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171章 南京保卫战(一)

第171章 南京保卫战(一)

    随着重庆的解放,整个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民国内战迎来了令人振奋的转折点。

    这是自去年内战爆发以来,第二次重大的胜利,它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精神上的一次巨大鼓舞。

    在华南地区,民众的喜悦如同潮水般涌动,他们载歌载舞,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在广州,街头巷尾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餐馆和茶楼里,掌柜们慷慨地宣布这一顿全体免单,以此表达他们对胜利的支持和庆祝。

    人们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街头追逐嬉戏,手中挥舞着小旗,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而在北方,虽然白色恐怖的阴影笼罩着大地,但人们的心中依然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他们不敢公开庆祝,担心中华帝国的文字狱和残酷的镇压,但这种压抑的情感反而使得他们的喜悦更加真挚。

    在家庭的聚餐中,人们默默地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围坐在一起,虽然没有歌声和舞蹈,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

    当然了,最激动地当属重庆地区。

    在重庆,阳光穿透了层层阴霾,洒在了这座历尽沧桑的城市上。民众们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悦,他们终于摆脱了长久以来北洋军的压迫,迎来了新生的希望。

    街道上,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子,欢呼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孩子们兴奋地跑来跑去,他们的脸上涂着油彩,手里举着彩带,快乐地在人群中穿梭,好像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商贩们也加入了庆祝的行列,他们拿出最新鲜的水果,最美味的小吃,免费分发给路人,表达着自己的喜悦和感激。

    然而,这场战争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标志着整场内战从战略防御正式进入战略相持,乃至于战略反攻的阶段。

    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在南京,阴霾如同一张厚重的幕布,笼罩着这座城市。重庆的胜利虽然重大,但在这里,它并没有激起任何波澜,反而加剧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紧张气氛。

    北洋军的两路大军如同两把利剑,直指南京的心脏,使得这座城市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

    南京的街道上,行人匆匆,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忧虑和不安。

    商铺的掌柜们不再像往常那样做生意,而是紧闭门窗,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四周,生怕一不小心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南京的政府大楼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电报机不停地吐出纸条,显示着来自前方的战况。

    在南京城防司令部的会议室内,孙先生和他的参谋团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橡木会议桌旁。

    墙上挂着的地图被无数的图钉和红线覆盖,每一条线都代表着敌军的动向,每一个图钉都代表着一个战场的焦点。

    宽敞而严肃的会议室里,孙先生端坐在会议桌的首席位置,神情专注且凝重。

    他面前摊开的是一张张详尽的军事地图和情报报告,每一份都承载着沉重的分量。参谋们紧密地围坐在一起,投入到对当前战况的深入分析之中。

    不久之后,一位年轻的参谋受到孙先生的命令,来讲解当前的战况,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到地图的跟前,手中紧紧握着两份分别来自上海和徐州的情报,神情严肃。

    随后,他毫不犹豫地开始侃侃而谈自己对这些情报的深刻解读。

    ot根据我们最新获取的情报显示,从徐州方向汹涌而来的北洋军,其数量不下八万之众。这支庞大的军队不仅人数众多,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所配备的武器先进且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极为强大,无疑是北洋军的核心力量。ot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众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沉重的压力。紧接着,这位参谋为了进一步说明情况,将手指准确地指向地图上的上海区域。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忧虑地分析道:ot此外,从上海方向赶来的北洋军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仅有两万,但他们却是刚刚经历过上海血战的精锐之师。这些士兵经过了激烈战斗的洗礼,他们的士气正处于巅峰状态,斗志昂扬。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ot

    他的目光又扫向地图上沿海的部分,语气变得更为沉重:“再加上来自海上的北洋军舰船的支援,他们的威胁绝对不能轻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段祺瑞所率领的部队要更加致命。”

    孙先生静静地坐在会议桌的首位,仔细聆听着参谋们的汇报。尽管内心感受到沉重的压力,但他的面容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畏惧。

    接着,在听完这个参谋的报告之后,他毅然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众人,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袁世凯的野心,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孙先生的嗓音沉稳而坚毅。

    “他所渴望的,绝非仅仅是南京,而是整个民国的统治权,我们绝不能让他轻易得手!”

    “南京乃是我们的核心要地,绝对不能被北洋军攻占。因此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来阻止北洋军的进攻。”

    “我希望你们能够制定出一份详尽的防御方案,涵盖城市防御工事的加强、兵力的合理调配以及可能的反击战略等方面。”

    随即,参谋们立刻行动起来,讨论声此起彼伏。有的在计算兵力分布,有的在规划防御工事,还有的在研究敌军的可能动向。

    孙先生则在一旁静静观察,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个初步的防御计划逐渐形成。在这份计划里,每一支部队都得到了合理的安排。

    第六军,作为一支经验丰富的部队,曾在多次战役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和坚定的意志,曾被称为铁军。

    现在,他们将再次面对考验,肩负起更为艰巨的使命,孙先生将他们安排在北部防线,负责抵御来自徐州防线的北洋军的袭击。

    其中,第六军第六十一师,被赋予了守护长江防线的重任。他们作为守备师,将直接面对徐州方向北洋军的威胁。

    他们的士兵们将会在江边的阵地上布置防御工事,架设炮台,检修武器设置各种碉堡,炮楼和雷区,不惜代价地建立起最坚固的防线。

    第六军第六十二师,他们的任务是支援长江沿岸,确保沿岸阵地的稳固,并随时准备对敌军的进攻进行反击。他们将与第六十一师形成犄角之势,相互支援,共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第五十师,作为南京城北面城墙防线的防守部队,他们的任务同样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需要守卫城北的门户,同时还要作为一支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第六十一师和第六十二师,确保防线的完整和灵活。

    新编第三混成旅,作为北线的快速反应部队,他们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他们负责监控北洋军的动向,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以防止北洋军的偷袭和其他非常规战术。

    在南京城的东线,面对着从上海地区汹涌而来的北洋军,孙先生决定派遣新编第十军作为整个东线防御的中坚核心力量。

    新编第十军这支军队,虽然冠名‘新编’一词,却集结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战士和热血沸腾的青年,他们是当初是按照主力军的标准而建成的,其装备水平不下于第四军,其战斗力同样不容小觑。

    其中的第100师和第101师,他们作为东线守备的主力,直面来自上海北洋军的锋芒,坚守在东线外围的阵地上。

    这些阵地,将是前期战斗最为激烈和残酷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成为生死较量的战场。

    剩下的第102师,他们作为东线的机动力量,其角色同样至关重要。

    他们将像一把锋利的匕首,随时准备插入敌人的软肋,支援各处阵地,进行反击和迂回。

    而在南京的内部,第四军和第七军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守护这座城市的核心力量,是抵御南京城最后的防御力量。

    在这两大王牌军中,第四军尤其关键,它的每一个部署都牵动着整个战局的神经。

    第四军中的3个师其战斗力都不容小觑,特别是第四十一师,他们驻守在紫金山上,利用这一天然屏障,为南京城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紫金山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天然的防御要地,更是天然的炮兵阵地。

    因此,第四十一师得到了南京守军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配置了五个炮兵团,还配备了两个重炮联队,弹药储备充足,火力强大,是一个真正的加强师。

    他们的存在,就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炮台,随时准备向北洋军倾泻愤怒的炮火。

    另外的第四十师和第四十二师则负责南京城区的城防,他们的任务同样重要。

    他们不仅要守卫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还要作为南京城防司令部的警卫部队,保护着指挥中心的安全。他们时刻准备,确保指挥中心的稳定运行,保障整个防御体系的高效协调。

    另一边,身为王牌军之一的第七军,他们的情况却让人担忧。

    他们刚从徐州战场撤回,伤亡本就惨重。

    在后撤的时候,他们在宿迁附近遭遇直隶第一混成旅的袭击,猝不及防地打了一场遭遇战,由于弹药不足,他们的作战显得相当地费劲。

    在那段时间里,伤亡人数大增,他们的总指挥官不幸牺牲,部队士气大受影响。

    大量的士兵选择了叛逃,使得第七军遭受了沉重打击,损失惨重。最后,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平安回到南京城。

    为了尽快恢复战斗力,他们开始积极收编各种部队,包括民兵、警察以及从前线战败归来需要重建的军队等等。

    虽然他们迅速整合了各方力量,兵力有所增加,但由于人员来源广泛,士气低落,指挥系统混乱,如果与北洋军正面交锋,很可能会导致各自为战的局面。

    孙先生对这支队伍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不敢轻易把他们放在前线。于是,他果断地将第七军从警卫部队中除名,并重新安排他们在城内的布局。

    如今,第七军的新任务是负责南京城区内的巷战布置工作,同时还要承担西面和南面的防守责任,以确保南京城撤退时的路线安全。

    但是,在这个第七军之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暂编第十五师。这支队伍的师长名叫张伟,他与其他军队将领不同,心中所想并非同仇敌忾,而是密谋着如何逃离战场。

    在张伟的营帐内,一群军官围坐在一起,昏暗的灯光映照着他们脸上的阴影。

    “南京城已被北洋军四面包围,我们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此刻,张伟沉重地开口提议道,“与其等死,不如叛逃,投奔张人骏吧!”

    另一位军官紧握着手中的酒杯,酒液在杯中微微晃动,如同他内心挣扎的情绪。

    他望着张伟,犹豫地说道:“可是,如果我们逃了,第七军的士气将会大规模地崩溃啊。南京城防将出现漏洞,我们将成为民国的罪人啊”

    “但是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如果我们不尽快逃离这里,等待我们的将是死亡或者被俘虏。虽然我们是军人,有着忠诚和荣誉的责任,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的残酷。我们需要活下去,有句老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不能在这么顽固下去了!”

    张伟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的目光在同僚们的脸上一一扫过,试图找到一丝支持的迹象。然而,其他人的表情各异,有的沉默不语,有的犹豫不决,还有的则面露忧色。他们明白张伟的用意,但对于背叛自己的军队这件事,他们内心深处始终存在着矛盾与挣扎。

    张伟叹了口气,心想这些人真是固执。如果最后实在无法说服他们,他可能不得不抛下他们,带着自己的亲兵逃走。但在此之前,他还会继续努力,希望能改变他们的想法。

    于是,他再次开口,用更加强硬的语气说:“各位,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就这样死去,谁来为我们的家人报仇?谁来守护我们的家人?难道我们要让北洋军得逞吗?现在,我们必须放下个人的荣誉和忠诚,以大局为重,先保住性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