一个紧密的编队,开始向下俯冲。与此同时,飞机上的副手们熟练地操控着重机枪,对下面的北洋军展开了无情的屠杀。

    一时间,在北洋军的阵地上出现了十几条肉眼可见的直线,那是子弹射击到地面上所溅起的泥土。它们排列在一起,形成了无形的死亡之线。

    这些直线在不断的延伸,很快就会延伸到北洋士兵的身上,一旦身体被打中,那就是四分五裂、血肉横飞的悲惨下场。

    一时间,原本信心满满、严阵以待的北洋第五师的士兵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他们哭天喊地,四处逃窜,试图躲避这场突如其来的空袭,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们无法想象自己将要面临怎样的命运。

    就在这时,北洋军的前沿阵地上,第五师三团一营的营长贺信突然听到了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

    他心头一紧,立刻架起手中的望远镜,朝着对面张望过去。

    只见一辆辆庞大的坦克和装甲车正缓慢地向前推进,它们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寒光。

    而在这些钢铁巨兽的背后,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复兴军士兵,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

    贺信脸色大变,他急忙下令,让那些原本已经陷入混乱的北洋士兵迅速返回阵地,准备全力阻击复兴军的进攻。

    这一次的防守,北洋第五师展现出了其作为北洋军真正精锐的实力。尽管士气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他们的单兵素质依然相当出色,真不愧是袁世凯在西南地区的主力部队之一。

    只见大量的北洋军士兵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岗位,紧紧握住手中的M1903春田步枪和马克沁重机枪,毫不犹豫地朝着复兴军开火。

    密集的枪声如同雨点般响起,子弹在空中交织成一道死亡之网,试图阻挡复兴军前进的步伐。

    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双方军队正在激烈交战。北洋军士兵们疯狂地扣动扳机,一颗颗子弹呼啸而出,但很快,他们就绝望地发现,自己打出的子弹大部分都被前方的坦克和装甲车所阻挡,无法造成有效杀伤。

    更糟糕的是,坦克的炮塔如同死神的镰刀,无情地收割着生命,每一次炮火的轰鸣都意味着又一片生命的消逝。

    马克沁重机枪,这个曾经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杀戮机器,如今却成了复兴军狙击手的活靶子。

    北洋军的机枪操作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们的牺牲却未能阻止敌人的攻势。

    每当一个操作手倒下,总会有另一个士兵冲上前去,试图用这挺重机枪继续抵抗。

    但命运似乎对他们并不仁慈,坦克的炮火总是紧随其后,将他们连同重机枪一同摧毁。

    在一片混乱和死亡中,几个不怕死的北洋士兵试图将重机枪扶稳,但战场上的残酷现实却不容许他们有这样的幻想。

    复兴军中的精确射手们已经锁定了这个火力点,他们的G98步枪在远处静静地等待着,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发出致命的一击。

    机枪还没来得及重新咆哮,又一个北洋军的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的头颅被子弹击中,生命在一瞬间被夺走。

    周围的北洋军士兵目睹了这一幕,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再也不敢靠近那挺已经成为死亡象征的重机枪。

    在其他阵地上,情况也大致相同,重机枪的火力点一个接一个地被压制,北洋军的火力网开始出现了缺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洋军的火力点一个接一个地沉寂下去,他们的火力优势正在迅速丧失。战场上的局势开始变得对复兴军越来越有利,而北洋军的士气却在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