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地站起身来,然后慢慢地走到了挂在墙上的巨大地图前。他的眼神充满了专注和思索,仿佛要透过地图看到战争的全貌。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扫过,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细节,最终定格在了宿迁的位置上。心中暗自思考着。经过一番观察后,他发现宿迁这个地方非常适合作为伏击地点。
这里地势险要,易于隐藏军队,可以给敌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打击。
而且,宿迁还是革命军后撤的必经之路,如果能够在这里成功伏击对面撤退的革命军,那么将会对整个战局产生重大影响。
想到这里,段祺瑞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激动的情绪。
然后转过身来,对着身后的副官说道:“快去把直隶第一混成旅的总指挥官许林叫来!”副官应了一声,立刻跑步出去执行命令。不一会儿,许林就来到了段祺瑞面前。
“总指挥,您找我何事?”许林恭敬地问道。
段祺瑞指着地图上的宿迁位置,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许林,你看这宿迁,它不仅是革命军撤退的必经之路,更是我们施展战术的绝佳之地。”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里成功伏击对面撤退的革命军,那么将会对整个战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决定让你们直隶第一混成旅前往宿迁,准备伏击他们。”
许林的眉头微皱,他知道这是一个展示自己部队实力的机会,但是这个任务实在是太过艰巨了,自己这支部队,根本不可能完成啊。
ot可是总指挥,对面这批人数量太过庞大了,仅凭我一个直隶第一混成旅吃不掉啊,到时候就不是我吃掉这批革命军,而是这批革命军吃掉我了ot
段祺瑞摆了摆手,打断了许林的担忧。
ot放心,我们没有让你们吃掉对面整个革命军。再说了,你们也没有这个实力。ot
“我这一次真正的战略意图是想让你们直隶第一混成旅派出精锐部队前去劫杀对面革命军的总指挥。”段祺瑞的声音突然变得冷冽起来。
“我要让对面后撤的部队陷入到极大的混乱之中,从而让他们实力大减。”
“届时他们回到南京城,作用将会大打折扣。南京城将无人可用,我们的战略任务就完成了一半以上了。”段祺瑞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许林听明白了段祺瑞的意图,他的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
“我明白了,总指挥。我们直隶第一混成旅将不负您的期望。”
说完,许林转身离开,带领着自己的部队离开徐州战场,前去宿迁这个地方设下埋伏。
现在,在指挥室内,只剩下段祺瑞独自一人沉浸在自己的计谋之中。他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透露出他的自信与得意。
ot你要是选择后撤的话,那你的项上人头,就快要成为我段祺瑞的囊中之物咯!ot 他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得意的微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果实在向他招手。
然而,战场上的局势却远比段祺瑞所预料的要复杂。革命军虽然处于劣势,但他们的抵抗却异常顽强。
在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的指挥下,他们不断地调整战术,寻找着敌人的弱点,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
战斗又持续了整整一天,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死亡与毁灭的气息,但是革命军的士气仍然没有变化。
面对这种情况,段祺瑞感到了一丝焦虑,事情似乎有点超乎自己的掌控。
于是,他下达了新的命令,让手底下的部队开始加强火力支援。ot不用管消耗了多少弹药,只管提高火力,我要求你们尽快击溃前面这支部队的士气。ot
随即,炮火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每一次爆炸都似乎在宣告着他们命运的终结。一时间,革命军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之中。
为了缓解当前的颓势,他们也选择了提高自己的火力规模来抵抗北洋军的狂轰滥炸。
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站在指挥室内,面前的地图上布满了标记和路线,每一条线都代表着他的部队在战场上的生死存亡。
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焦虑的光芒在他的眼中闪烁,如同即将熄灭的星光。
ot再这样打下去,不到两天我就什么弹药都没有了,到时候只能任人宰割了!ot 他的声音几乎是在咆哮,但又带着一丝绝望的颤抖。
没有办法,对于他来说,现在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后撤。
这个决定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割裂了他曾经的梦想和雄心。曾经,他的最大愿望是打通北方,但如今,战局的变化让他必须重新评估战略。
现在,他心中最为迫切的愿望,是将第七军、第八军和第二混成旅等部队完整送回南京。
他知道,一旦南京城被彻底包围,缺乏这些精锐部队的防守,他们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届时,他们的胜算将会低很多。
当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时,突然一发炮弹落在了指挥部的附近。巨大的爆炸声几乎将指挥部内的玻璃全部震碎,碎片四溅,如同他此刻的心情,支离破碎。
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的脑瓜子被炸得嗡嗡作响,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从小就养尊处优的他,几乎就无惧任何的挑战,但此刻,在炮火的轰鸣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和恐惧。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死神的威胁,那股惶恐几乎要将他的意志彻底击溃。
在这种极度的慌乱之中,他的声音几乎是颤抖着下达了一个决定:“传我命令,全军边打边退!”
这个命令在军事策略上是极其危险的,但在他混乱的思绪中,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参谋们一时间面面相觑,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了震惊和不解。
在兵法上,大军边打边退是大忌,这样的命令很可能导致整个战线的崩溃。小股部队可以灵活撤退,但大军若边打边退,不仅士气会受到影响,更容易在混乱中走散,甚至出现叛逃。
但是,受限于革命军第七军军长那强大的威望,没有人敢充当出头鸟站出来反驳他。他们只能默默地接受命令,尽管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安。
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的命令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部队中引起了巨大的波动。
士兵们虽然心怀疑惑,但他们对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的领导有着坚定不移的信任。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开始执行这一战术,边打边退,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一道移动的防线。炮火在他们身边轰鸣,子弹在他们头顶呼啸,每一次爆炸都可能是他们生命的终结。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如同战场上的鼓点,催促着撤退的步伐。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疑惑,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种战术的不解和质疑。
为何要放弃坚守的阵地,转而采取这种看似荒谬的战术?随着伤亡数字的不断攀升,原本坚定的士气开始出现了裂痕。
士兵们的心中开始涌现出了不安和恐惧,他们开始质疑这种战法。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疑惑的声音:ot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上面这些指挥官是吃干饭的吗ot
革命军第七军军长面对着不断传来的战报,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解。
ot我都下达命令让他们边打边撤了,为什么这一次伤亡居然还远远比我们在阵地上防守的还要高?ot 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疑惑和不甘。
他的总参谋长,一位经验丰富、沉着冷静的老将,面色凝重地说:ot司令,我们不能再这样做下去了。”
“这种战术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让我们的部队陷入了更大的危机。再这样做,别说弹药耗尽了,只怕我们再这样走下去就会自行土崩瓦解。”
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的眉头紧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疑惑和不甘:ot为什么?难道这样的决策不对吗?ot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总参谋长叹了口气,解释道:ot边打边撤,对于小股部队而言,是一种灵活机动的战术。但对于我们这样庞大的军队来说,却容易失去指挥和控制,导致士气的下滑和部队的混乱。”
”而且,对面的北洋军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对我们进行了更为猛烈的攻击。ot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战场的残酷现实。
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沉默了,他的内心如同翻江倒海。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之前竟然做出了这样的抉择,难道是那发炮弹的爆炸声让他失去了理智?
此刻的他,对于自己之前的决策感到深深的后悔。
“你们为什么不来提醒我?”他的声音几乎是咆哮,但更多的是无力和自责。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但更多的是对当前局势的焦虑。
总参谋长低着头,声音沉重地说道:“我们都认为你拥有更大的智慧,毕竟您运筹帷幄之中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里深深扎根了。但是,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一次居然是你失算了。”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沉重的呼吸声在回荡。
他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我们现在能怎么补救呢?”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此刻接连遭受挫败的他已经失去了思考的方向!
总参谋长赶紧回答道:“现在唯一补救的措施,那就是留下一部分人断后,我们剩下的人后撤回南京城。”
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的眉头紧锁,随即追问道:“那现在还有哪支部队能帮我们断后呢?”
总参谋长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我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唯一能帮我们断后的那就只有上海的第八军和第一混成旅。
毕竟这支部队在上海沦陷之后无依无靠,是我们军队中的不稳定因素。
而且他们身为地方军,很容易跟我们起冲突,我们还不如利用这一次机会葬送掉整个沪军,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呢。”
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眼神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深知这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决定,但同时也明白这是唯一可行的正确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地说:“行,那就这样吧。”
接着,他下达了命令:“通知第八军和第一混成旅,让他们立刻停止后撤的步伐,做好为大部队断后的准备!”
总参谋长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准备去传达这一重要指令。就在这时,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忽然叫住了他:“等等。”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把我们手中剩余的弹药全部交给他们吧,只留少量用于自卫。既然要他们负责断后,就不能让他们赤手空拳地上战场。”
总参谋长连忙回应道:“司令英明!属下马上就去安排此事。”说完,他匆匆离去,开始执行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的指示。
不久之后,那封沉重的命令如同一道无情的符咒,传到了第八军和第一混成旅的指挥官手中。
他们握着这份命令,手心的汗水几乎要将纸张浸透。内心的苦涩如同胆汁一般,难以下咽。
上海的沦陷还历历在目,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依靠,如今,连司令都决定让他们来断后,这无疑是将他们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他们彼此对望,眼中充满了无奈与悲愤。这命令背后的含义再明显不过:他们被视作牺牲品,用以消除军队中的不稳定因素。
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寒,感到了被背叛的痛苦,但作为军人,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此刻的南京国民政府,就像一艘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孤舟,随时都可能被巨浪吞噬。他们不知道这艘孤舟还能坚持多久,但作为船员,他们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