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120章 东线战场

第120章 东线战场

    与此同时,在东线,最令人瞩目的战场,徐州战场即将拉开序幕。

    他坐在办公室内,神情专注地盯着手中的电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紧张与期待,仿佛能透过电报看到整个战场上的局势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欣喜。

    “太好了!”他兴奋地说道:“西线战场终于取得了重大胜利!”据电报显示,贵州的刘显世选择了投降,并加入了讨袁军的行列。这个消息让他倍感欣慰,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西线战场上又多了一支强大的力量支持。

    然而,中线战场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尽管黎元洪领导的湖北军政府已经全面溃败,但幸运的是,张人骏率领的军队成功守住了武汉。此刻,武汉仍然掌握在讨袁军手中。不仅如此,援军已经抵达前线,这给了他们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能否抓住这个宝贵的战略机会。只有一举击败袁世凯所代表的中华帝国,才能实现中华民国内部真正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他毅然决定采取行动。随后,他亲自编写了一封电报。

    ot即刻北上,共赴徐州。ot电报中这样写道,ot西线和中线战场已为我们争取到宝贵时间,现在是我们在东线取得突破的关键时刻。杭州新编第四旅、革命军第七军、上海的第八军、第一混成旅以及南京的新编第七军、第四军,我命你们迅速集结,准备向徐州发起进攻。ot

    这些部队都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精锐之师,拥有最齐全的装备,此刻,他们被视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

    随着他的急电传遍杭州、上海和南京,各地的军队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北上行动。这些由信念和决心驱动的士兵们,即将踏上徐州的战场,他们的行动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战争画卷。

    清晨的薄雾中,杭州新编第四旅和革命军第七军的营地突然忙碌起来。在接到电报的那一刻,杭州的街道上突然响起了军号声,新编第四旅和革命军第七军的士兵们迅速从营地涌出,整理行装,检查武器。随着一声令下,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步伐整齐地走向了火车站。

    与此同时,上海的第八军和第一混成旅的士兵们在黄浦江畔集结。晨光中,舰船和汽艇开始频繁地往来,载着士兵和装备向长江上游进发。他们将坐船前往南京,再从南京通过铁路赶往徐州。

    南京那边,在接到命令后,新编第七军和第四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立刻整备队伍,在古城墙的映照下快速行动。他们穿过南京的街道,穿过古老的城门,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在列车上,士兵们或坐或站,有的闭目养神,有的轻声交谈,有的凝视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思考着家人和未来。军官们则在车厢内来回巡视,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火车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还有士兵们整齐的步伐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雄壮的出征进行曲。沿途的田野、村庄和城镇都成为了这场北上行动的见证者。

    但在北洋政府的情报机构中,这些本应该视为机密的消息却被整理成厚厚的一沓,并发送给了袁世凯。

    北洋十一局,这个神秘而强大的组织,一直以来都肩负着情报收集和反间谍活动的重任。他们的间谍和情报网已经深深扎根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每个角落。

    无论南京国民政府有何行动计划,只要前脚刚刚付诸实践,下一秒便会被北洋十一局洞悉得一清二楚。

    这是因为他们的特务机构——军统,与北洋十一局相比,实在相形见绌。现在的军统内部简直就是一个筛子,毫无秘密可言。

    时间很快过去,在北洋政府的核心地带,袁世凯的府邸内,一阵得意的笑声划破了深夜的寂静。袁世凯站在宽敞的书房里,手里紧握着一份密报,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ot看来你终究还是忍不住了。ot袁世凯喃喃自语道,眼中闪烁着狡黠如狐的光芒。ot我原本还以为你会像泰山一般沉稳,不会轻易露出破绽。没想到,你也有今天。ot

    他将电报轻轻放下,转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既然你选择主动进攻,那么这个机会我自然不能错过。”袁世凯冷笑一声,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布局。

    随后,他迅速召集了他的高级将领们,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信和得力助手。他们匆忙走进会议室,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些紧张。袁世凯站在会议桌的尽头,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

    ot诸位,目前情况紧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ot 袁世凯的声音在会议室内回荡,充满了威严和决心。

    ot现在,革命军已经暴露了他们的意图,这是我们反击的绝佳时机。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抢在革命军之前,稳住徐州,那里是我们的重要防线,如果真的失去了那里,我们目前的整体局势都将大大地恶化。所以,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计划得逞!ot

    他的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位将领,仿佛要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他们内心的想法。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袁世凯的观点。

    袁世凯接着说道:ot我命令,拱卫军第四军和第五军,以及直隶第一混成旅,立即开拔,前往徐州。袁世凯严肃地看着众人说道:“你们要全力以赴,守住徐州,不得有失!同时,要加强与其他部队的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抵御革命军的进攻。”

    将领们纷纷站起身来敬礼,并且表示愿意听从指挥。

    对此,袁世凯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部署其他事宜。

    “同时,急令驻扎在济南的第三混成旅和第十一师,即刻前往青岛,在那里和北洋水师会合,准备在上海发动一场登陆战,乘机打下南京的右翼,为后面的行动做好准备。”

    “另外,”袁世凯继续下达命令,“急令西面战场泸州方面的守军吴佩孚部,让率领他的部队,立即对西部的蔡锷部发起进攻。是时候该合围他们,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剿灭西部这股令人讨厌的讨袁军。”

    随着袁世凯的命令,北洋军迅速行动起来。拱卫军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士兵们纷纷忙碌起来,他们熟练地整理着自己的装备。

    作为拱卫北洋政府心脏地带的军队,他们是北洋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当初袁世凯精心打造的第一批班底。他们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整理行装,准备奔赴战场。

    几天后,拱卫军第四军和第五军的士兵们整齐地登上了前往徐州的列车。他们神情严肃,眼神坚定,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信心。

    同时,直隶第一混成旅也在同一时间接到了命令。他们迅速集结,马不停蹄地向徐州进发。这支队伍同样是北洋军中的精锐,他们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与此同时,远在济南的北洋第三混成旅和北洋十一师也接到了紧急调令。他们将前往青岛,与北洋水师接应,准备在上海发动一场规模庞大的登陆战。

    在距离蔡锷部几十公里之外的吴佩孚部,吴佩孚接到袁世凯的命令后,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戾。毕竟这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啊。

    随即,他立刻召集手下的将领,下达了一系列命令:“传我命令,全军立即准备行动。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目的地,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吴佩孚的声音在指挥部内响起,充满了决心和斗志。“我们的目标是蔡锷的左翼军,革命军第二军,争取尽快的打穿这条防线。并以此在重庆战场上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随着吴佩孚的命令,泸州的北洋军开始迅速集结。士兵们检查装备,装填弹药,整个营地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气氛。不久,这支部队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猛虎,准备向西部的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