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从两广总督开始 > 第111章 内战开始

第111章 内战开始

    自从《二十一条》的签订之后,北平的上空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人们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与失望。

    游行的人们在北平的街头开始汇聚,人群中,有学生、工人、农民等各大身份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但都因为同一个目标而团结在一起——反对袁世凯的卖国行径。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游行的队伍如同一条长龙,蜿蜒前行。最前方的是一名年轻的学生领袖挺立着,他手中高举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引领着众人坚定的步伐。他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激昂而有力,穿透了喧嚣,激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我们不能再沉默下去!”他大声疾呼,“我们要让袁世凯知道,我们不会轻易屈服于他的卖国统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绝不能任由他一人摆布!打倒卖国贼,袁世凯下台!”

    他的话语如同火种,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热情。人们手中挥舞着标语,口中高喊着口号。

    “打倒卖国贼,袁世凯下台!”

    “打倒卖国贼,袁世凯下台!”

    他们的声音如雷鸣般在北平的大街小巷回荡。随着时间的推移,游行的规模愈发庞大,人潮涌动,如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人们的情绪也如同被点燃的火药,越发激动,愤怒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在这种高涨的情绪推动下,一些人开始按捺不住,他们开始冲击前方由警察们所组成的人墙,似乎是想冲进去把袁世凯抓出来碎尸万段。

    然而,在凛冽寒风中,袁世凯却似乎对这些充耳不闻。他那冷峻的面容上没有丝毫波澜,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紧接着,他微微一挥手,示意身边的亲信,让他们立刻派遣军警前往镇压那些游行示威者。

    在得到命令后,军警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手持警棍,殴打游行队伍,特别是那位学生领袖,他成为了攻击的焦点,三名军警紧追不舍,挥舞着警棍,对他进行了无情的追打。

    而袁世凯则依旧稳稳地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眉头微皱,静静地注视着远方,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空中的乌云愈发厚重,一场大雪即将来临。没过多久,天空开始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随着白茫茫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它们像精灵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后轻轻地落在北平的屋檐和街道上,将整个城市装点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望着眼前的景象,袁世凯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满怀深意地说道:“这纷纷的大雪,真是让人感到寒冷刺骨啊!要是能有个大袍子就好了。”

    听到袁世凯的话,一个精明的手下立即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只见那人匆忙地从身后拿出一件耀眼夺目的大黄袍,双手微微颤抖着,小心谨慎地将它披在了袁世凯的身上。当袁世凯穿上这件大黄袍时,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威严和庄重感。此刻的他仿佛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帝王,君临天下,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袁世凯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他感受到了来自手下人的忠诚与顺从,这种感觉让他倍感愉悦。这一刻,他对自己即将到来的登基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期待。

    没过多久,袁世凯便召集了一场盛大的国民议会。在这场会议上,他称帝的提案被摆在了议程的首要位置。议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赞同之意,仿佛他们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在这1024名议员中,没有一人提出异议,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将袁世凯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样的场景实在罕见,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毕竟,在历史上,很少有如此一致的赞成票出现。然而,在这个权力斗争的舞台上,谁支持谁不支持,已经失去了意义,关键在于最终的结果。。

    12月12日,北平城被装点得如同仙境。街道两旁挂满了五彩的灯笼和飘扬的旗帜,每一座建筑都被精心装饰,以彰显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之上,将这座古老的建筑映照得更加庄严神圣。

    袁世凯,身着金丝织就的龙袍,头戴象征至高无上的皇冠,从皇宫深处缓缓步出。当他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官员们纷纷跪拜。

    登基仪式在庄严肃穆的乐曲中进行,礼炮在天空中轰鸣,释放出五彩斑斓的烟火。袁世凯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走上宝座。

    紧接着他向众人宣布:“同胞们!从今天起,北洋政府正式宣布独立,伟大的中华帝国就此诞生了!我们将不再受任何人的束缚和控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强大繁荣的国家!让我们一起欢呼吧!”

    顿时,场下的众人纷纷表示庆祝,现场陷入到一片喜庆之中。

    而在喜庆的另一侧。南京的某家医院里。孙先生静静地坐在病床前,目光落在病床上那个被绷带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身影上。黄兴的身体已经完全被包扎起来,只剩下两只眼睛透过绷带的缝隙露在外面,双手也已经被截掉了,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个废人。孙先生紧紧握着病床的把手,心中满是痛苦与无奈。

    他原本就焦虑万分,因为南京国民政府政府内部矛盾重重。党争不断,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内部矛盾转化为对抗外敌的力量,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地位将岌岌可危。

    而现在陈其美被刺身亡,黄兴也身受重伤,左膀右臂尽失,这般巨大的打击,让他几乎一夜之间白了头。更糟糕的是,那本北洋十一局的证件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让他在这内外夹击的困境,几乎失去了理智。

    虽然还不确定这场刺杀是否真的是由袁世凯策划,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事与袁世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袁世凯,这个曾经信誓旦旦要支持立宪和共和的北洋大臣,如今却背信弃义。

    今天,他甚至公然举行登基大典,登基称帝,妄图复辟帝制,这是对三民主义的无情践踏啊!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孙先生咬着牙,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袁大头,我与你势不两立!”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心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他发誓要让袁世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随后,孙先生回到了办公室。一进入办公室,他便立即召集了他的亲信和将领们。

    “同志们,我们不能让陈其美和黄兴的血白流。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背叛了共和,背叛了人民,背叛了民国,他们现在是我们的最大的敌人。是时候让他们付出代价了!”孙先生的声音充满了决心和悲愤,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的灵魂点燃。

    随即,南京国民政府开始积极筹备军备,联络各地的革命力量,准备对北洋政府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孙先生也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外揭露袁世凯的阴谋,以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同情。他发表演讲、撰写文章,用犀利的言辞批判北洋政府的暴行。

    然而,国际形势却十分混乱。此时,同盟国和轴心国正打得不可开交,全球局势紧张。而高悬在海外的美国奉行孤立主义,不愿卷入这场冲突。这使得孙先生的行动注定不会得到任何的外部支援。