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战火的蔓延和形势的逆转,6000余名革命军士兵在绝望中选择了投降。
他们曾经是战场上的勇士,如今却在北洋军的枪口和卢永祥的背叛中迷失了方向。
北洋第十一师的师长曹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战利品”,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他们需要一个能够理解和掌控这些士兵心理的人,一个能够让他们重新找到归属感的人。而卢永祥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卢永祥,这位曾经的上海警备总司令,虽然他的背叛让许多人感到痛心疾首,但不可否认,他对这些士兵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力。
因此,曹沈在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卢永祥来管辖这些投降的革命军。
于是,他在与北洋第三混成旅的王旅长进行了一番紧张而严肃的协商之后,他们达成了共识,而这一决策也得到了袁世凯的批准。
于是,一个全新的部队——暂编北洋第十三师,就这样在战争的尘埃中诞生了。卢永祥被任命为这支部队的师长,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新身份!
暂编第十三师,这支由投降的革命军组成的部队,在北洋军中的地位颇为微妙。
北洋军的士兵们从心底里对他们表示轻蔑,他们认为这些曾经的敌人缺乏坚定的意志和忠诚,不配和他们并肩作战。
因此,当分配任务时,那些辛苦且脏乱的工作,如打扫战场、搬运尸体等,都被无情地安排给了暂编第十三师。
在战利品的分配上,北洋军第十一师和第三混成旅更是毫不手软,他们按照三七分的原则,将大部分的战利品据为己有,只留给暂编第十三师一小部分,但是轻武器除外。
北洋十一师师长曹沈原本计划利用上海守军所遗留下来的武器,来更好地武装自己,但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上海守军的武器主要是美械和英械,与北洋军使用的德械在子弹口径上完全不同,根本无法通用。
更重要的是,这些武器的使用风格和他们手中的也完全不同。他们的部队没有时间去适应新武器的使用
因此,这些革命军遗留的武器,对他们来说就像是精美的摆设,根本无法发挥真正的战斗力,所有,这些武器全部落入了暂编第十三师的手中。
对于暂编第十三师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火力上的极大增强。然而,这种增强并非没有代价。
作为代价,暂编第十三师在其他辎重物资上就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火炮方面,几乎被北洋第三混成旅全部占有。
这使得暂编第十三师在重火力支援上严重不足,他们只能依靠手中的轻武器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斗。
此刻,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革命军第十军100师的阵地上,冲在最前头的部队就是卢永祥领导的暂编第十三师。
这支由曾经的革命军组成的部队,如今却站在了北洋军的行列中,他们的身影在炮火和硝烟中显得格外凄凉。
在这一支部队的后方,北洋第三混成旅的士兵们正在以强大的炮火和枪械进行支援。他们的炮火轰鸣,子弹呼啸,为暂编第十三师提供了必要的火力掩护。
他们在提供火力支援的同时,也不忘用警惕的眼神监视着暂编第十三师的一举一动。
他们心中清楚,这些曾经的敌人,尽管已经投降,但忠诚度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他们手中的武器不仅仅是为了攻打南京城,更是为了防备暂编第十三师,确保这些降军不会再次掀起反叛的波澜。
对于第三混成旅而言,暂编第十三师的价值远不止于攻城略地。
他们将这支部队视为战场上的牺牲品,用来吸引敌人的炮火,成为挡子弹的盾牌。在他们眼中,暂编第十三师的士兵们的生命,不过是数字游戏中的一个变量,用来降低自己部队的伤亡数字。
卢永祥,这位曾经的革命军将领,现在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自己所领导的部队正被北洋军当作炮灰使用,他的势力在战场上正一点点被消耗。
每一次看到自己的士兵倒下,他的心中都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上海革命军竟然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北洋军的胜利铺路,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啊。
但随着战斗的持续,卢永祥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他开始意识到,在这个乱世之中,力量和胜利才是生存的保障。他的目光逐渐从悲痛转向了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对未来的期许。
在他的视野里,中华帝国的崛起仿佛已势不可挡,如日中天。他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立场与前途。既已投身于北洋军门下,何不倾尽全力,力图在新的阵营中立稳脚跟呢?
若能在战场上崭露头角,说不定会博得袁世凯的青睐,从而为自己在这个崭新的时代赢得更有利的地位。
经过如此这般深思熟虑之后,卢永祥愈发卖命地指挥自家军队发起攻击,彻彻底底沦为了北洋军的一条忠实走狗!
对于卢永祥的这番行径,革命军第十军的将士们无不嗤之以鼻。他们白天以最为凌厉的防守抵御住了卢永祥的强攻。
到了夜晚,则高歌着讥讽、咒骂卢永祥的歌谣过夜:“卢司令,心茫茫,昔日战友今相忘。城下马,泪两行,背信弃义声名丧。”
搞得卢永祥只能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随着上海的北洋军与南京东部防线的战火开始点燃,在长江北岸,段祺瑞手中的主力部队开始发挥其真正的威力。
在这场战争中,北洋第八师承担了火力压制的重任,他们的火力输出成为了战场上的一道恐怖风景线。
在第八师的炮兵阵地上,“克虏伯77毫米野战炮”“斯柯达105毫米榴弹炮”“毛瑟98式77毫米步兵炮”等一系列德制重炮蓄势待发,炮手们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射击前的最后一轮检查。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炮兵们迅速而熟练地调整炮口,瞄准对岸的目标。
这些火炮的组合使用,形成了一场饱和式的轰炸,对岸的革命军阵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炮声震耳欲聋,爆炸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大地撕裂开来。革命军士兵们在战壕中艰难地坚守着,他们面对北洋第八师突如其来的凶猛攻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北洋第八师的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密集的火力覆盖了整个革命军的阵地。火光和硝烟弥漫在空中,遮住了天空,弹片和碎石在周围呼啸而过,给人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
革命军的士兵们在炮火下拼命挣扎,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攻击。
而在北洋军的后方,段祺瑞站在高高的指挥台上,他的目光透过望远镜,冷冷地注视着前方的战场。
眼前的火海并没有让他心生怜悯,相反,他的心中只有对胜利的渴望。他冷静地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等待着最佳时机。
不久之后,段祺瑞向第十二混成旅和直隶第一混成旅下达了电令:“即刻出发,待炮火停止后立刻向下关渡口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第十二混成旅和直隶第一混成旅接到了段祺瑞的命令,他们迅速集结队伍,准备向下关渡口进发。
两个旅的兵力共计约有万人左右,随着炮火逐渐减弱,第十二混成旅和直隶第一混成旅立即展开行动。
他们如同一群饿狼,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以最快的速度向着下关渡口发起了凶猛的冲锋。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显得格外壮观,如同钢铁洪流一般势不可挡,带着无尽的力量与勇气,冲向敌人的阵地。
而在浦口,段祺瑞的战术布局开始显现出其精妙之处。
他下令,让实力最为强大的拱卫军第四军和拱卫军第五军向浦口发动了一系列低烈度的进攻。这些进攻虽然不像在下关那样震天动地,但却依然充满了威胁性。
炮火连天,子弹如雨,每一次攻击都足以撕裂夜空,将死亡的阴影投射在革命军的阵地上。
在连续三天三夜的激战中,浦口的守军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不断地抵御着敌人的进攻,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然而,下关地区的守军面临的压力更为沉重。他们所遭遇的进攻频率远远超过浦口地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北洋军的冲击。
尽管每次都能够成功防御下来,但他们所遭受的伤亡也远远高于浦口地区。
他们急需支援,而最好、最快的支援无疑来自浦口地区的守军。只有他们能够迅速增援,才能共同抵抗北洋军的猛烈攻击,保卫住这重要的防线。
在浦口的革命军阵地上,紧张的气氛几乎可以触摸到。第六十师第三十二团士兵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下关的方向,那里的枪炮声如同连绵不绝的惊雷,不断传来。
下关的同胞们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而他们,作为浦口的守军,却因距离的阻隔而无法立刻提供援助。
面对这样的局势,浦口守军的指挥官们迅速召开了紧急会议。
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做出了一个艰难但必要的决定:派出一部分精锐力量,前往下关进行支援。
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阵地,消失在了无边的暗夜之中。
而在革命军的内部,潜伏的北洋特务正如同暗夜中的毒蛇,他们悄无声息地观察着,等待着。当他们捕捉到浦口守军开始秘密转移的消息时,没有丝毫犹豫,他们立即将这一关键情报传递给了段祺瑞。
段祺瑞在接到情报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
这可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啊。他的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随即,他立刻开始筹划,准备利用这一情报,给革命军以致命一击。
4月7日的夜晚,天空被照明弹的光芒划破,浦口的阵地上突然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战斗,北洋军的炮火如同狂风暴雨,无情地倾泻在革命军的防线上。拱卫军第四军、第五军全军以及北洋第八师的两个步兵团,在段祺瑞的指挥下,向浦口发动了最强有力的进攻。
在这场战斗中,第三十二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面对着十倍于己的敌人即使他们拥有长江这条天然的防线,但在北洋军猛烈的炮火和坚决的登陆作战面前,它也显得力不从心。
几个小时的激战后,第三十二团伤亡过半,他们的阵地被北洋军突破,被迫撤离了这一处阵地。
浦口,这个战略要地,已经落入了北洋军的手中。
北洋军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立刻开始在长江上建设浮桥,试图将更多的主力部队转移过来,加强浦口的防御,同时为进一步的进攻做准备。
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有序,显示出了北洋军训练有素的军事素养。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位于紫金山上的重炮联队。孙先生,这位深谋远虑的军事家,怎么可能没有预见到段祺瑞的图谋?
他当初顺应段祺瑞的思路,将部分守军派往了下关支援,这一举动在外人看来似乎是对下关的重视,但实际上,他有着更深的计划。
在另一边,孙先生派出了更多的部队,开始了隐蔽的行军。他们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浦口的附近,就地隐蔽了起来。
在紫金山的峰顶,革命军的炮兵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各式各样的火炮,从轻型的山炮到重型的榴弹炮,都已经调整到了最佳射击角度,炮口直指浦口方向。
夜幕下,长江的水面上映照着北洋军高举的火把,它们随着浮桥的建立而缓缓移动,如同一条条火蛇在水面上蜿蜒。
北洋军的士兵们,背负着武器和装备,一个接一个地通过这座临时搭建的桥梁,快速地跨越长江。他们的身影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